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
2020-05-19杨文清
杨文清
摘 要 审美教学是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分析美的一个过程,世间万物皆美好,需要学生主动去发现美好事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每一篇美文都展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不一样的人物形象特征,以及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都流露出语文之美,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展开审美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42-01
最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作出了新要求,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1]。所以就应该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体验中生活的美好事物,学会辨别哪些是丑恶现象、哪些是美好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能够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提升学生气质。
一、以故事为主线的审美建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围绕故事展开论述,对故事发展顺序和时间是教学的重点。每一则阅读故事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揭示生活中某种事物,让学生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对故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深刻地将故事的美与丑完整地向学生讲述。
例如在讲授《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本文是叙事型的文章,故事的流程是: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为了抗击曹军,向诸葛亮提出十天内造成十万只箭的要求,诸葛亮在经过缜密分析后,提出三天的借箭时间。随后讲述的是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按照之前的计划将二十艘装满稻草人的船驶向曹军附近,曹军通过射箭的方式来抵抗外敌。尽管船在雾中颠簸,但是诸葛亮仍然临危不惧,胸有成竹地坐在船舱内和鲁肃品茶。最后周瑜在清点箭的数量时,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仔细分析故事情节,开篇就说明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华,随后展示诸葛亮那种有底气、敢于挑战的性格。在战船驶向曹营的过程中,体现了诸葛亮冷静的处事态度。因此在分析故事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地向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所展示的美好的一面,比如诸葛亮的做人方式和态度;同时也要揭露丑恶的一面,比如周瑜心胸狭窄的性格。以故事为主线的审美教育,教师要注意在分析不同的故事情节时,细致地揭露故事所展示出来的美与丑。
二、以人物形象为主线的审美建构研究
人物形象分析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环节,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大都是对生活中真实原型的刻画与写照。有的时候是讽刺生活中的某些人物,有的是对一些好人好事、道德模范的赞许。因此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审美思想从多角度来剖析人物形象,并要求学生迁移至实际生活中,在生活中找出原型[2]。
例如在讲授《军神》这篇课文时,本文讲的是刘伯承将军,在德国人开的诊所进行眼睛手术时的情境,从刘伯承的神态、动作、语气等方面来展示刘伯承的勇敢、不怕困难和牺牲的品质。比如,文章开篇在描述刘伯承和德国医生对话的过程中,从刘伯承的语气和语言神态中可以看出刘伯承非常的淡定;随后在准备施用麻醉剂的过程中,当医生打算向刘伯承注射麻醉剂时,刘伯承只是平静地拒绝了麻醉剂的需求,解释的时候也只是淡淡的几句,因为眼睛离脑袋太近,他不想因为麻醉剂而伤害了大脑,从而影响自己的革命事业。从语言和神态上展现出,刘伯承一心为革命事业着想的精神,在临近生命危险之际仍然想到的是革命事业。最后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刘伯承将军,将手术刀所割的数目完整地数清楚的情境展示出来,再一次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层面上,体现了刘伯承勇敢的精神品质。通过对文章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刻画,让学生感受到人物当中值得学习的品质,从而提升审美素养。
三、通过描景类文章的分析来进行审美教育
描景类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与刻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风光、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壮阔,让学生心中产生一种自豪感。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主动地在身边的景物中發现美好事物,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
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实景来感受桂林山水之美。随后再向学生提问,能否用语言文字的魅力来展现出桂林山水的美景呢?首先让学生品味一下作者是如何描写漓江的,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以及用了什么好词好句来突出桂林山水之美;随后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桂林山水山的特色,分析文章是如何描写桂林的山,这些山分别各有什么样的特点,与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山有什么样的不同。通过对景物的刻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从而在生活中会有意识地去捕捉美景,懂得如何感受生活,如何享受生活。因此描景类文章的阅读教学也是审美教学的主要环节。
四、结语
审美能力的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只是对知识和方法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感受生活和健康成长,以及辨别是非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需要从小学语文教学各方面,来探索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和.小学语文优化阅读教学中美育的实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