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闭合复位PFNA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2020-05-19
(清丰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3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间的骨折,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多数由间接外力引起,且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在跌倒或下肢骤然扭转时,极易发生骨折[1,2]。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术式,但由于部分患者骨折端缺少支撑,因此复位困难,导针置入不方便,基于此,本研究对闭合复位PFNA术进行改良,采用髓内钉辅助寻找骨折远端髓腔后置入导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清丰县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90例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Evans分型[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n/%
纳入标准:经髋关节X线正侧位、骨盆正位片检查确诊者;无既往髋部相关病史者;闭合性骨折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骨髓炎、骨肿瘤者;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治疗中断、不接受随访者。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人工股骨头双动头置换术。取健侧卧位,经大粗隆前缘做切口,往远端延伸6 cm,将大转子骨折部位充分暴露,股骨颈处截断,将股骨头取出;扩髓,将准备好的假体放置在髓腔中试模,注入骨髓泥,进行髋关节复位,冲洗创口并缝合。
1.2.2 观察组 实施改良闭合复位PFNA术。取平卧位,患侧臀部抬高10°,躯干朝健侧倾斜,患肢内收;C型臂X线机透视下,通过远端牵引、内旋下肢,骨折端闭合复位;在股骨大粗隆顶端正上方,平髂前上棘处,作一5 cm左右的纵行切口,将皮肤与皮下组织切开,阔筋膜分离,于股骨大粗隆顶端置入自制套筒,经套筒采用直径3 mm的克氏针置入钉点;调整克氏针的方位,采用克氏针将股骨大粗隆顶端入钉点处骨皮质钻开,并沿着近骨折端锤入;锥形钻扩大开口,长导针替换克氏针,避免克氏针完全进入髓腔,采用扩髓钻将近端髓腔扩张至与髓内钉直径匹配的程度;将髓内钉经导针置入近端髓腔,再次复位,按照透视得到的骨折移位方向,找到远端骨折,降低髓内钉置入髓腔,由于导针易插至远端髓腔,留置导针,再次沿着导针方向往远骨折端扩髓;髓内钉沿导针置入,钉尾位置齐平于股骨大粗隆尖;透视下,测量下肢力线,纠正旋转,对比健侧调节下肢长度,将导针拔出;安瞄准器,于正侧位透视下,将1枚导针沿着股骨颈纵轴置入,针头放置在股骨头下方0.5 cm处,置入螺旋刀片,固定,并在骨折远端安装套筒钻孔,安装远端防旋锁钉与顶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SS评分量表)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量表(HSS),从关节活动度、功能、疼痛、畸形四个方面评估髋关节功能,分值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置换术组术前Harris评分(37.57±3.98)分,术后6个月(90.38±4.12)分;PFNA组术前Harris评分(37.79±4.21)分,术后6个月(85.31±4.23)分。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置换术组=87.47,tPFNA组=75.54,t组间=5.76,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闭合复位PFNA是由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系统改进而来,与PFN具有同样的生物力学特征,并在设计上有所创新,操作更为简单快捷,且固定以及抗旋转的作用更为显著,可增强骨质间的咬合力,但患者术后短时间内活动受限[2]。PFNA内固定术中,将导针成功置入远端髓腔是较为关键的步骤,关乎扩髓以及主钉的顺利插入[3]。由于术中可能受到骨折难以解剖复位,以及髋部软组织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即便导针在股骨大粗隆顶端进针点精准,也未必能一次性顺利置入骨折远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骨折端可能会沿着后侧位移,导针容易由骨折端后脱出,穿入软组织[4]。常规手术即便采取先复位后置入导针的方法,但对于不稳定骨折同样难以解剖复位,且插入PFNA主钉前骨折端稍有应力便有骨折再移位的风险,多次复位可延长手术时间,增加透视次数与出血量。
本研究中,观察组首先牵开骨折端,近骨折端置入导针扩髓,再沿着导针将髓内钉置入,插至骨折远端,凭借髓内钉将导针置入骨折远端,髓内钉拔出后导针留在髓腔,再采用软钻扩髓。导针置入骨折远端后,为避免骨折远端开裂,不可强行将髓内钉插入,需首先在骨折远端插入导针扩髓。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本研究改良方法的优势如下:无需首先复位骨折端,髓内钉横截面大,更容易在无透视的情况下找到骨折远端髓腔,且方便控制方向;克氏针经套筒准确置入股骨大粗隆钉点入钉点,并将克氏针轻轻锤入髓内5 cm左右,再采用空心钻沿着入钉点逐渐扩大开口,直至到达髓内钉直径,如此操作不容易造成骨折移位或骨折近端再骨折。
综上所述,改良闭合复位PFNA术治疗股大粗隆骨折操作简单且效果理想,术后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