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学生为需而学
2020-05-19邹爱丽
邹爱丽
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生本教育”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赋予教师和学生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笔者认为,只有实现由“纤夫”到“牧者”的角色转化,才能真正践行“生本教育”理念,从而达到教育回归自然、学生为需而学的目标。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对教学中的诸多无奈和学生的前途未来感到担忧和焦虑,特别是对自己的教法产生了怀疑,对教育产生了诸多困惑。课堂上我认真细致地完成教学计划,以严肃严谨的教学态度,督促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和我的思维方式,课外加以练习和硬性记忆,虽然教学成绩也不错,但看不到學生对知识探索的欲望和对成绩的自豪。
带着困惑,我走进实验教学的课堂。孩子们自然的学习状态、敏捷的思维方式和闪着智慧火花的论点、观点,让我深受启迪和震动。他们的探知欲望是如此的强烈,一个个好点子、一句句不成熟但认真的话语,都充满了自信与自豪。在这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开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成了课堂“舞台”的主角,那生动、活泼、自然的课堂氛围让我耳目一新。我开始自我解剖,并找寻属于我的路标,我要回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一起思考,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实验教学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从传统教育的牢笼里解放出来,把握好、实现好“纤夫”到“牧者”的角色转换,也即“生本”教育理念与实际相结合的我的“牧者”之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纤夫”的角色,不辞辛苦地拖拉着教育这条沉重的“大船”,却并没有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可,甚至有些学生憎恶老师的一意孤行。而在“生本教育”中,教师变成了生命的“牧者”,不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而是尊重学生学习的本能需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树立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理念,教学过程中全面依靠学生,甚至“有困难,找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编自导、团结合作、个性张扬,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探究,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学习知识、发现规律的探索者。
探索出成效。我把全新的“生本教育”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特别注重探索平衡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考试成绩的制约,把能力提高放在优先位置,相信能力提高了,成绩就会自然而然提高。学生之间实行“传帮代”、一对一帮扶举措,让学得快、学得好的学生“传”落后的学生、“帮”同学开拓思维、“代”老师相关职责,促进学生自我完善、相互扶持、共同提高,形成你落后、我扶你;你需要、我付出;我落脚、我着急的学习风气,营造了同学如兄妹、师生如母子的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实行新的教学尝试后,学生的变化让人惊讶,他们一改以前学习的被动应付态度,尤其在比赛读单词、仿写句子、情景剧表演等发挥主动性环节中,学生们表现出比以往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学习气氛明显浓厚,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明显增强。随着课堂改革力度的加大,学生们的变化越来越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思考的能力不断提高。
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也带给了学生家长很大的惊喜,很多家长对生命化课堂实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普遍认为,生命化课堂实践使孩子越来越自信,学习兴趣越来越高,自主意识也越来越强。王路的家长说:“我发现我的孩子回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磨蹭,现在非常喜欢学习,晚上回家积极主动做完作业,不停地查找资料,非常渴望第二天的课堂展示能表现得精彩。”王思琪的家长说:“以前我的孩子胆小,不太爱说话,实行生命化课堂后,我发现我的孩子更自信了,性格开朗了,有些见解还真让我感到惊奇。”
梅花香自苦寒来。生本教育改革让教师和学生都找到了自信和希望。“放牧”式教学使学生们在一种自主程度很高的学习环境中变得十分兴奋,更会交流,更会合作,也更有创造力。我将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支撑,深入探索“纤夫”到“牧者”的根本转变,真正让老师为学生的需要而教,让学生成为知识花园里真正的主人,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突变和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