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探析

2020-05-19张怡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张怡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困境,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金融都出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互联网金融促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推动科技创新以及改善国计民生等多个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我国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获得的资金支持与其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存在明显不符。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经营管理理念落后、信息披露不规范以及风险抵御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其难以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1]。我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虽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本文分别就上市市场、债券市场以及银行市场三个方面对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进行分析。

(一)上市市场

2004年我国为了鼓励那些规模较小但是符合主板上市条件的企业的发展,成立了中小板证券市场。创立中小板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中小板准入条件较为苛刻,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满足入市要求。同时中小板上市所需要的律师费用、承销费用以及会计费用等基本达到了募集资金的10%,较高的融资成本也影响了部分企业的申请意愿。2009年我国成立了创业板市场,同样是为了促进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的发展。但是其要求的“最近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等的发行条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依然难以满足。2013年我国新三板市场正式对企业开放,新三板不设置财务门槛,要求企业主营业务突出,通过定向增发方式进行融资。新三板市场在准入条件方面降低了很多,但是要求个人投资者名下证券类资产总市值需要超过500万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个人投资者的参与,降低了流动性。

(二)债券市场

目前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债券融资产品主要包括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以及中小企业私募债。自从2007年我国发行了第一只中下企业集合债券——07深中小债以来,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13只,融资累计达到52亿元。2009年我国发行了第一只“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截至目前累计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09只,融资累计达到261亿元。中小企业私募债对于资产规模以及盈利均没有要求,属于非公开公司债,目前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中小企业私募债数量分别为180只和158只,融资累计达到472亿元。

(三)银行市场

整体来说我国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以及债券融资所获得的资金有限,难以满足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中对于资金的需求,银行贷款目前依然是我国中小企业最为主要的融资途径。从2013-2018年中我国中型、小型以及微型企业合计贷款占比基本上维持在65%左右,大型企业贷款占比维持在35%左右。但是从贷款类型上进行分析,中型、小型以及微型企业主要采用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而大型企业主要采用信用贷款。根本原因在于大型企业通常来说具有良好的信用水平,而中小微企业信用水平普遍较低,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便需要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抵押物和担保。唉

二、互互聯网金融起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优缺点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优点分析

首先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据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具备上市条件,所以中小企业难以依靠发行股票以及债券等开展外源性融资,而仅依靠内源性融资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2]。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金融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融资风险。因此互联网金融融资受到中小企业的广泛青睐。

其次互联网金融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了降低信贷风险,通常会采用提高融资成本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贷款者,进而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更加准确的评估。因此互联网金融机构不用开展风险转移,能够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缺点分析

首先互联网金融监管困难。近些年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依然呈现较快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带来了巨大困难。同时互联网金融由于是新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概念和模式,进而导致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一直滞后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程,导致在互联网金融监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监管空白,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虽然近些年国家为了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但是整体来说远远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需求。

其次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借助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更好评价,因此可以将信贷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目前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均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绝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相关信用信息并未与央行的征信系统进行连接,同时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也没有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3]。这便导致各个互联网金融平台所收集的信息缺乏横向可比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结果。

再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有效结合,并没有改变金融的属性。因此互联网金融既保留有传统金融的各种风险,同时又增加了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新的风险。以互联网平台技术风险为例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软件系统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引进过来的,所以在技术维护方面尚不成熟,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瘫痪。其次就互联网技术本身来说也存在较大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病毒以及黑客的冲击,容易发生客户信息泄露,可能为中小企业贷款客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互联网金融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建议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一)加大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力度

基于以上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的契机,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为我国金融行业的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不法分子提供了舞弊的空间。这就要求我国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一方面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明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边界,从而有效确保互联网金融在合理的范围内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协调平台建设

目前我国各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均为独立运行,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进而导致各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信息共享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用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因此应该加强互联网金融协调平台建设,比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等,提高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同时还应该从互联网金融协调平台层面来制定互联网金融发秩序和规范,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引导和约束。

(三)规范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应该强化信用管理,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制度,加强经营数据记录的真实性,保证信息资料的准确、严谨,树立积极规范的企业形象,诚实守信的经营。另外还要注意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互联网金融注重对借款信息数据的掌握,以此来进行风险预估,所以中小企业需要转变自身的业务模式,向在线化、信息化发展,提高对企业自身数据的重视程度,优化信息披露的途径,积极主动向贷款机构披露信息,通过分享数据来减少与贷款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获得贷款的可能,能够有更多的资金运用到经营发展。

四、结束语

基于以上分析,互聯网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作用的同时,应该时刻警惕互联网金融风险,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 徐婷.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互联网金融视角[J]. 财会学习, 2019(26):179-180.

[2] 李隐隐. 我国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影响分析[J]. 智富时代, 2018(5):13-13.

[3] 高嘉悦. 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 现代企业文化, 2018(36):283-284.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