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意外康复治疗视角下心理康复应用问题的思考

2020-05-19熊伟陶冶甄昌浩王柳行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应用问题康复治疗对策分析

熊伟 陶冶 甄昌浩 王柳行

[摘要]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已成为当前我国国民致死、致残的第一病因,存活患者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肢体与心理障碍。目前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仍是降低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传统“药物+运动”的康复模式侧重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诊治,对疾病引发的心理障碍问题缺少足够的重视与积极的手段。心理康复作为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虽已被众多国内外研究成果所证实,但在国内的进展困难重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因此积极探询心理康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对完善与创新医疗康复服务模式,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意义显著。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康复治疗;心理康复;应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2(a)-0096-03

Though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Rehabilitation

XIONG Wei, TAO Ye, ZHEN Chang-hao, WANG Liu-xing

Jilin Medical College, Jilin, Jilin Province, 132013 China

[Abstract]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also known as stroke, has become the number one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nd limbs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exist to varying degrees in surviving patients . Early active rehabilitation is still an effective treatment to reduce dys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model focus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mb dysfunction, and lacks sufficient attention and positive measures for the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caused by the disease. As an active and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method,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has been confirmed by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but progress in the country is very difficult, which ha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ndustr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actively exploring the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and innovating the medical rehabilitation service model and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health China.

[Key words]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pplic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隨着国民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及国内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已明显有所下降,但其发病率及致残率仍较高。由于卒中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治疗效果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在对卒中患者进行常规物理康复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治疗的临床应用,已成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发展趋势[1]。

心理康复是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出发,对患者的损伤、残疾和残障问题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非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2-3]。目前心理学在康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很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都采用了不同的心理康复方法对脑血管疾病后的患者所产生的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进行干预,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1  心理康复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认知度不高,研究进展缓慢

发展起步较晚,专业认知存在分歧。康复心理学在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国内很多医学高校都开设了康复医学及医学心理学专业,但对于康复心理学的认识一直较为模糊。有的学者认为,康复心理学属于医学心理学分支,是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4]。还有的学者认为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相交叉的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和研究去揭示康复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5]。缺少理论认知上的统一及学者理念上的分歧,康复心理学的积极作用一直未能引起社会乃至医学工作者的重视,限制了心理康复临床应用的发展。

1.2  思想观念陈旧,缺少有力的宣传与政策引导

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临床研究证实,运用心理康复方法对脑血管疾病恢复期的患者进行干预,具有积极的效果。但受传统医学与陈旧观念的影响,国内多数医务工作者及群众对心理康复的临床应用效果依然抱有质疑的态度。重生命轻康复,重生物轻心理的陈旧诊疗理念,仍占据卒中治疗的主导地位。同时由于心理康复临床应用,多以心理引导、精神抚慰及情绪干预为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大多不被患者所接受,临床应用发展缓慢。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局限,缺少科学的诊疗规范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康复心理学的临床应用研究也得到了较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有关研究成果也相继迭现。但国内现有的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心理干预对卒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面,通常运用问卷调查、对照组比较的研究方法,调查心理康复在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多是参考国外的研究思路,研究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且已有的研究成果,不足以为心理康复临床应用提供具体的、完整的及专业性的诊疗指导。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康复运用于卒中患者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我国康复治疗水平,是当前学者需要认真对待的研究内容与方向。

1.4  教育认证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匮乏

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缺少理论基础支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培训体系也随之不断加强及完善,学科设置也更加专业化。医学服务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治愈伤痛,而还应保证人类的健康与幸福,以提高人类的生存素质。为此,医学领域内健康心理学和康复心理学理论应运而生[6]。医学高校陆续开设了康复医学专业,以期教育培养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满足康复医学发展需要。然而,医学高校康复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缺少必要的康复心理学内容;社会心理咨询师培训质量也达不到临床心理治疗应用的专业水平与要求。不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无力为康复心理学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1.5  教育学科设置缺失,阻碍专业学科发展

康复心理学几乎是与康复医学同时出现,并随着康复医学发展而发展[7]。然而在卒中伤残病患康复诊疗中,医生、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都更倾向于将伤残后心理障碍,看作是单纯的心理应激反应等问题,一时间医学心理学占据了心理康复临床指导的主导理论,康复心理学被弱化未能引起政府与医学教育部门的重视。同时国内医学心理学教师绝大多数为掌握基本医学理论的教师,其本身几乎无法指导学生临床实践活动,缺少临床理论与实践的学生,根本不具备从事临床心理康复诊疗能力。学科设置的缺失,阻碍了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步伐。

2  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助力心理康复临床应用的快速发展

2.1  以体制改革为契机,助力心理治疗临床应用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与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人才需求与教育培养的供需失衡、专业人才认证和评价标准缺失,已严重制约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医教协同”问题,已引起国家及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要建立健全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等一系列管理目标及要求[8]。必须抓住医学教育改革的契机认真论证与调研,充分认识开展心理康复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不断开拓视界、创新思路,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坚持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制定包含心理康复在内的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目录,进一步优化康复医学学科专业结构。

2.2  以政策扶持为引导,助力心理治疗临床应用的快速发展

2.2.1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患者认知度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9]。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高致死、至残率。在脑卒中治疗过程中,患者对疾病和预后的认识有相当的心理负担,多产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其中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对康复治疗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心理康复临床应用的影响是明显的、积极的。然而心理治疗更多的是以精神交流与沟通为表现手段,缺少感观的视觉效果,再加上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心理康复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故其主动参与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心理康复临床应用的宣传引导,提高国民对康复心理学的认识度,为心理康复临床应用扫清认识上的障碍。

2.2.2 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专科建设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康复医学得到医療卫生与医学教育部门的广泛重视。尤其是进入20世纪后,随着国家对康复医学教育医疗技术设备投入力度及鼓励政策的不断加大,各大医院康复医学专科及专业康复机构的建设规模及技术实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然而受认知、关注度及研究背景的影响,医疗机构将更多的脑卒中康复资源投入于药物治疗及物理疗法中,对心理康复临床诊疗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医学工作者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把握的不准确、不及时,影响了康复效果。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应及时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指导医疗康复机构加大对心理康复临床应用的审视力度,做好机构内部专业发展顶层设计,及时调整资源投入比例与方向,为心理康复的临床发展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以行业规范为手段,助力心理治疗临床应用的快速发展

2.3.1 规范行业行为,提升专科诊疗质量  目前国内康复医学科的发展还很不规范。一些根本没有从事康复医学工作的诊所也都挂上康复医院的招牌,进行着不知所谓的心理疏导与康复训练,更有甚者将心理康复说得神乎其神,大有包治百病的态势,这让本就对心理康复抱有质疑态度的国民产生了很多误解。因此行业监管部门应尽快建立起康复医疗机构审核、质量监控及专业人才认证机制,严格规范康复医疗行为。同时组织权威学者尽快进行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早日制订并出台科学有效的心理康复临床应用规范与干预措施,提高脑卒中心理康复临床应用的质量。

2.3.2 重视学科建设,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学科群中的一个相关学科,其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与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具有同等的地位,而且与社会心理学一样具有同等重要性[10]。因此必须及时认识到康复心理学存在的重要性与发展的紧迫性,创新思路加快完善康复医学学科建设,着手制定结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心理康复人才教育体系,解决本土化的心理康复人才培养问题,为尽早打造一支本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康复医学人才队伍而努力。

2.4  以激励机制为动力,助力心理治疗临床应用的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康复心理学的发展还存在专业建设不到位、专业人才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专业身份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临床发展与生存空间受到其他专业的排挤与嘲讽等诸多问题。为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引起社会、行业机构、同行专业人才对康复心理学的认可与共鸣。不断创新人才激励模式,合理提升专业人才相关待遇,激发从业人才的工作热情,体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把优秀人才留住;不断创新环境激励手段,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这个集体中,壮大心理康复专业人才队伍[11]。只有这样我国康复心理学科建设才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心理康复的临床应用才会迎来属于自己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郑清香,葛莉,谭景予.八段锦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2):1-7.

[2]  王芳.基于SIGN118指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8(35):185-186.

[3]  张武科.基于接受者视角的亲社会消费与幸福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8.

[4]  黄晶.基于康复心理学康复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哈爾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5]  苏程,刘军.浅谈康复心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258-259.

[6]  张海.高职高专康复医学技术专业开设心理康复治疗学的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255-256.

[7]  邬琪琪.残疾人康复中心人性化设计策略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8]  聂晨静.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展的意见》[DB/OL].[2017-07-03][2017-07-1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11/20170703/c_ 1121302291.htm.

[9]  胡鑫.精准扶贫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利用[J].人民论坛,2019(3):60-61.

[10]  尉锐楠.康复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8.

[11]  王海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析[J].学术论坛,2018,41(6):176-180.

(收稿日期:2019-11-06)

猜你喜欢

应用问题康复治疗对策分析
试论高压供电系统无功自动补偿的应用问题及解决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析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