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5-16詹芝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0期
关键词:自闭症康复训练常规

詹芝花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 成都)

0 引言

目前,自闭症发病率较高,由于其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发育,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导致患儿家庭无法正常生活[1]。自闭症患儿常伴随感觉统合调节障碍、感觉区辨障碍及运用能力障碍,在观念形成及计划活动方面会受到限制。本文观察分析给予自闭症患儿在康复期中应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及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的临床资料20 例为本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12月收治的处于康复期中的自闭症患儿,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即常规康复组(n=10)和观察康复组(n=10)。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基本情况,如下表1 所示,组间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基本情况

1.2 方法

常规康复组给予患者以常规康复训练干预措施,观察康复组给予患者常规康复训练联合感觉统合康复训练干预模式。

常规康复组[2]:一是通过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估量表及相关临床观察,评估患儿主要问题或困难,并以此制定具体康复训练方案。二是给予患儿行为矫正与教育等常规康复训练。三是通过康复评估报告,评定患儿康复情况。

观察康复组:一是评估方法、常规康复训练干预措施及康复评估同常规康复组患儿。二是给予患儿感觉统合康复训练,即应用针对性的治疗策略:(1)促进面部和肢体动作模仿能力,促进眼神关注[3]:①与幼儿进行大量轻松的互动游戏,降低孩子防御表现;②游戏中使用视觉引导。(2)促进感觉注册及感觉调节功能[4]:对于怀疑感有觉调节障碍的患儿,先需观察是否存在过度亢奋、静不下来、尖叫、过量的活动(如跑来跑去、不停跳跃)等情况,如此则考虑其为高警醒状态,若其表现为懒洋洋、没精神、没兴趣、没劲儿,则考虑其为低警醒状态。后通过采取适当的前庭刺激、触觉刺激、视觉刺激、听觉刺激等方法,进行警醒度调节。①动态的前庭刺激能够促帮助大脑更好地调节感觉反应性,帮助接收外界刺激。如:摇木马、跳跳球、秋千、翻滚游戏、跑跳、追逐游戏、律动游戏等。②而大量的触觉结合本体觉游戏则可帮助神经安定,增加自我控制,促进适应能力。如:威尔巴格按摩—关节挤压方案,深压觉游戏(压三明治、包春卷、压大球)、拔萝卜、吊单杠等出力的活动。(3)利用所有可能的感官进行知觉活动[5],将感觉与身体操作结合在一起,帮助理解身体动作概念。如:跳的大动作结合“跳进泥坑里”,扔的动作结合将石头扔进水里。(4)由简单玩法进步到多步骤的玩法[6]:宝宝单纯的玩滑板游戏过渡到宝宝利用滑板滑下去运水果给玩具熊吃,过程中逐步提升多重步骤的不同玩法。(5)建立友伴关系,促进沟通[7]:①轻松、有趣、快乐的情景中建立互动关系,治疗师可利用社会认知、社会故事设定治疗方案,促进人际关系进步。②设计与孩子面对面的游戏,过程中尽量活化治疗师的表情,引导患儿进行来来回回的互动游戏。(6)使用肢体语言对话:招手、OK 等手势表示,游戏中结合生动、有趣的表演。(7)使用感觉套餐[8]:将幼儿所需的感觉刺激列在每日时间表上,少量多餐的列行计划,帮助幼儿调整到合适的警醒度和唤醒水平。

1.3 观察指标

分析评估康复训练前后两组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症状情况。分析评估以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估量表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分析评估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3.0 进行数据录入、分析及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 检验,经检验,若对比结果P<0.05 时,则说明组间各指标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症状对比情况,见下表2 示,康复训练前,两组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症状评分,差异不大,即P>0.05,无统计学意义;康复训练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康复组,且组间对比结果差异P<0.05,表明各指标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表2 康复训练前后两组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症状情况对比

表2 康复训练前后两组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症状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康复训练前 康复训练后常规康复组观察康复组10 10 tP--18.71±1.56 18.64±1.53 0.142 0.432 30.39±4.06 42.21±5.28 7.983 0.000

3 讨论

从以上分析评估可知,自闭症多发于婴幼儿,且以男性为多,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发育障碍、交往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以及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本次分析研究中,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感觉统合康复训练干预模式的患者,较之于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患儿,效果明显,其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更优。结果提示,感觉统合康复训练干预即通过提供多种有意义的感觉刺激可以引发孩子适当的反应。针对自闭症孩子存在的特定的感觉统合问题,如:触觉防御或触觉区辨障碍、重力不安全感、本体觉处理不佳,姿势与协调问题,前庭觉调节不良,视听觉注册不良,起始活动与运用能力等问题,结合患儿的感觉需求情况下提供不同的介入策略及方法。实施训练中同时观察何种强度、频率和节奏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体验到愉快及成功的经验,可以有效地促进自闭症患儿的适应性互动反应,促进患儿眼、脑、手协调运行能力。

综上所述,给予自闭症患儿在康复期中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感觉统合康复训练干预模式,较之单纯的常规康复训练干预措施,获得更优的临床康复效果,该康复训练模式对于自闭症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症状的有效改善,促进其各儿童行为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自闭症康复训练常规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常规之外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