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外科治疗后生存状况的影响
2020-05-18和东阳吴跃伟
和东阳,吴跃伟
1.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郑州 450000
2.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郑州 450000
先天性心脏病指出生时心脏及大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是儿童先天性缺陷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在1%~8%。血管活性药物可以抗休克[1],主要通过调节血管的收缩状态,改变血管功能以及进行血流微循环灌注;是心功能缺失、低血压严重和休克患者的临床常用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对维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后身体机能稳定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外科治疗后进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2],特别是在术后第一天进行最大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可以很好的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病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38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外科治疗后的生存状况,以此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外科治疗后生存状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6月—2018年6月间在河南省儿童医院进行外科治疗的438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参与评分,实验组患者进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3],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实验组219 例,其中男性110 例,女性109 例,年龄(2 天~3 岁),平均年龄(1.54±0.33)岁,体质量(1.73~15.12)kg,平均体质量(6.67±0.81)kg,对照组219 例,男性111例,女性108 例,年龄(2天~3岁),平均年龄(1.53±0.29)岁,体质量(1.69-15.16)kg,平均体质量(6.71±0.76)kg。两组患儿的性别、平均年龄、病程[4]、体质量等差异统计学均无(P>0.05)。纳入标准:(1)患儿及其家属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2)经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于本院进行外科治疗。(3)需要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身体机能循环稳定的患儿[5]。排除标准:(1)患有合并内分泌、感染性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儿。(2)严重过敏患者。本次实验符合医院伦理会的要求。
1.2 方法
1.2.1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为保证血管活性药和正性肌力药物的精确使用,全部都是通过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药物主要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米力农和垂体后叶素等。更换血管活性药物时需最大程度地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一般使用高安全性的全自动多道微量泵的更换方法,微量注射泵是将少量液体和药物精确、恒量、恒速持续泵入体内的定容型输液泵,现已替代静脉滴注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中,利用微量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强心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镇静药物等[6]。药物用量每小时记录一次。
1.2.2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每小时计算一次,如果某评分数值大于当日其他评分,并能够维持3 h 以上,则将该评分视为代表性评分。统计出24 h的代表性血管活性药评分[7],计算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外科治疗后第一个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 (24)和第2 个24 h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48)。
1.3 和评价指标
血管活性药物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多巴胺[μg/(kg·min)]+多巴酚丁胺[μg/(kg·min)]+10×米力农[μg/(kg·min)]+100×肾上腺素[μg/(kg·min)]+100×去甲肾上腺素[μg/(kg.min)]+10000×垂体后叶素[μg/(kg·min)][8]。计算得出术后第一个24 h和第二个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的统计均值(MEA)和最大值(MAX),即VIS(24 mea)、VIS(48 mea)、VIS(24 max)、VIS(48 max),并评价得出患者生存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情对比分析
除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之外,患儿还患有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C)、右室双出口(DORV)、大动脉转位(TGA)、肺动脉瓣闭锁(PVA)和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患者进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进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24 max)患者的死亡率、严重病情结局率和乳酸高值均明显高于(VIS48 max)患儿,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24 max)对在多单因素分析结果方面,仅有乳酸高值、VIS(24 max)影响患儿外科治疗后的生存状况,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外科治疗后的生存状况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死亡率以及三种严重病情状况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心肺复苏和血液净化比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进行外科治疗后的生存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外科治疗后,会伴随心排血量下降,若不及时干预,会导致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甚至导致死亡。当患儿出现心率下降或者组织灌注不足等症状时应考虑患儿为心排血量下降。心脏指数的测定需使用PICCO 导管或肺动脉导管进行监测,但是实施较为困难,临床主要表现为患儿尿量过少、心率过慢、低灌注、低血压或心脏停搏等症状。随着临床使用新型血管活性药物的增加[9-10],传统的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且相关学者认为,该评分对于儿童预后方面并无统计学意义,为了量化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外科治疗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反映排血量以及生存状况, Gaies和Bellomo 等[11]通过研究,整合处理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系数,保持各项权重相同,并将整合后的数值作为VIS。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后儿童的VIS 评分尤其是VIS(24 max)越高,提示患儿的病情越重,治疗效果越差,死亡风险更高。VIS近年来在国外CHD矫治术、心脏移植以及脓毒性休克手术后应用广泛,但在国内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我院来探究VIS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外科治疗后生存状况的影响。
表1 两组患儿病情对比 例(%)
表2 实验组患者进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分析(n%)
表3 两组患者外科治疗后的生存状况对比例 例(%)
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外科治疗的438 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除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之外,患者还患有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C)、右室双出口(DORV)、大动脉转位(TGA)、肺动脉瓣闭锁(PVA)和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结果与熊小雨等[12]研究结果相同;观察血管活性药物评分结果显示,VIS(24max)患者的死亡率、严重病情结局率和乳酸高值均明显高于VIS(48max)患者(1.82%~52.51%),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24max)对在多单因素分析结果方面,仅有乳酸高值、VIS(24max)对患者外科治疗后的生存状况产生影响,VIS 评分特别是VIS (24max)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重,治疗效果越差,即患者面临的死亡风险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结果与任洁等[13]研究结果相同;对比患者外科治疗后的生存状况,实验组死亡率以及三种严重病情状况(缺氧缺血性脑损、心肺复苏和血液净化)的均低于对照组,即实验组进行外科治疗后的生存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0.91%~4.1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结果与郑丽红等[14]研究结果相同。实验结果表明,对象天性心脏病患外科治疗后进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能够有效该少患者生存状况,尤其是VIS (24max)的效果越显著,优化治疗结果,减少死亡风险。
综上所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可以反映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并且简单易算,在临床应用广泛,及时预测患儿病情,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有关治疗方案,使得患者预后得到改善[15]。VIS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与其他临床指标结合来评估不同病种、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而对临床治疗行为实施指导,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