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 优于生活
2020-05-19罗达智
罗达智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我国的教育行业也孕育出了新气象,我国小学教学正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而很多数学教师也探索出了教学的新模式、新手段,对既有陈旧教育理念进行了革新,而生活化教学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重要性,探索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问题及对策,以期给广大小学数学提供创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广与深入,加之社会各界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日益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诞生出了很多新模式、新手段,而生活化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它既是对既有素质教育理念的革新,又是对全人类教育理念的发扬。在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活化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位,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思考能力和创新实力。
一、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心理诉求
正所谓“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也是如此,必须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充分认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心理诉求,才能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有效性。
(一)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主要有二:一是要强心理,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好玩好动且喜欢竞争,任何事物只要在他们眼中有竞争的价值,他们就会去尝试相互比赛、竞争与追赶。在数学学习上也是如此,为了取得比别人更高的分数、更靠前的名次、更被教师和同学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付出就会更多。二是责任心,小学生有着对“快快长大”的渴望,为了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教师和家长,就会主动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这两种动机既有主动性也有被动性,但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左右。
(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变化,有的学生逐渐燃起了对数学学习的渴望,有的学生却转向了其他科目。然而,在小学阶段,他们对数学的了解具有浅表性、片面性,一旦小学生形成了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将大大提高,而且较难被其他事物所影响。
(三)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强不断提升,如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力,接触的知识越多、见识的阅历越丰富,这些能力就越强。而数学学习能够培养起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力,这些能力也会帮助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转变小学生的數学思维模式,值得思考、值得重视。
二、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
(一)引导小学生从身边小事体会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优于生活,对数学学习越深入,就越是能化繁为简、破除概念束缚而看到这一点。而实际上,数学教学就是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服务的。生活是数学教学丰富的土壤,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因此,教师应引导小学生从身边小事体会、发现数学。
例如,数学是美轮美奂的,而在复杂的概念、冗长的公式中却很难发现,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元素,如几何图形中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可以是三角尺、是骰子、是一本书,这些都是数学,都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引导小学生从身边小事体会数学,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让他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发现数学的学问、感知数学的博大与趣味,被数学的魅力所吸引。如教师可以带领他们走出课堂,到大街小巷去观察门牌号、时钟、车牌号等景象,领略数学的奥秘与神奇,体会数学的美好与博大。
(二)教导小学生在课堂中重新认识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是小学生接触数学的重要时间,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数学学习会变得有趣、高效。然而,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生活化中缺乏变通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多元的教学内容,不敢、不愿、不会使用生活化教学场景,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渐失主动性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非但难以培养其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反感情绪,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学校的管理、家长的教导都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教师必须教导小学生在课堂中重新认识数学,要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如在讲授圆周率时,除了应该把圆周率的历史故事讲出来,还要结合具体的圆形实物、模像,让学生仔细观察,认识哪里是半径、哪里是直径、哪里是圆心、哪里是圆周,也就是可观、可触。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联系能力、发散能力,为整节课开个好头。
(三)指导小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数学很有用”,但对小学生而言,年幼的他们很难理会。为此,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使其能够联系到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变得得心应手、简洁高效。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场景,如在讲授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时,就可以把课堂变成一个热热闹闹的超市,让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一部分扮演收银员,在交钱、找钱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激发课堂的无限活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结语
小学生具有要强心理和责任心,容易对数学学习形成热爱与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位,引导小学生从身边小事体会数学、在课堂中重新认识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不断提升数学素养和思考能力。
(责编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