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和谐之美
2020-05-19赵飞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概念的体现有很多,传统图案是最直观的视觉展现,其蕴含着中华民族关于“和合”的思想观念与对和谐的追求。本文就从图案的表现和内容寓意两个方面探究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传统图案;和谐;美学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和谐不是全部相同的统一,而是在对立中相互配合,在变化中又相互统一,在传统图案中每一个元素都做到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每个部分的构成都恰到好处,这是一种最和谐的图案构图方式。若只有变化、对立没有统一、配合,图案就会杂乱无章。反之,如只有统一、配合没有变化、对立,图案也就会显得沉闷死板、枯燥无味。
一、图案表现上的和谐之美
(一)“圆”与“满”的和谐
西方古代美学家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所有平面图形中最具有美学意义的是圆形”。中国传统图案中也大多以圆形为基本构图形式,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八卦图和太极图。从已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纺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到以太极图为主的纹样装饰。太极图形中“S”形状的曲线将整个圆分割为一正一反、一阳一阴的两个部分,两者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以此来达到形式在动态上的平衡,以此来表现中国古人所认同的生生不息的宇宙规律。以太极图为基本图样的图式经后人沿用并且不断发展,与其他纹样、寓意相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图案的圆满外形。例如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陶器和铜器上的图案就是对太极图的图案样式的创新与发展。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就是对太极图寓意最好的表现和传承,例如两条鱼相对而游、两朵花相互对称、两只鸟相对飞行等,中国人赋予其美好的名称为“喜相逢”,从传统图案中也可以看到图案中的对称、反复、均衡、融合等的和谐之美。时至今日,太极图中的“S”造型仍然广泛应用,表达了中国人对和谐的追求[1]。
而传统图案中另一种构图上的和谐就是“满”。“满”指的就是构图上的饱满,将想要表达的美好寓意和希望都融合在一幅图案中,以饱满的构图传达关于粮满、衣满、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与期许。例如“多子多寿”的传统年画,其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图案元素,两个胖娃娃、两条鱼、两个桃子等成双的元素填满了整个图框,整个图案元素丰满且成双成对,以对称形成和谐之美。
(二)构图形式的和谐
构图指的是将传统图案中所需要的元素进行合理有序的组合与排列,以期获得和谐圆满的布局形式。构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部分与整体、变化又协调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一种从对立中产生统一与和谐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图案的构图形式在格律体、平视体及立视体三种基本的构图格式为基础,不断变化发展产生多种多样的构图形式,产生多种表现和谐的构图方式。例如构成图案的元素在图案中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呼应,大与小、曲与直、虚与实的对比统一,从整体协调出发,统筹安排每一个元素,协调图案中的各个元素的位置与比例,使整个图案的布局重突出但又不显突兀,相互调和但又不呆板单调,在传统图案中形成完满和谐的美学效果[2]。
在这里以格律体的构图为代表进行说明。格律体构图是指以九宫格、米字格或两种格子相结合作骨式基础的,但是其形式又不局限于传统严谨的米字格、九宫格的格式之中,而是在看似混乱中又有秩序的排列,在重复中寻求多变,充分展示了变化但又统一的构图原则,例如汉代铜镜、敦煌的藻井(如图1)、民间蓝印花布等,都是格律体图案构图典型代表,均体现杂中有序、复合多变、单元重复、构图饱满的和谐之美。
(三)装饰与实物的和谐
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统一、和谐的美学表现存在于装饰图案与实物的造型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中。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装饰图案往往追求复杂多样,在同一物品上可能存在几种不同形式的装饰图案,一般使用的是与物品造型相符合的几何图案,完成内容的主体与次要的协调统一以及结构上的虚与实、聚与散、曲与直、粗与细、大与小等对比,实现不同纹样的有序变化,例如汉代铜镜的图案装饰(如图2),将复杂的图案进行综合处理,在铜镜这个本就是和谐基本元素的圆心中,用复杂但又相协调的纹样表现出和谐的律动。
二、图案内容上的和谐之美
传统图案的和谐之美还体现为图案内容与形象表现上的和谐统一。和谐不仅仅指的是视觉中图案所创造的美学形式,还有更深层次的图案蕴含的深刻含义,达到图案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中国传统的图案样式的装饰性通常也反映了一定的象征性和愿望性,以朴素的形式表达出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与内涵,这种和谐以传统吉祥图案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样式。
(一)自然界内部的和谐
在传统吉祥图案的设计与创造时,最常用的就是借助汉字读音的谐音将两种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進行组合,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增添了美好的寓意,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例如莲花和鲤鱼,将两种不同的生物种类进行组成形成“连年有余”的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传统图案中,既有自然界现实存在的形象,例如松树与鹤的组合蕴含了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而鸳鸯戏水则代表了婚姻美满。另外,还有将多种自然元素、多种形态进行融合进行新图案或者新形象的构造,体现自然界中的和谐共存,最典型的中国传统形象就是龙和凤。“龙”的形象中将马首、鹿角、鳄吻、蛇身、虎齿、蟒麟、鹰爪和麟尾等动物身上最具有攻击力、最雄美的部分都集中于一个虚拟的形象上。而凤在《说文解字》中有明确叙述:“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鳞后,蛇颈,鱼尾,鹳嗓,鸳思(腮),龙文,鱼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仍然是一个吉祥形象的集合。而龙和凤的形象都是将多个存在于现实世界动物的多个部分综合成为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整体,形成一个虚拟却又和谐的形象[3]。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传统吉祥图案中,除了自然生物的结合体现自然内部的和谐之外,还有许多人物与自然生物组合产生新形象的图案,看似突兀却又和谐地存在于同一个画面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伏羲人首蛇身”的图案,而在汉代的画像石中,也有伏羲女娲蛇身交缠的形象,代表了古代对生育繁衍的美好愿望。如果说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只是凭空创造的和谐,那么明代时期创造的“皆大欢喜”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型画面。这个吉祥图案中三罗汉坐于松荫下,一罗汉手托钵迎向喜鹊,另外两个罗汉仰首观看。站立在钵上的喜鹊正低下头啄食钵中食物,一只喜鹊盘旋于空中,而另外三只喜鹊于树枝上休息,罗汉面带喜色,神色平和,整幅图案透露出的是皆大欢喜之情,构造了一个完美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气氛。
(三)人类社会的和谐
传统吉祥图案中更多的是希望呈现出一个安定、繁荣、富庶的社会景象,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与向往。首先是对神话故事的图案化,典型的代表是“八仙”的形象。八仙中性别有男有女,社会分工也不尽相同,但不同的“八个人”却在同一个场合中和谐共处,且能造福人间,这是中国传统思想中阴阳相合观念的一种展现。其他如青梅竹马、龙凤呈祥等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生存理想和愿望的完美表达与诠释。这些生动朴实的形象既接近百姓生活,又彰显了百姓们在自然、在社会、在生活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愿景。这些图案大部分运用了联想或者拟人等表现方式将情感寓于自然或者生物中,看似表现的是自然界,其实是对人类社会的深思,表达的是人们的情感世界[4]。
三、结束语
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和谐之美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精髓部分,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挖掘精华。传统图案是现代图案设计的广大资源宝库,将传统图案元素合理运用,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不仅能唤醒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美,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元素,带来新的活力,使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传统图案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宇文塔曼.丰厚和谐——浅析中国传统图案之组合图案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11(7):73.
[2]唐璇,王勇.论我国传統吉祥图案的精神特质及在设计中的应用[J].前沿,2014(9):230-231.
[3]吕梦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传统装饰设计[J].明日风尚,2018(17):392.
[4]叶蕤.中国传统素色图案与红色图案中的和合生存观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1):67-69,83.
作者简介:赵飞(1979-),男,河南新乡,硕士研究生,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