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分析

2020-05-19魏兵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魏兵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这一时期的学习对事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开始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分辨是非,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在这一时期,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发挥引路人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初中学习;道德与法治意识;生活化教学

从很早开始,道德与法治课就列入初中必学课程,一直到现在,这门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也更加多样。但这门课程教学的核心目的始终不变,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素养是人们在社会上生存的基础,并且贯穿于人一生的活动中,没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受人尊重的,反而会被人们唾弃;没有法治意识的人则容易误入歧途,走上不法的道路,将自己陷于深渊之中。道德与法治素养也是国家选择高素质人才的标准之一,德才兼备的人才会得到国家重用,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本文将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学生难以听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偏向理论学习,相对枯燥,很多学生反映不想听这门课程,听了就像没有听一样,课程的内容并没有在脑中形成记忆,学生的学习兴趣偏低。学生的另一表现是听不懂,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与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很少,很多的专有名词和概念听起来晦涩难懂,这也给老师的授课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老师授课时学生的反应低落,甚至认为老师的课讲得不好,这对老师的教学热情将是极大的打击。有时,讲课甚至不能继续下去,因为老师要花费时间安抚学生不满、躁动的情绪,维持课堂秩序。这样,一节课讲完,老师和学生的教学体验都非常不好。

2.部分学校对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视不足

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将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但没有专业的授课老师,而是由其他老师代课。其他科目的老师原本对这门课程的研究就不如专业的老师深入,加上他们教授的课程多,工作十分繁忙,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研究和准备上很难,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外,道德与法治课的课时容易被其他课占用,导致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时间减少很多。课时不能得到保证,要学好一门课程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老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大部分时间只是照本宣科,缺乏深入了解,对课程的讲解不充分,学生难以听懂。只看重分数不注重道德素质培养的现象非常严重,在课上,老师只画出重点的内容,让学生背诵、记忆,还会让学生大量做题,这样分数可以提高,但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培养作用甚微,与国家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相悖。

二、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方法与途径分析

1.多与生活联系,注重实践教学

道德与法治都来源于社会生活,并对人们的言行起约束的作用。对这门课程的讲解不能只局限在理论层面上,还应该多组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和感受理解道德的形成过程及特点,了解不同法律法规在各自领域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意义。这样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道德和法治的内容,从思想和行动上塑造自身良好的道德、法治素养,而且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的强弱,这比通过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道德法治素养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实践活动还可以暴露学生的问题,便于老师及时提醒和纠正。

法治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密切,它维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学校和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学生就不能安稳地坐在课室中上课;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同学们可能没有周一至周五上课,周六、周日放假这样明确的时间,那将会非常混乱;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社会不会像现在这样秩序井然,人们的生命财产也没有保障。每条法律法规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范围,让学生明白法律法规与生活的关系,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轻松很多。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

除了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外,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在线上分享优质的资源让学生学习,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巩固知识点,还可以拓展课外知识。在教学内容上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构建社会观念、国家观念,关注国家命运走向,关注国家发展脉搏。在教学方式上还可以采用辩论式教学,在每个章节学习前或结束后,由老师提出一个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之间就不同的观点相互辩论,老师在活动中起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开设后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以看到,国人的道德水平明显提高,讲文明讲法治已成为人们共同推崇的观念,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言行显著减少。同时,法治意识也更深入地扎根在人们心中,人们维权意识提高,遇到不公正的事情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采取偏激、暴力的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也应不斷完善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连俊.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

[2]吴锦红.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16).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