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改革与策略
2020-05-19夏颖
夏 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改革乡村职业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大举措[1],同时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大力推进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市场劳动力需求密切联系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灵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于普通本科更为精细,并非仅仅是一门学科,而是根据社会职业划分的具有市场导向性的岗位。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同时也是学生和社会连接的纽带,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尤其重要,要注重学生毕业后能够为社会服务,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同时也要秉承区域经济共生、共建、共进的理念,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粤北地区作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重点对象,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在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担负着建设粤北农村经济的重大使命,所以选取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
一、粤北地区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
(一)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粤北地区包含韶关、河源、梅州、云浮以及清远五个地级市。2017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 879.23亿元,比上年增长7.5%。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84.3%,粤北地区生产总值为5 756.88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4%。广东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81 089元,而粤北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34 856.5元,远低于广东省人均生产总值[2],见图 1。
图1 2017年区域生产总值及人均GDP
粤北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但受制于崇山峻岭,交通不便,这种内生型的地理限制导致粤北地区的发展相对于珠三角地区仍较迟缓。对粤北地区五个地级市的经济以三次产业进行归类,得出以下数据。目前粤北地区产业出现三、二、一的结构模式,并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差距并不明显,见图2。
图2 2017年粤北地区产业结构情况
(二)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据广东省教育局统计,2018年广东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有88所,较2017年增加了3所。粤北地区共有5所;韶关市1所、清远市2所、河源市1所、云浮市1所;其中公办的4所,民办的1所,共占全省总数的5.68%。
粤北地区除梅州市外的四个地级市共有5所高职院校,包括韶关市的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清远市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和碧桂园职业学院、河源市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云浮市的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数量上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占比较少,与当地经济发展不成比例。从专业设置来看,目前总计有109个具体的专业(包括院校之间重合的专业),各校大多设置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外语、工商管理等专业。
目前,粤北地区4所公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结构及数量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粤北四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三)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实困境
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为粤北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提供服务,其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当地产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目前,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趋向于低投入专业,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失衡,专业“离农”现象严重,缺乏地域特色。
1.专业设置趋向于低投入专业
图3 2017年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结构情况
从表1、图2和图3可以看出,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第一产业占比相当低,4所高职院校中仅有两所开设与农业相关专业,分别是园林工程技术与园林设计,仅占专业总数的1.8%。专业设置数量及比例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共81个专业,占总数的74.3%。第三产业相关专业中多为电子信息技术、物流、英语、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低投入的专业,相比之下第二产业中的电力技术、材料与能源等高投入专业设置数量较少。粤北地区属于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仍然是基础产业,装备制造业和能源开发产业是振兴粤北地区经济的重要推手。未来农业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的弱势状况,从低技术的产业生产、销售过渡到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化的手段的现代农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优化将作为实现这一技术转变的关键[3]。
2.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失衡
从图4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产业错位幅度达到-12%,说明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开设的第一产业相关专业严重不足,专业设置与产业人才需求严重不符,仅有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相关人才供不应求。第二产业的错位幅度达到-15%,仅有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与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较多的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冶金技术、数控技术等。第三产业的错位幅度为27%,四所院校的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比例都比产业结构的比例要高,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现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粤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逐渐得以实现,目前出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模式,但是粤北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仍不相适应,还有待调整[4]。
图4 2017年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情况
3.专业“离农”现象严重,缺乏地域特色专业布局
粤北地区位于南岭山地的中段,地貌环境复杂,生态资源优渥,催生了一系列特色产业。第一产业包括食蔬业、烟草业、药品业、茶业、森林康养业等,第二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钢铁冶炼业、发配电设备业、矿山建筑工程机械业等,第三产业包括乡村旅游管理产业以及农产品电商产业等。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在第一产业上仅与园林相关,并未结合粤北山区茶叶、森林康养业等优势产业开设相关农林牧渔类专业;第二产业相关专业上虽然设置了装备制造类和机电工程类的专业,但数量仍较为欠缺,且钢铁冶炼、矿山建筑、材料与能源等专业设置严重缺乏。近年来粤北地区大力发展制造业,提升第二产业结构质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还需加大第二产业相关专业的数量,并优化专业结构;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在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中计算机、英语、管理、金融等专业较多,供过于求,缺乏结合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农村电商产业的专业设置。过于注重培养适应珠三角地区发展的人才,却忽视了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导致粤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二、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改革的制约因素
(一)办学经费紧张,软硬件设置不齐全
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经费紧张,在工科类专业实训条件的投入方面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昂贵的硬件设施配置、系统的实训基地开发运营与维护,导致高投入的专业设置受到限制,建设机制与实践运用上也缺乏进一步的创新和探索。然而社会上劳动力市场正缺乏高投入专业设置所培养出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如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
专业教学团队不健全以及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水平有限,也是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大多趋向于低投入专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专业教学团队即专业人才培养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人才培养的能力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但粤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缺乏优秀的专业师资力量。实践教学条件也是高职院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主要是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方面。目前粤北地区五所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仍停留在校内实践上,且校内实践的设备尚不完善,成为影响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5]。
(二)市场调研表面化,盲目跟风设置专业
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没有考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情况,因而普遍存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市场调研不深入,会直接影响粤北地区的人才结构和规格,有些高职院校仅根据现有师资来设置专业,使学校的专业越办越窄,成为“昙花专业”;而有些高职院校则过于追求热门专业,不考虑专业师资水平以及教学条件,导致产业结构与专业设置匹配不平衡[6]。
粤北地区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缺少对粤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调研。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往往以三次产业结构作为划分标准,从2017年粤北地区产业结构生产总值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比14%,第二产业占比38%,第三产业占比48%,但粤北高职院校却在专业设置上鲜有考虑经济发展的因素,造成部分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或是“供过于求”,成为制约粤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发展的重要因素[7]。
(三)社会职业观念根深蒂固,学校受规模生存压力影响
社会职业观念包括学生或家长对于各类不同专业就业的环境、薪资待遇、行业前景等方面的看法。社会上不同行业的就业环境、薪资待遇、行业前景有较大的差距,加之“异地转移就业”的影响作用,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离农”现象突出,将培养重点放在向珠三角输送劳动力上,忽视了粤北地区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农林牧渔类专业在学生和家长的认知中还停留在传统农民的观念,于是受经济利益因素的驱动,学生往往趋向选择就业环境优越(如现代服务业)、行业薪资待遇较高(如偏向于垄断行业的金融业)、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如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
粤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有所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农村地域性,这种地域性与粤北地区民族性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相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粤北经济文化。粤北地区高职院校是承担当地特色文化传播的载体,但因为学校迫于稳定或扩大规模、缓解“生存压力”的需要,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珠三角地区学校趋同,成为制约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8]。
三、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改革的策略
提高粤北地区高职教育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需要政府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加大经费投入与相关政策支持。学校需要建立教师培训体系,引进专业师资队伍;加强市场需求调研,推进校企协同发展;结合特色产业发展,提高粤北地区高职教育吸引力。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大经费投入
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改革,首先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府对粤北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引导粤北地区高职院校正确认识当地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人才需求的类型,基于此,粤北地区的高职院校才能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优化专业设置。宏观调控还需要政府为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建立资源配置与共享平台及信息技术共享型资源库,为其对接当地产业群提供平台支持,因为粤北地区信息资源有限,通过建立这些平台,能够为粤北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对技术快速更新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为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对接当地产业群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引导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对接当地支柱型产业,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解决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加强对学校财政的经费监管制度,建立问责机制、监督机制以及长期有效的经费投入机制,保证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而不受控于选择低投入或高投入专业的诘难[9]。
(二)建立教师培训体系,引进专业师资队伍
目前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因缺乏相关专业教师,导致专业设置类别受限。因此,有必要为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系统的教师培训,完善粤北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宗旨、教学任务、师资标准等方面的工作,保障粤北地区教师的类型和质量健康发展,进而有利于相关专业的开设。高职院校的教师质量是决定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培训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加强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培训体系必须建立在学科专业建设与粤北职业教育特色两大基础上,从具体的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出发,建设具备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另一方面,要通过引进及外聘的方式提高专业教师团队的质量。但粤北地区因受山区地理位置的影响,实现引进、外聘比较困难。因此要在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中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建立教师自我成长激励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努力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进入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做到优秀教师愿意来,愿意留。
(三)加强市场需求调研,推进校企合作协同发展
市场需求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因素,因此粤北地区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时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使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匹配,适应当地市场的人才培养需求。大力推进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的力度,为粤北地区专业与产业对接提供稳定的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协同发展。
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当地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培养任务、培养标准等,并展开培训,确定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还应对接产业群,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培养具有岗位适应性和适应产业链发展的专门技术人才,还有利于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以及扩大专业建设的影响力,而不是盲目跟风珠三角地区设置趋同性的专业,同时这种方式有利于粤北区域经济发展,为粤北农村实现乡村振兴奠基。
(四)结合特色产业发展,提高粤北地区高职教育吸引力
粤北地区的人们对于不同职业发展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和家长对于第一产业专业(农林牧渔业)和第二产业专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开发业等)的看法,提高当地高职教育的吸引力,通过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开设相关专业,构建多方融合、多维拓展的办学机制,还需提高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性,深入挖掘粤北地区的办学资源,创办特色品牌专业,提升农林牧渔业和装备制造业、能源开发业的社会认可度。
第一产业发展上,粤北地区以食蔬、茶叶、烟草、南药、森林康养等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种养业为主,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可以开设具有科学种养的技术类农学专业,结合当地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打造具有粤北地区农产品特色的产业链。第二产业发展上,粤北地区以钢铁、电力、能源等作为工业支柱产业,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可以重点开设与能源开发及钢铁制造产业相关的专业,利用双转移的人才资源和珠三角地区工业产业园的先进技术支持,培养具有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三产业发展上,粤北地区以生态旅游业和物流管理为特色,应加大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管理类和农村电商类专业的力度,促进粤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拓宽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