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综合干预模式对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2020-05-19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微创神经功能脑出血

崔 娜 王 华

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死亡率达50%以上[1]。即使接受手术治疗,也面临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难题。微创手术目前在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微创手术具有操作便捷,对脑组织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等特点,但常规护理并不能满足患者的术后康复需求[2,3]。早期综合干预模式是一种在早期进行系统性干预的护理理念,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少[4]。为此,本研究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6例。纳入标准:(1)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2)应用微创手术治疗;(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2)既往有颅脑手术病史;(3)依从性差,不能配合研究开展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5.69±12.48)岁;出血部位:脑叶5例,丘脑13例,基底节23例,脑干7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6.46±14.16)岁;出血部位:脑叶6例,丘脑12例,基底节24例,脑干6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微创血肿抽吸术,清除颅内积血。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干预模式。(1)早期康复训练: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转为康复性卧位,预防肢体挛缩,根据患者个人条件,制定相应的护理康复计划,包括主动与被动的锻炼,锻炼的关节包括屈伸关节、外展关节和旋前旋后等活动,顺序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从近端到远端,从健侧到患侧,且活动量逐渐增大,并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进行锻炼。同时患者取坐位,进行平衡性训练,恢复肌力,并指导站位训练,进而步行上下楼梯。除运动训练外,护理人员应用冰冻的无菌棉棒,对患者的口腔黏膜进行刺激,诱导患者出现咳嗽或呕吐动作,进而训练其吞咽功能。(2)认知行为干预:患者意识明显恢复后,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药物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意义,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讲解并演示具体的锻炼方法和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告知患者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3)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4)引流管的护理:引流管放置高于颅面15cm左右,并妥善的固定, 防止引流管的滑脱,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引流管的感染。(5)理疗干预: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按摩护理,按摩用力均衡,动作柔和,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宜,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每次按摩时间为20min,每日2次。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症状基本消失,肢体肌力恢复至4~5级,生活基本自理为痊愈;症状明显好转,肌力恢复至2级或以上,生活部分能自理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肌力恢复至1级,生活无法自理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5]。(2)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明日常活动能力越强[6]; 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状态,包含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最高15分,最低3分,分值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7]。(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n(%)

注:P<0.05

2.2 两组GCS评分和Barthel 指数评分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GCS评分和Barthel 指数评分的比较 (分,X±S)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26例(54.17%),观察组满意42例(8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是由于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方法的进展,微创治疗已成为处理脑出血的主流术式,具有损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于接受微创手术的脑出血患者,系统性的护理对其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期综合干预模式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通过早期康复锻炼等诸多措施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8]。在执行中,遵循患者术后的康复规律,在患者的最佳神经功能康复期,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刺激患者的神经元,增强神经传导的可塑性,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肌肉僵硬和痉挛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干预模式相比常规护理能更好的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观察组干预后GC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患者对早期综合护理更加肯定,更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 应用早期综合干预模式能促进微创手术的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微创神经功能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