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母婴同室护理对哺乳方式及产妇心理韧性的影响

2020-05-19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韧性母乳喂养母婴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100)

母婴同室区别于过去的封闭式、母婴分离集中护理模式,可实现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有利于及早实现母乳喂养,于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有利。由于初产妇缺乏独立照看新生儿的能力,加之产痛、角色转换等因素易引起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等表现,据相关研究,心理韧性可缓解心理不适,减轻焦虑抑郁,可在面临生活的挑战使提供信心与希望。本研究探讨母婴同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哺乳方式及产妇心理韧性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实施母婴同室常规护理的产妇127例以及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实施母婴同室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产妇127例进行研究,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n/%

纳入标准:均为初产妇;单胎且足月生产;新生儿Apgar评分不低于7分。 排除标准:患有传染病、遗传病、妊娠高危病者;存在异位妊娠等特殊妊娠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喂养指导与基础知识宣教,对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全程人性化护理,从入院办理住院手续准备待产时起,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包括与孕妇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主动服务,介绍环境开展健教活动,关注孕妇心理反馈,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孕妇提升面对生产的勇气;产后指导产妇尽早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促进初乳分泌;对剖宫产72 h内、自然分娩24 h内以及发生合并症的产妇予以全方位的护理,合理帮助和指导其沐浴、洗头、如厕、更衣、饮食;开展新生儿安全指导,执行“防盗走、防坠床、防窒息、防烫伤”的新生儿安全措施;鼓励产妇恢复期适当活动,指导其合理饮食,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指导产妇科学哺乳,教会其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指导其正确的哺乳体位以及婴儿含接姿势,指导其在哺乳过程中与新生儿交流;对乳头皲裂、乳头凹陷或扁平、乳腺炎、乳胀等及时予以处理;指导产妇及其家属为新生儿洗澡、抚触的方法等新生儿护理方法,若新生儿皮肤出现微黄,则可能为生理性黄疸,通常可于10 d内消退,指导产妇切勿惊慌,加强哺喂并密切关注新生儿情况,加快黄疸消退;必要时在母婴室床边,帮助新生儿更换衣物、尿布,在此期间为产妇与家属宣传相关知识,包括定期通风、病房保持卫生、勤洗手消毒,以防止新生儿感染,指导其新生儿吐奶、哭闹等常见场景的处理方法。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与产妇沟通交流,安抚其不良情绪,鼓励其倾诉心中所想,纾解其消极情绪,了解其需求,并在合理范围内尽量满足;鼓励产妇加强与新生儿的接触,使其快速适应并转换角色,建立信心,逐步获得独立照顾新生儿的能力。出院指导:在产妇的卫生清洁、饮食、锻炼与休息、用药、产后复查,新生儿的特殊护理、预防接种等方面予以正确指导,并由责任护士协助其办理出院手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吸吮开始时间、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护理后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护理前后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分变化。

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1]:采用科室自制哺乳知识调查问卷调查产妇知识喂养掌握程度,问卷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值大于或等于60分即为掌握母乳喂养知识,计算知识掌握率;心理韧性[2]: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从乐观性、坚韧性、力量性三个维度评估患者的心理韧性。量表包含25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范围为0~4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心理韧性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吸吮开始时间、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吸吮开始时间、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比较

2.2 两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为96.06%(122/1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1%(102/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2;P<0.05);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91%(118/127),高于对照组的76.38%(97/127),差异有统计系意义(χ2=13.36;P<0.05)。

2.3 两组产妇心理韧性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CD-RISC评分比较 分

注:1)与护理前比较,P<0.05;2)与护理后比较,P<0.05

3 讨论

年轻的初产妇照看新生儿时,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加之缺乏经验,容易出现抱姿错误或触碰力度过大,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可有效避免类似局面。人性化护理将人作为护理工作的重心,以满足患者身心、精神等多方面需求为目标,在细微处体现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关爱,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2]。这种参与式的护理模式与传统的被动护理相比更加人性化,以产妇与新生儿的需求为指导,为其提供贴心的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吸吮开始时间、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CD-RISC量表乐观性、坚韧性、力量性各维度评分均较高于对照组,提示母婴同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同时增强产妇心理韧性,减轻负性情绪,利于其产后恢复。常规护理模式下,母乳喂养等工作更多为产妇及家属自主完成,因初产妇专业知识与技巧不足,不可避免造导致泌乳时间开始较晚,泌乳量较少而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研究发现,吸吮倦怠对于母乳喂养的有重要影响,因此从心理韧性出发审视产妇的心理情绪状态,对于产妇与新生儿的状态进行及实施观察,可总结处有利于增强产妇心理韧性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3]。心理韧性可认为是个体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初产妇对新生儿的抚养缺乏信心,担心产后身材难以恢复,众多疑惑使产妇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心理应激强度的增加以及冲突的加剧可为产妇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本研究在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主动的心理干预,通过一对一交谈的方式,为其提供信息支持,解决其困惑,纠正其错误认知,可有效控制其负性情绪,建立其母乳喂养信心。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心理韧性,有助于其掌握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猜你喜欢

韧性母乳喂养母婴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