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2020-05-19杨秀芳吴光峰黄凤林小兰张磊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知晓率癌症护理人员

杨秀芳 吴光峰 黄凤 林小兰 张磊雷

品管圈 (QCC) 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圈) ,然后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近年来,品管圈作为质量改进工具逐渐被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以解决相关护理问题,并取得显著效果[2]。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部分患者对癌症疼痛认知存在误区,导致患者癌症疼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下降[3]。针对癌症疼痛患者认知的不足,采取有效途径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报道[4-5],QCC活动可降低患者围术期疼痛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疼痛管理能力。本研究主要探讨 QCC 活动在提高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9—11月QCC活动开始前我科收治的80例癌症疼痛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4—6月QCC活动实施后我科收治的90例癌症疼痛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病理检查确诊为癌症;经数字分级法(NRS)疼痛评分在4~10分;均接受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排除标准: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听力障碍以及不合作者;既往有精神疾患、心理疾病和意识障碍者。对照组中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8.90±8.04)岁;学历:小学及以下29例,初中25例,高中/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11例;胃癌42例,肠癌32例,胰腺癌6例。观察组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龄(46.30±9.26)岁;学历:小学及以下28例,初中32例,高中/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12例;胃癌41例,肠癌39例,胰腺癌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疾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癌症疼痛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疼痛宣教、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开展QCC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2.1 组圈 成立QCC活动小组,圈名为“微笑圈”,圈成员11名,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 护师8名。由疼痛专科护士担任圈长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年资最高的副主任护师担任辅导员,在活动中给予辅导和支持。

1.2.2 选定主题 小组成员使用脑力激荡法,提出多个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问题,从上级政策、可行性、 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采用5,3,1评分法, 将得分最高的“提高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作为本次QCC活动的主题。根据QC story判定表判定“提高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问题解决型。

1.2.3 拟定计划 根据主题及QCC活动步骤拟定活动计划,并绘制成甘特图,预计活动周期为 2018 年9月至2019年6月,每个步骤确定实施时间及责任人。

1.2.4 现状把握 本次活动采用我院自制“患者癌症疼痛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表”,包括疼痛误区、止痛药物使用方法、止痛药物副作用观察及应对方法、爆发痛及应对方法、麻醉卡的办理5个模块,共23个条目。根据患者知晓的条目数计数,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健康教育内容知晓80%条目的患者人数 /被抽查的患者总人数)×100%。

1.2.5 目标设定 根据现状分析结果显示,现况值:癌症疼痛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0%,改善重点80.85%,圈能力74%;癌症疼痛健康教育知晓率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92%。

1.2.6 解析 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寻找原因,绘制关联图(图1)。根据圈员投票选出要因为患者获取知识渠道少、无统一宣教标准、护士学习方式传统。

1.2.7 制定对策 小组成员召开会议,以提高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目标,提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通过对策评价表进行评价,选取可实施对策。

1.2.7.1 增加患者癌症疼痛相关知识获取平台 (1)网络推送癌症疼痛健康教育内容。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及家属关注医院公众号,绑定就诊人,医师开出疼痛护理医嘱,责任护士确认并生成医嘱,网络推送信息,患者或家属手机即可收到具有针对性癌症疼痛健康教育内容。(2)知识讲座。收集癌症疼痛患者感兴趣的癌症疼痛问题及需求,组织开展每周1次癌症疼痛知识讲座;同时实施奖励制度,进行有奖问答。讲座主要内容包括癌症疼痛正确评估、癌症疼痛治疗的误区、常用止痛药物不良反应旳预防与处理等。播放相关视频,如止痛药服用注意事项、芬太尼正确粘贴方法等,调动活动气氛。由医务人员和参与者共同讨论,主动思考问题,分享经验。

1.2.7.2 建立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 制定统一的宣教路径表。入院当日:入院介绍,教会患者NRS评分法,介绍止痛药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处理方法,强调用药的重要性及爆发痛的处理流程。常规给药24 h后:评价入院当日的宣教效果,了解患者疼痛控制情况及饮食、睡眠、排便情况,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鼓励其表达疼痛。爆发痛给药后评估:观察爆发痛次数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指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住院期间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及文化程度采取有针对性床边宣教并及时评价效果。出院当日:要求掌握止痛药物管理注意事项。随访:了解出院后患者疼痛控制情况,是否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是否出现药物副反应及处理措施,进行个性化指导。

1.2.7.3 开展多种形式的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微课堂 每月安排疼痛相关知识业务学习,动员全体护理人员参与。利用考评方式获取全体护理人员的掌握情况。建立科室钉钉群,由疼痛专科护士整理疼痛相关知识在钉钉群上直播并进行在线讨论,让护士能够在需要时随时回放视频。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目标达成率 =(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进步率 =(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2)满意率评价。满意率(%)=(非常满意 +满意)/调查总人数×100%。满意包括非常满意和满意。(3)全体圈员自我评分。以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精神、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为指标,让所有圈员进行自我评分,每项采用5,3,1评分法,分数越高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与满意率比较(表1)

表1 两组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与满意率比较 例(%)

2.2 活动后目标达成率与进步率 活动后目标达成率=(93.33-80)/(92-80)×100%=111.08%;进步率=(93.33-80)/80×100%=16.66%。

2.3 无形成果 本次品管圈开展,全体圈员在自信心及品管手法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另外,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积极性、和谐度也有一定程度提高,见图2。

图2 无形成果雷达图

3 讨 论

3.1 QCC活动提高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疼痛是人类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有60%~8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6],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认为[7-8],在癌症疼痛患者护理中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其癌症疼痛管理水平及生存质量。有文献报道[9-10],QCC活动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结果表明,将QCC活动应用到癌症疼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知晓率由 80%提升至93.33%。本次QCC活动有11名护理人员参加,经头脑风暴,提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对策。通过增加癌症疼痛患者相关知识获取平台、建立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及开展护理人员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微课堂等,有效提高了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3.2 QCC活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由76.25%提升至97.78%,主要是因为:QCC活动实施过程中患者有更多的机会直接与医务人员共同讨论,主动思考问题,直接解除疑虑;同时病友间能相互分享镇痛经验,增加治疗信心。其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因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3 QCC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QCC活动强调护士自发参与,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和管理权。在辅导员的指导和培训下,圈员学会通过评价法选定主题,用关联图解析问题,绘制雷达图对无形成果进行评价等,各种品管手法从不懂到掌握运用,并按照计划完成各项任务。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在轻松愉快的会议上畅所欲言,尤其是在解析和对策制定阶段,激发小组成员的思考力和工作潜能,增强护理人员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提升综合素质,带动整个科室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QCC活动应用于癌症疼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提高其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和信任,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规范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知晓率癌症护理人员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