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现状、问题和对策

2020-05-19曾小翠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

曾小翠

(韶关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教师职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是教师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职业,并能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作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从而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1]。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选择教师职业并愿意为之付出和努力的关键性因素。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教师这种职业,才能对学生和教育充满热爱,才能激情满满地付出,才能长期坚守在立德树人的教师岗位上。已有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职业倦怠以及教师的离职意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方式、职业发展以及对待教育变革的态度,且对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2]。

初任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决定了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质量。职业认同是初任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提升初任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抵抗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研究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对于探明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聘政策和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研究对象来看,已有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职教师群体,还有一部分集中到职前师范生群体,甚少关注处于中间地带的初任教师群体。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主要抽取广东省S市初任教师,利用入职培训的机会,在培训课堂上,由班主任负责统一宣读指导语,并组织学员填写,填写完毕当即回收。共发放问卷439份,经过严格筛选,有效问卷352份,有效率80.2%。抽取样本情况:男教师55人,女教师297人;20岁以下2人,21~25岁181人,26~30岁132人,31岁以上37人;师范专业毕业259人,非师范专业毕业93人;户籍为本县区的102人,户籍为本市其他县区的157人,户籍为广东省其他地市的65人,外省市的28人;已经入职的218人;教师家庭的31人。

(二)调查工具

目前,国内外开发了许多测量教师职业认同的量表工具,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魏淑华、宋广文等人、李晔、董英等人、李笑樱、闫寒冰编制的量表。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和出发点,提出的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鉴于魏淑华长期关注教师职业认同这一领域,并且其开发的工具被其他研究者大量使用,本研究同样采用魏淑华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调查量表》。该量表教师职业认同由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四个维度构成[3]。量表共包含18个题目,采用李克特五点积分法,得分越高,说明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越高。

(三)量表的信效度

1.信度

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6,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职业价值观0.95、角色价值观0.92、职业归属感0.90、职业行为倾向0.95。因此,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非常好,具有非常高的信度。

2.效度

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数据呈现的结构与原量表结构完全吻合,见表1。

表1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

其次,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结构进行拟 合 度 检 验:χ2/df=3.83 ,IFI=0.95 ,CFI=0.95 ,RMSEA=0.90 ,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二、调查结果

(一)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情况

从整体来看,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比较高,均值为4.42,远高于5点计分的理论中值。李倩和王传美对利用魏淑华编制量表开展的研究进行元分析,调查对象的范围涵盖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样本总量达到14 155人,结果发现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的得分总体平均值为3.98,平均标准差为0.50[4]。通过与李倩和王传美的研究对比可以看出,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要高于全国中小学教师平均水平。尽管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整体较高,但是在具体维度上呈现出差异性,具体表现为: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职业认同>职业归属感>角色价值观,见表2。

表2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情况

(二)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为了解不同性别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男性和女性教师在职业认同感及四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表明,不同性别的初任教师在职业认同以及角色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女性初任教师在职业认同以及四个维度方面的均值得分均高于男性教师,见表3。

表3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三)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年龄差异

为考察年龄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通过将四个年龄阶段的教师职业认同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由于20岁以下教师仅有2人,故将该组数据合并到21~25岁组别中。通过均值比较可以发现,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其他四个维度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通过P值可以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之间差异并不显著,见表4。

表4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年龄差异

(四)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毕业类别差异

鉴于目前国家已经允许非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为探究初任教师是否师范毕业对职业认同的影响,本研究的师范毕业教师和非师范毕业教师在职业认同感及四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非师范毕业的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及其四个维度表现要优于师范专业毕业的初任教师,其中,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归属感两个方面的差异显著,见表5。

表5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毕业类别差异

(五)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工作状态差异

本研究中的初任教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通过教师招聘程序获得教师身份,但还没正式上岗的教师;一类是已经工作一年左右的教师。为了探究两类教师的职业认同差异,通过对已入职教师和未入职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除职业归属感维度以外,未入职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要优于已入职教师。其中,在角色价值观和职业认同感两个方面表现差异显著,见表6。

表6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工作状态差异

(六)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家庭背景差异

为探究教师家庭背景是否对初任教师职业认同产生影响,本研究对出身教师家庭(即父母有一方从事教师职业即可)与出身非教师家庭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四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出身非教师家庭的初任教师在职业认同及其四个维度表现均优于出身教师家庭的初任教师,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见表7。

表7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家庭背景差异

(七)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籍贯差异

本研究中的初任教师籍贯以本市为主。为了探究教师籍贯对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四个维度的影响,本研究对户籍为本县区、本市其他县区、广东省其他地市、外省市四类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四个维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籍贯为本县区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表现最好,其次是广东省其他地市,再次是本市其他县区,最后是外省市,但差异并不显著,见表8。

表8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籍贯差异

表8(续)

二、分析与讨论

(一)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总体状况

调查发现,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要高于全国教师平均值。一方面,大部分初任教师选择教师职业是基于热爱教育事业、喜欢教师职业。只有少部分是基于目前就业压力大、教师工资待遇逐步提升、教师职业拥有寒暑假等现实考量。并且,初任教师在教师职业初期,大部分都会对未来充满憧憬,都希望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教师。但是,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高只是一种暂时状态,现实中许多教师随着教龄的逐年增加,职业倦怠感逐步升高,职业认同感会逐步下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和维持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具体维度上,初任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均值最高,而角色价值观均值最低。这说明大部分初任教师认可教师职业对于社会发展、人类、个体存在的巨大意义,但是具体到自身角色的价值认同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也就是说,初任教师高度认可教师职业的价值,但并不完全认可自身从事教师职业的价值。

(二)是否师范毕业对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影响显著

调查数据显示,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及其四个维度均优于师范专业毕业的初任教师。这一方面说明部分非师范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积淀,重新萌发了强烈的从事教师职业的意愿,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实行教师资格证国家统考政策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目前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教育比较薄弱,没有采取有效举措提升师范生职业认同感。

(三)是否入职对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影响显著

调查数据表明,除职业归属感外,未入职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及其他三个维度均优于已入职初任教师。比较容易理解的是,未入职初任教师尚未踏入工作岗位,因此职业归属感弱于已入职初任教师。值得注意的是,刚刚走上教师岗位一年多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就开始下降。这背后的原因是中小学校入职培训中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缺乏职业认同感教育。此外,目前许多中小学校对初任教师过分“压担子”,既要担任班主任,安排公开课,还要承担学校部分行政工作,使得许多初任教师经常处于“两眼一睁,忙到天黑”的状态,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环境与自己的心理预期存在巨大落差,最终导致了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快速下降。

(四)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籍贯对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影响不显著

调查发现,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籍贯四个因素对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四个维度影响并不显著。也就是说,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籍贯对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影响不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研究中的初任教师仅涉及到未上岗和上岗一年的教师,教师之间年龄跨度不大。此外,本研究仅限于家庭背景是否为教师职业,对于其他职业的家庭背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对策与建议

从短期看,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直接影响能否“迈好步”“开好头”,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教师。从长远看,会影响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质量。因此,提升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均具有重要意义。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提升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初任教师个体内在因素,也包括高校因素、中小学校因素、政府因素。因此,应该从教师个体、高校、中小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四个方面提升初任教师职业认同。

(一)个体:积极调适自我

有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认同显著相关[5]。本研究也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教师价值认同感较高,但对自身教师价值认同感比较低的现象。因此,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首先要引导中小学教师积极调适自我,尽快实现从“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过渡,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并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践行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其次,积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职业成就感。

(二)高校:加强职业认同教育

高校负责教师的培养工作,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且初任教师刚刚踏出校门,高校的影响也会深深地烙印在初任教师的身上。高校(主要是师范院校)除要重视师范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外,还要高度重视师范生职业认同教育。首先,既可以考虑开设师范生职业认同课程,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课程中增加职业认同课程模块,将职业认同纳入课程体系,发挥显性课程体系化、系统化作用。其次,开展新教师岗前职业认同培训。在既有的新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中,增加职业认同课程。

(三)中小学校:提升初任教师职业幸福感

中小学校是初任教师的工作场所,也会直接受到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此,中小学校应该积极承担提升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第一责任人角色。首先,中小学校应该摒弃给初任教师随意“压担子”的错误观念,科学核定初任教师工作量,确保初任教师业余生活的时间,并且要给予初任教师更多的指导和关爱。其次,要形塑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文化。中小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切实感受到受尊重和被需要感。

(四)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师职业认同考核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资格考试和新教师招聘工作。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环节,可以通过职业认同自测量表和考官面试两种方式,增加职业认同测试。其次,在新教师招聘过程中,也要着重教师职业认同测评,对于职业认同感不高,仅仅把教师当成一种谋生职业的应聘者不予录取。

综上所述,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升,需要个体、高校、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只有初任教师主动作为,高校、中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营造教师职业认同氛围,才能让初任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热爱教育事业,提升职业认同感。

猜你喜欢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陕西将遴选干部纳入“初任培训”——帮助他们减少“不适”,增加才能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