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就业质量稳定就业水平调研报告

2020-05-19王悦

商情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创业就业

王悦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稳就业是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岗位数量总体稳定、就业机会平稳增加,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充分就业。我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大洼区就业质量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意见。

【关键词】就业;创业;就业质量

一、大洼区当前就业工作形势

(一)总体情况

截至目前,大洼区城镇登记失业率2.52%,按要求控制在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640人,完成市指标5600人的100.71%;年初以来,举办“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8次,登记招聘单位285家,登记招聘5225人,登记求职5859人,其中介绍成功2103人,为全区各企业办理新职工录用登记12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65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20人。2019年,新增创业25464人;扶持创业带头人55人,带动就业205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安置就业122人,其中残疾人27人、退役军人6人,其他就业困难人员89人。

(二)提高就业质量情况

1.增强了法律意识。劳动合同签订率有较大提高,有效地维护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管理职工,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职工也可依据劳动合同保护自身的权益、履行相应的义务。目前,全区共签订劳动合同10921份。

2.加强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洼区现有的8个街道,10个镇,187个村和社区都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市、县、街道(镇)、社区四级联网,建立“一站式”就业服务,打造“十分钟就业创业便民服务区”,为创业人员构建一条“绿色通道”。以“便民、规范、高效、廉洁”作为对外的服务宗旨,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条龙”服务模式,及时为就业创业者提供高效的开放式人性化便捷服务;工作中做到“五心”微笑服务,即实行咨询服务热心、工作过程细心、受理投诉耐心、听取意见虚心、执法服务诚心;建立优质服务工作规范,实现业务办理“零误差”、服务质量“零投诉”,从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出发,切实为就业创业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3.树立典型鼓励创业。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激发劳动者就业创业热情、挖掘市场潜力,通过采取送资金、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落实优惠政策的“五送一落实”优质服务活动,广泛引导鼓励自主创业;鼓励各镇、街树立创业典型,激励自主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在推进创业工作中,全区涌现出盘锦北国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哈喽鲜仔酒业有限公司、盘锦菜根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返乡创业典型。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自主创业有待加强劳动者自主创业意识还很弱,个体私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十分有限。其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加上缺乏必要的创业资金,希望创业,愿意创业,又怕担风险,不敢创业。二是无技术素质,洞察市场的能力差,创业意识不强。三是想创业又觉得没有适合的“好项目”,对市场把握不准确,严重制约创业者投资意向和创业积极性。

(二)就业率偏高但就业质量不高从当前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看,总体就业率是比较高的但就业质量却不尽如人意。一是劳动者工资水平不高。二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三是就业稳定性差,灵活就业人员较多。四是劳动者素质较低。五是工作环境和安全保护不到位。六是社会保障不健全,总体保障水平还不高。

(三)扶持创业政策不够具体明确

在政府扶持和帮助方面力度不够,如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政策宣传、生产经营场地审批办证扶助不十分到位。对创业带动就业者(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对策

(一)强化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要面向城乡各类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开展多种形式就业技能培训,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他们达到上岗要求或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着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主要是借助国家下拨的培训经费,对下岗失业人员及返乡农民工进行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建议企业在停产期间采取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技术技能提档升级就地培训,想方设法吸纳消化本单位人员,降低失业率。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可使其获得稳定的就业。

(二)扎实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

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就业和创造价值的过程,是最积极的一种就业形式,是发挥劳动者自主性、能动性就业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强化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千方百计鼓励大学生及青年创业。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完善后续服务,提高创业培训合格率和创业成功率,使更多劳动者通过树立自强自立、自主创业、敢于创新、不怕风险等理念,奠定创业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上形成尊重创业、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二是要落实好国家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鼓励和帮助劳动者创业。建立健全从产业政策、所有制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构建的支持创业政策体系。

(三)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就业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对现有政策进一步充实完善,努力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针对创业就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一是要制定優惠政策放宽对创办企业注册资金和经营场所的限制,简化审批、办证手续。二是制定出台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多渠道、多层次为创业者提供优惠政策,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要典型引路,选树一批创业典型,鼓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超过一定数额的创业企业或个人给予资金扶持。

参考文献:

[1]王一鸣.中国城镇化进程、挑战与转型[J].中国金融,2010(4).

[2]昝剑森,刘扬.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6).

[3]姜达洋.国外产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5).

[4]窦金波.以制度创新推进城市化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5]周弘.国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面面观[J].求是,2009(22).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创业就业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