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促进学生思维有效延展
2020-05-19胡艳李平张安琪张旭磊
胡艳 李平 张安琪 张旭磊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一节课中,如何在激发学生兴趣、获得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基础上,还能針对本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有效地推动学生的思维有效延展,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法;思维延展;探索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成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推动学生思维有效延展的方法及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JXKT-XJ-05-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属于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备强主动性、新颖性与灵活性。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与归纳,编制针对性任务,让学生完成一个个任务,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协作交流能力。这有利于延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聚焦问题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还与思维方式有关。信息技术课堂中,除了讲授重难点,还要让学生通过自我尝试与探索,发现新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索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尤其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著名学者何克抗教授提出了“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的任务驱动教学设计过程。通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笔者发现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讲授不同类型的知识,学习任务的设计与评价有很大的差别。
二、具体措施
1.教师对任务的设计是关键
任务的设定是基于教学目标的,所以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地分析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巧妙地嵌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除重难点和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需要教师补充讲解外,其余的内容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时任务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帮助学生唤醒了已有的旧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完成了对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过渡。笔者认为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层面最重要的是任务的设计,并且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针对任务设计好的情境,即能够将学生引到任务中;二是如何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即通过任务的完成来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的设计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从学生层面来看,任务是学习的途径,任务的完成是一种学习方法的获得。因此,“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小组协作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任务的难度设计为梯度等级,让教师、学生都有选择的余地,教学活动可以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提问是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方式,问题是课堂的核心。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检验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在文本阅读类的任务中通常伴随着提问。传统的问答方式多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学生认为通过阅读文本找出答案即可。其实,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本身就是思维发展的第一步,而“问题串”能够将一节课中零散的知识有效地连接起来,能够将问题教学与思维更深层次的发展有效结合,这也是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方式。
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利用5—8分钟的时间,使用PPT展示出本节课的第一个任务,即通过阅读课本的某一节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一般问题的数量控制在3—5个,难易程度逐渐增加,将问题导学与深度思维相结合,改变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逐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根据任务的类型设置评价方式
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如果采用文本阅读类的任务,在任务结束后,教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验阅读的有效性,主要的目的是给没有找到准确答案的学生一次再学习的机会,给已经找到答案的学生一次巩固知识的机会;如果是操作类的任务,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学生开始操作之前,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如“你认为有几个步骤可以完成这个作品”“或你打算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作品”,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为能力或层次不同的学生拓宽思路。
操作类的任务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通过模仿和多次练习掌握技能性的知识。如Excel中if、count、countif等函数的计算过程,因为函数的公式和计算方法是固定的,所以,教师需要讲授原理性的知识与方法,由学生来练习和巩固。这类任务的评价方式通常为教师查看学生提交作业中的计算结果,给出评价和反馈。第二种,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完成作品。例如,在ps(图像的绘制)这一节中,教师演示的是主要工具(绘图工具、渐变工具、选区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工具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相比于结果,学生探索的过程更为重要,这类任务的评价方式分为三种:教师观察学生探索的过程,给出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给出评价;根据最终完成的作品给出评价。
例如,任务一:阅读课本,找出问题的答案。任务二:在教师举例并演示本节课重难点后,有5—10分钟时间,学生模仿教师刚才的步骤和方法,独立完成尝试和探索。任务三:为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包括本节课和前几节课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按照自己的理解、思考与探索,完成最终的作品。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堂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拓展学生思维为最终目标,将抽象化的信息技术知识具体化,为学生架构起信息技术的支架,学生有目的性地完成每一个任务,实现阶段性的目标。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也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延展。
【参考文献】
[1]苗安影.运用任务驱动法提升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李永鑫.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10):73-74.
[3]董鲁平.现代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法中职教学及其评价环节的实践与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4]王路朋.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