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2020-05-18曹教育詹玲张理想尹丹丹桂文娟陈凯兵马礼坤

天津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出院轨道护士

曹教育 詹玲 张理想 尹丹丹 桂文娟 陈凯兵 马礼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随着冠心病的诊疗手段不断提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疗程短、创伤小、疗效显著等优点[1]。 但出院患者仍面临疾病复发、长期服药、出现并发症等风险,出院后的负性情绪、治疗和护理需求均较高[2,3]。 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法,通过对医院专科护士、社区护士、患者三位主体之间的综合管理,旨在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预后。研究表明, 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护理中均取得较好的效果[4,5]。 本研究将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的延续护理中, 旨在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及再入院率。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 年8 至12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16 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协会(ACC/AHA)专家制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及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45 岁;③发病至住院时间不超过24 h;④均接受PCI 术治疗;⑤对于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且在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EF)下降小于50%;②入组前30 天内曾有过心力衰竭史;③存在认知障碍;④患有其他大器官疾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备可比性,见表1。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开展。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标准管理,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门诊随访,由门诊专科医生为其提供常规随访,以及药物治疗的相关指导建议。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具体如下。

1.2.2.1 构建以冠心病患者及医院专科护士为主体的医院延续护理干预轨道 ①通过Excel 建立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 在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将患者及家属相关信息完整地录入数据库中, 包括患者及家属姓名、患者的住院号、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②设置24 h 热线电话, 患者出院前告知其热线电话号码及出院后出现不适症状、 用药及复诊问题拨打该号码能够得到专业医师及时、有效的解答。 ③告知患者在出院15 天、1 个月及3 个月后医护人员会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其进行随访, 为患者答疑解惑并提供详细意见或建议。 ④出院前患者还可以通过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号、 添加科室病友微信群的形式了解疾病及用药相关知识,获取疑问解答的途径。

1.2.2.2 构建以冠心病患者及社区护士为主体的社区干预轨道 ①患者出院后, 医院专科护士与社区护士进行及时有效对接, 帮助社区医师及社区护士建立患者个人档案,以便于开展延续护理。 ②社区医师及社区护士依据患者个人档案对患者进行定期家庭访视,具体时间安排为出院后15 天内即完成一次家庭访视, 再每月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1 次, 连续3月,有特殊需求的患者(记忆衰退、照护缺失等)酌情增加家庭访视的次数。 其中社区医师重点了解患者出院后服药现状并进行针对性地用药指导; 社区护士重点了解患者术后康复现状, 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饮食、活动指导。 ③邀请社区医师每月举办1 次专科知识讲座,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④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由于担心疾病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社区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定期举办同社区的病友交流会,同时邀请社区医师参加,为患者答疑解惑,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

1.2.2.3 三主体双轨道的交互式护理 ①加强反馈工作: 临床专科护士与社区护士制定统一的护理规范标准。 患者出院后由社区护士为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时严格遵循规范标准,同时及时和临床专科护士沟通交流, 便于临床护士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随访工作。 当社区护士、医院临床护士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后,双方及时交流,反馈患者目前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动态、延续性的护理措施。 ②将患者家属纳入交互式互动主体范围中, 指导家属如何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服药方面的有效管理,鼓励家属为患者提供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要求家属带患者每月至医院门诊复查1 次。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出院3 个月后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及再次住院情况;②出院时以及出院后 3 个月对患者进行抑郁(SDS)、焦虑(SAS)及冠心病知识测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均由 Zung 编制,量表结构及计分方法均一致,均由20 个条目构成,根据最近 1 周的感受对每个条目分 4 级评定(1~4 分),累积各条目分为量表的总粗分,总粗分×1.25 为量表标准分。 两个量表的满分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证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越严重[6]。 SAS 及SDS 因其良好的信效度,广泛应用于临床,亦作为其它量表的效标[7]。 冠心病知识测评采用由肖美莲等编制的冠心病知识评定量表, 该量表包含冠心病概念、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检查方法、治疗方法、药物知识和出院后二级预防知识8 个维度,共计52 个条目。 每个条目均以回答“是”、“否”和“不确定”计分,回答正确的条目计“1”分,回答错误和回答不确定记“0”分。 总分为 0~52 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冠心病知识水平越高。 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07,内容效度为 0.88[8,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两独立样本t 检验、Mann-Whitney U 秩和检验、Pearson χ2检验。 采用双侧检验结果,以P<0.05 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再次住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再入院率对比

2.3 焦虑、 抑郁评分及冠心病知识水平分析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情况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3 讨论

目前PCI 术能有效挽救冠心病患者生命、 提高生存质量,但是术后再狭窄率较高[10],对患者出院后采取行之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关键, 也是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重要手段[11]。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综合管理模式,在患者、临床护士、社区护士3 个主体之间有效地构建了临床护士与患者之间、社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2 条干预轨道,从而有效地在患者出院后为其提供优质的社会、心理、生活等方面的综合服务[12]。

3.1 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改善PCI 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水平及疾病知识水平 本研究结果表明, 出院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及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负性情绪,此结果与郭雅楠[13]、卢静舒等[14]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的过程中, 临床护士通过对患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依此提供相应的意见或建议,同时向社区护士反馈患者目前状况、将意见与社区护士分享交流, 从而便于社区护士为患者重点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 如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定期举办同社区的病友交流会等,使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得以改善。 研究还发现,出院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冠心病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提示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 分析原因为,一方面患者出院后碰到的不适症状、用药及复诊问题拨打热线号码能够得到专业医师及时、有效的解答,另一方面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由社区医师每月举办的专科知识讲座,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冠心病知识水平。

3.2 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降低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的再入院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 (P<0.05),表明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预后,降低患者的再入院风险。分析原因可能为,三主体理念的引入充分调动了患者这一主体在干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热线电话、病友讨论会等干预内容为患者提供了解自身病情的有效途径, 使患者切身了解到自身的病情状况。 同时三主体之间的蛛网式互动,强化了主体之间的良好沟通与有效互动,保证了临床护士、社区护士对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合理饮食、科学有效用药等方面提供了全程、全方位的专业技术保障, 使患者自身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增强了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降低了患者的再入院率。

表3 焦虑、抑郁及冠心病知识评分对比(分,)

表3 焦虑、抑郁及冠心病知识评分对比(分,)

冠心病知识评分出院前 出院后3 个月 出院前 出院后3 个月 出院前 出院后3 个月对照组 58 62.69±13.45 45.39± 9.24 65.80±12.47 45.65±10.23 41.24±6.18 45.47±4.75观察组 58 61.43±12.61 35.27±10.16 66.23±13.98 29.26±8.57 40.10±5.59 48.65±3.31 t 0.521 5.612 -0.175 9.353 1.042 -4.183 P 0.604 <0.001 0.862 <0.001 0.300 <0.001组别 n SDS 评分 SAS 评分

综上所述, 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 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冠心病知识水平,降低了患者的再入院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出院轨道护士
最美护士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最美护士
推荐书目《中国轨道号》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