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实践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

2020-05-19刘冬冬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建构主义创设

刘冬冬

(中山大学 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高校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知识,一直是高校教学的困境。自2001年以来,各高校专家学者不断探索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在中国知网搜索主题词“项目教学法”(截止时间2019年12月31号),相关文献多达25 368篇,其中关于项目教学法的学术文献在2013年达到顶峰,有2 634篇研究成果①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资料统计。。从学术成果的内容来看,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主要集中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上。可见,项目教学法在高等院校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改革上取得的成果显著。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以学生为“本”,通过选取项目,由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工作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1]。“互联网+”的新时代,“互联网+教学”是我们课堂发展的必然趋势[2],面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我们如何利用互联网探索实践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新课堂?在新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项目教学法与混合式教学的融合,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知识?基于上述的考量,笔者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基于真实教学实践为构建混合式教学新课堂提供参考。

一、理论与建构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皮亚杰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总结结构主义思想发展而来的,是经典学习理论之一,它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构建知识的意识[3]。2011年,网络化学习与教学改革的探索中,王竹立在经典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新建构主义[4]。在网络时代带来碎片化知识、多元学习渠道、超载信息的背景下,学校需要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育变革[5]。新建构主义的中心词是学习、建构、创新,新建构主义主张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并重,强调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实践与探究作用[6]。无论是经典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是新建构主义都强调学生应置身于学习空间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完成知识探索,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完成新知识的建构。置身于学习空间即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境构建,以帮助学生在构建的情境中主动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分析框架建构

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性构建,强调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知识体系的建构[7],项目教学实质上就是建构主义学派的学习模式之一[8]。项目式教学有着明确的项目目标与真实的项目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带着问题去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进行主动改善[9]。在实践类课程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建构真实的工作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嵌入项目任务,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强调关注学生的视角,利用互联网、移动技术和面对面的教学为学生创造一种高度参与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10]。混合式教学强调的个性化学习体验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都强调了学生在交互过程中完成或完善知识建构体系,强调在学习情境中个性化知识的主动性构建。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线上与线下的混合,也是一种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混合[11]。学生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中不断交互,学生在创设空间(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真实)中不断地增加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互动,进而促进学生主动性自我构建与完善知识体系。

可见,实践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可以以建构主义为教学改革探索的理论基础,构建学生实践类课程学习的主观世界。实践教学中,基于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引领,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中共享教学资源,并构建行为交互,创设空间,把项目教学法与混合式教学“镶嵌”起来。在构建行为交互方面,人际交互主要体现在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场域交互主要体现在学校与社会交互、课堂与网络交互。在创设空间方面,线上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如雨课堂、学习通、云班课等)构建虚拟空间上的知识架构;线下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社会(市场)空间,完成真实世界的项目任务。在项目实践中学生能自觉地把创设空间动态地结合与组织起来,知行交互,达到“镶嵌式”融合,见图1。

图1 项目教学法与混合式教学的“镶嵌式”融合框架

二、构建“镶嵌式”融合——以调查类实践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为例

调查类实践课程在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中属于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是基于调研工作过程开发的集调研业务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调查类实践课程包括以“市场调查”“市场调研与预测”“社会调查”“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实践”等不同名称命名的课程。通过调查类实践课程学习,主要应使学生具备调研等工作能力,该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五大能力”:进行设计调研方案的能力;问卷设计的能力;进行信息收集的能力;进行信息分析的能力;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

(一)构建“镶嵌式”融合的基本思路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构建“镶嵌式”融合的基本思路是在项目工作过程中把项目工作的调研业务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融入混合式教学法来设计教学,在实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镶嵌式”融合,一种基于项目教学法与混合式教学的融合,以项目为引领,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中共享教学资源,并构建行为交互,创设空间,把项目教学法与混合式教学“镶嵌”起来。学生在新课堂的互动中主动学习,知行交互,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解决如何把项目式教学与混合式教学形成“镶嵌式”融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与应用调查类实践课的专业技术,即调查类课程的“五大能力”。

(二)以项目为引领,主动习得调查类课程的“五大能力”

调查类课程项目主要来源是基于真实世界的调研工作,把调研业务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设计典型项目。同时,改变传统教学按理论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完整性组织教学的方式,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按“设计项目—工作任务—能力”来组织教学内容。课程教学以项目引领教学内容,以项目工作带动学生学习专业技术能力,从实际项目工作出发,结合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项目引领”将贯穿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特定的项目下,自觉组建团队,讨论实践方案,布置实施项目子方案,在不断地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与认知。教学摒弃原来的章节限制,遵循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等,将知识整合成教学项目过程的五大模块。并且,项目模块与调查类课程的“五大能力”相互嵌合,五大模块主要包括设计出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调研方案;设计有效度和信度的问卷;运用各种信息收集方法收集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编写和跟踪调查报告等。通过设定项目,引领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调研工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实现调查实践课的学习目标。

(三)构建行为交互,创设空间

第一,在构建行为交互方面,主要包括构建学生学习的人际交互与场域交互,见图2。

图2 行为交互构建过程

首先,人际交互除了传统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外,还会通过项目工作任务来实现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包括线上虚拟空间的资源共建过程中产生的行为交互;项目工作任务过程中不同模块的线下或线上的学习成果评测(学习成果包括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等),在考核评价中注重过程评价,以生生互评(包括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强化学生所学知识,通过构建人际互动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其次,场域交互主要包括学校与社会交互、课堂与网络交互。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不断地穿梭在学校与社会(市场)之间,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完成社会真实项目工作;同时教师、学生在课堂与网络平台上共享教学资源,包括创建共享的问卷库、课件库、案例库、讨论区来实现课堂与网络交互,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第二,创设空间,包括线上创设虚拟空间,线下创设真实实践空间,见图3。

图3 创设空间过程

首先,在线上,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如雨课堂、学习通、云班课等)构建虚拟空间上的知识:包括教师、学生可以在线上的虚拟班级中创设资源空间(课件库、问卷库、案例库等);建立虚拟世界的讨论空间、展示空间、点评空间等。学生通过线上虚拟空间实现课前预习、课堂研习、课后复习,实现讨论探究、展示呈现与交流分享,并在虚拟空间上主动性建构知识体系。其次,在线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引导,项目引领,创设真实社会(市场)空间,构建真实实践空间。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能自觉地把创设空间动态地结合与组织起来,知行交互,实践经验与已有知识不断交互,主动习得教学内容。

三、小结

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实践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即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上把项目教学法与混合式教学“镶嵌”起来,实现“镶嵌式”融合。在调查类课程改革实践中,这种“镶嵌式”融合让学生能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中共享教学资源,实现知行交互,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更加系统化,实践技能也将有突破性提高,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在互联网时代,项目教学法与混合式教学的“镶嵌式”融合可以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结合、项目工作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实践与知识经验的结合,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混合式教学新课堂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建构主义创设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著作权法的作品观: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