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创新:让儿童学习走向圆融
2020-05-19杨春芳
杨春芳
【摘要】基于跨界的视角,重设课程、创生课程,先在学科内做跨界整合,再逐渐突破学科边际,向其他学科拓展与延伸,逐步走向不分科的“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各学段、各学科上下贯通、密切配合、协同教学,让儿童展开有意义的学习。
【关键词】儿童;跨界;学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是主导。当今,我们更强调科际间的整合学习。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议题或因素可以单独地化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通过学科间的借鉴、融通和综合,打破学科间的相关限制与壁垒,才能拓宽知识领域,让儿童的学习真正走向圆融。
一、我们的思考
我们认为,学习既需要学科本身的支撑,也需要从其他学科获得支撑,同时还需要不同的学习组织方式,如探究活动、实践活动、体验活动等。跨界学习是一种跨越单学科(领域)的界限,向相近或搭界学科学习并探寻多维度整合的新型学习方式。可以说,跨界学习是根据学习主题,整合学习资源,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的一种思路,可以抵达更为充盈的学习境界。跨界学习能够拓宽儿童眼界、促发学习灵感、开掘探究潜力,这一学习方式与创新素养提升互联互通。跨界学习能够基于问题,多维统合,综合探究,让儿童探索出基于问题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路径。
二、我们的课程
跨界,并不是将不同学科的共通知识组织起来,重新安排教学内容,而是以主题为中心,明晰主题涵盖的内容,再去设计不同的活动,促发学科目标和学科任务在活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和解决。
翰林小学基于跨界的视角,立足“单学科相加—多学科相间—跨学科相通—超学科相融”,统合课程、创生课程、实施课程,先在学科内做跨界整合,再逐渐突破学科边际,向其他学科拓展与延伸,逐步走向不分科的“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如图“家学院+课程”的三个课程层级),即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连接点,各学段、各学科上下贯通、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彼此协调,倡导跨界协同教学,让儿童展开有意义的学习。
三、我们的行动
1.STEM课程,让学习从整合走向融合
【案例1】学校基于“翰林家学院”课程理念,突破书法与其相近相关学科间的壁垒 。(见图1)
变“书法技法練习”为“书法文化学习”,促发儿童在信步园林之时,获得跨维度、跨学科、跨领域的书法文化涵养和书写能力提升,在游历园林的过程中将书法文化根植心间。翰林小学高年级《书法样式之楹联》一课的教学,将书法、语文、美术学科有机整合,教师以“园林楹联”为项目生发点,带领儿童在网师园里生发、延展、实践,师生将中国书法的书体辨识、对仗文学的陈设运用等贯穿其间,实现学习的立体、感知的多维。课上,孩子们在网师园中寻楹联、析楹联、赏楹联,他们在了解园中楹联内容基础之上,现场挥毫运用不同字体对同一副楹联进行临创,在老师指导下,又把楹联的书体表现、悬挂位置等元素加以分析与讨论。他们发现,用楷书字体表现的楹联大多庄重得体且多悬挂在厅堂等场所,用篆隶字体呈现的楹联大多作为抱柱联悬挂在立柱之上……
【案例2】种植花草受人青睐,而不能按时为花草浇水成为花草死亡的主因。聚焦这一现实问题,翰林小学集结科学、综信、劳技三门学科老师,在六年级开展了为期6个课时的STEM试点实验课程《智能浇花系统》。
科学课上,学生通过调研观察汇总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究了不同植物适宜的浇水方式,了解了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的原理,为后期的产品制作夯实基础;综信课上,学生依据前期调研需求和数据,设计了各小组的“智能浇花系统”成品方案,而后根据方案,通过示范教学,学会根据参考编写程序,并修改程序中的数值以达到自己的预设需求;劳技课上,各小组调试制备了“智能浇花系统”的两大核心零件——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通过组装花盆和智能浇花系统,初步完成了神奇的自动化的“智能浇花系统”雏形。
这样一个STEM课程,打破了学科壁垒,聚焦现实问题,融合跨界技能,共同制造了“智能浇花系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又动脑的实践体验中,感受到科学技术魅力,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热情。
此外,一至五年级的孩子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绿化教室、磁力王国、创意造型椅、探秘交通灯、伞降奇兵等STEM课程。
2.PBL课程,让学习从单一走向多元
今年暑假,翰林小学携手苏州绿色光年公益组织,开展基于融合视角的“跟着剑桥硕士逛菜场”系列课程。在课堂上,课程导师给学生讲解商品价格问题、市场供需问题、垃圾分类问题、交往哲学问题等。随后,“小翰林”带着任务走进菜场,在实践体验中深度了解什么是“供给曲线”,什么是“机会成本”,怎么说别人才会听……这些看似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和交往哲学,都藏匿在菜场里。翰林小学的孩子们还专门就菜场(翰林邻里中心)垃圾分类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就翰林居民在菜场塑料袋使用情况、翰林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情况以及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垃圾分类的推广难度等问题展开深度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还依据调查报告递交给相关部门《致翰林居民的一封倡议书》。这一课程旨在启迪和教育青少年,通过学习和参加商业活动来提高青少年未来的生活质量。翰林小学以“项目化学习”理念为指导,为实现儿童的深度学习、认知与应用奠基。
近日,小翰林还在剑桥硕士指引下,积极开展了“小家电法医Lab”系列课程——学生从最普通的日常小家电中,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安全使用事项,用探究和讨论的方式,吸引孩子和家长关注身边最普通的物品可能也会带来危险和环境污染;“观鸟行动”系列课程——通过观鸟认识鸟的多样性,关注鸟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自然,珍惜生命,爱护环境。一群生命影响着另一群生命,这也正是观鸟的最大乐趣!
3.AR\VR课程,让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
翰林小学充分依托AR\VR 技术(学习环境)重塑学习方式回归教育本质,将AR\VR技术应用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达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启沉浸式、互动式、趣味化教学新模式。增强现实情景,就是依托AR技术将二维码图像通过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工具,动态化、多维化呈现出视觉对象,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呈现内容或研究对象。在虚拟现实情景中,儿童通过佩戴VR眼镜实现仿真学习体验——带上VR眼睛以后,可以在虚拟场景中操作危险程度高或者理想条件下(如失重、真空等)的触摸或体验。
翰林小学致力于AR\VR梦课堂研究,在前期和梦想人科技有限公司多次沟通、交流、研讨的基础上,选派学科骨干教师张鹏珍、钱苹、管静和陈婕四位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各学科组成专门的研究团队,对课堂教学进行多轮打磨,积极探寻AR/VR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最佳路径和最优策略,呈现了四节让人耳目一新而又颇具科技含量的课。张鹏珍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恐龙》,借助VR技術,将恐龙“搬入”课堂,逼真和炫酷的视觉技术一下让学生感知了恐龙的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钱苹老师自主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园区欢迎你》,借助4D电子地图呈现车辆行驶路径,让学生直观清晰地感受到选择恰当交通工具的重要性;陈婕老师执教科学课《熟悉而又陌生的鸡蛋》,巧用4D技术,演示了鸡蛋的结构以及胚在小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直观明了;管静老师执教科学课《地球的震动模式》,课堂中多处融入AR/VR技术,学生对地震的原理及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更加真实可感。
翰林小学始终秉持大课程观的理念,践行“家国情怀、家园视域、家学传承、家居生活、家长参与”的课程文化,让儿童成为课程的学习者、整合者、创造者,让儿童基于跨界、融合、创新理念,不断丰盈成长的履历,让学习真正走向圆融。
【参考文献】
[1]何莉,张怡.跨界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刘玲.陶行知教育名篇[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3]李树堂,等.开放教学能力的培养[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4]翁文艳.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92-96.
[5]张俊平.苏派名师的教学主张[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6]王昀.跨界设计:建筑与书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