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0-05-18张小燕

家长·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张小燕

摘要:目前,数学思维培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但对于小学阶段的思维培养研究还不够全面。逻辑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支配着智力等诸多因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培养目标。为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具体教学内容,分析如何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是一门論证非常严谨、系统性和逻辑性也都很强的学科。数学中任何规律的探索都需要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归纳、推导与总结。从人类智能结构来看,数学能力是最基础的能力之一,主要包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其中逻辑思维能力占据着核心地位,对提升智力尤为重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注重学生能力形成的同时,还要关注问题解决,这也决定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因此,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顺应的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有效研究。

一、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分析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具有属于自己的符号、语言、对象和思维,像数学概念、推理等。逻辑思维作为数学思维的一种,指拥有特定的数学符号、语言,揭示某一数学现象、本质或对象。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概念的分类还是定理的证明或公式的推导,都离不开逻辑思维的应用。逻辑性是逻辑思维能力最明显的特征,主要根据数学知识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决定应用方法。通过采用合适的思维方式,利用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剖析数学对象的本质,这一过程彰显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问题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小学生数学学习特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力的提升。

二、促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相关方法分析

(一)演绎推理法

演绎推理法是从一般性前提推理至特殊性或个别性结论的方法,主要以三段方法论的形式展开,通过两个判断的演绎推理得到另外一个推理。可见,推理与判断有着紧密的关系。小学数学中经常会出现判断题,像“如果正方形、长方形、圆的周长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最大,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不正确,因为要通过利用面积公式求解才能知道哪一个图形的面积最大,计算后发现它是不正确的。此种思维过程就体现了演绎推理方法的应用。

(二)概括抽象法

此种方法属于知识的聚合,在思维的作用下把同一本质属性的事物整合到一起。对于小学生而言,对此种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难度,需要从诸多客观现象中剥离出具有普遍性的逻辑形式,除去模糊的个体。

(三)综合分析法

前者是一种整合再分离的过程,并对各个部分开展侧重性研究,能够从认知对象的整体性加深对本质的理解。后者是指将具体的认知模块按照所需标准进行分解,然后再针对性地展开研究,从而形成特定的思维认知方式。

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挖掘数学语言,提高思维灵活性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有自己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思维逻辑,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事物发展规律和现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语言的挖掘,引导学生先学会“读”数学,再学会“思”数学,之后学会“解”数学,最后学会“用”数学。这就需要重视对学生审题技巧的培养,提高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阅读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感受逻辑思维的影响。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为例,包括归一问题、归总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类型,这些题型语言描述和已知量比较多,逻辑结构比较复杂,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审题,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其次带入已知量,最后进行公式套用或按照先后逻辑逐一求解。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准确地把握问题主干,从而提高逻辑思维的灵活性。

(二)开展运算训练,提高思维敏捷性

小学生受年龄和学习水平的影响,在思考时没有清晰的思路、敏捷的反应,在推理运算过程中无法进行大跨步,从而影响逻辑思维的敏捷性。为了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教师需要重视思路训练和运算训练,帮助他们内化运算思路,缩短运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从学习步骤的思路引导人手,另一方面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限制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运算任务,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升运算速率。

比如学习完小数乘法知识后,列出一定数量的计算题:6.7x0.3、2.4x6.2、1.8x23、0.56x0.04、3.7x4.6、0.29x0.07、6.5x8.4、3.2x2.5,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并要达到一定的准确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运算潜力。再比如面对逻辑性相对比较强的题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裂出数量关系,梳理解题思路,比如服装厂原来做一套服装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问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衣服。其中数量关系:1套数量×套数=总量÷一套布量=套数;解决思路:先求出总数量,再解决问题,促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三)实施启发诱导,提高思维批判性

批判性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推动力,主要促进学生思维改变,从而实现逻辑性发展。批判性对学生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从能多个角度认知、评价某个数学问题,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掌握扎实,通过知识积累强化思维之源。另外,启发诱导可以为学生打开批判之门,引领学生从某种思维跨向另一种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留意学生思维构建过程,抓取学习中展现的思维火花,及时发现思维障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在他们思维“短路”时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反思,避免直接灌输自己的思维,尽量让学生在个人思维基础上实现成长。

比如学习表面积知识时,首先让学生计算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然后再计算同样两个大小拼接成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第一时间想到两个正方体表面积相加。此时,不建议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际长方体的表面积。通过此种方式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实现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判断,增强思维批判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四)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实施针对性引导

学生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其思维能力发展各不相同,学习方式、基础水平和性格特点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充分了解不同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实施针对性的引导。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针对此部分学生,可以开展实践操作引导,以角的概念学习为例,鼓励学生动手将两个木棍或铅笔连在一起,通过旋转观察角大小的变化,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平角、直角、锐角等,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还有的学生在思维发展上具有独特性,善于寻找规律,创新比较强,此时教师可以进行数字游戏引导,让思维遨游在数字王国中。比如“在1、2两个数之间,做这样的操作。第一次写上了3,即1、3、2;第二次写上4、5,即1、4、3、5、2,第三次写1、5、7、8、7、2……那么第五次应该怎么写?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不断探索、发现其中规律,这正是逻辑思维的有效体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挖掘数学语言,提高思维灵活性;开展运算训练,提高思维敏捷性;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实施针对性引导,切实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增强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树霞.重视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

[2]高红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

(责编吴娟)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