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点亮梦想
2020-05-15范未
摘 要: 《指南》说明部分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利用教育智慧,随机、灵活、机智地推进幼儿问题引导式主题的开展,在大班幼儿对职业这一话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合理假设、积极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问题引导式的方法拓展主题活动新思路,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关键词: 主题教学;问题引导;支持与感悟
一、 小记者初探职业
活动是从国旗下谈话内容“五一劳动节”引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工作,大人都在辛勤工作,那你们知道他们的工作是什么吗?于是,什么是职业?爸爸妈妈的职业是什么?职业的种类?人们是如何工作的?……一系列问题等待孩子们探索挖掘。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解放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双手,使之能做;解放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嘴巴,使之能谈;解放空间,使之能飞;解放时间,使之能闲。”教师利用整合性、自主性、本主性、适宜性和问题性的原则引导孩子们围绕“工作”这一话题在调查、采访、讨论、交流、真实体验等活动中开展课程研究。
(一)话题调查、反馈交流
平时孩子们能了解到身边一些人的工作,虽然他们年幼,但对成人的工作有着向往、充满好奇。借助《职业大调查》,孩子们决定去问问成人。
嘉嘉拿着调查表介绍说:“我爸爸是在中国移动上班,他是里面的管理人员,也是班长!”“我妈妈是在苏州附二院工作,她的职业是医生。”
刚做过眼睛康复训练的三妹妹问:“是看眼睛的医生吗?”
团团:“我的爸爸是在金螳螂公司上班的,他是个建筑师一直要出差。我的妈妈以前是老师,现在就在家里照顾我和姐姐。”
当然也有部分孩子,只能说出“我爸爸妈妈都在上班”,但是却不知道工作的内容是什么。活动后鼓励幼儿继续了解父母的职业,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和同伴进行分享,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幼儿体验到父母工作的辛苦。
(二)准备预约、行动采访
在交流中孩子知道了记者是各项职业的一种。为了采访身边的工作人员:教师、大厨、阿姨、保安及后勤管理员,他们希望以记者的角色开始调查,感受记者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日常工作,了解幼兒园其他职业。
1. 制定采访预约
他们解读预约信的“10:50”就是10点到5点,于是教师根据班级作息时间表举例,了解时间的表达。孩子在《点点和多咪的信》写信活动中,学习如何用图片表达事件和问题。之后海报制作中孩子们绘画职业外形,汇总调查问题。
2. 小记者在行动
集体进行安全教育后,大家根据约定进行参观和采访。孩子们发现厨房有序摆放着很多厨具和准备下锅的菜。还发现食堂阿姨正在切菜、洗菜。
“这么大的锅子,怪不得我们这么多小朋友吃都够了。”
“大厨好厉害啊,这么大的铲子都能拿得起来。”
幼儿拿着海报去采访:“大厨每天几点开始做饭?”“大厨每天做饭前要先定好计划吗?”“大厨怎么知道每天需要多少菜?”“大厨使用的工具有多少?”
孩子们还利用空闲时间采访了保健医生和门卫叔叔。
二、 策划我们的美食广场
孩子期待在游戏中扮演和表现自己心目中喜欢的职业角色,小记者采访归来,“周围的美食广场怎么样?试营业做哪些准备?美食广场开张如何经营?”等问题等待继续发现、解决。
(一)拓展参观、行动讨论
采访“幼儿园的职业”后,孩子自发讨论“我们可以做什么?”孩子集体商议利用休息时间和已有的经验对周围的美食广场再次进行采访。周末家长们带着孩子进行实地参观,并利用小视频、照片等形式共享在班级QQ群里。幼儿来园欣赏参观活动照片,分享讨论和家长参观美食广场的时刻。幼儿了解到美食广场的不同位置、名称、经营方式、工作内容、消费方式等。于是,大家决定梳理出美食广场的要素并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开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美食广场活动。
骁骁说:“那我们要先准备好很多让大家坐的座位。”泽泽说:“我们可以发券啊。”童童说:“需要厨师,给大家做好吃的。”浩浩说:“还要请一些清洁工,吃完后要收拾桌子哦。”
(二)活动筹划、模拟预演
幼儿在园经过激烈讨论,回家与家长商议后,每班从调查到的六个美食铺子中讨论甄选出班级自制美食,筹备试营业。大家自由结对,一起商量美食海报制作、配料准备、价格商议。
“妈妈说牛奶也很贵,奶茶和西瓜汁都是3块钱。”“我们有金枪鱼寿司和火腿寿司!金枪鱼寿司3块钱,火腿寿司2块钱。”“我们有2种凉皮,一个是经典凉皮,是2块钱,还有一个是肉末凉皮,因为多加了肉末,所以贵1块钱,是3块。”
介绍完,每队都各自制作起海报来。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分工合作着,有的画,有的剪,有的贴,还有的装饰,很快海报就制作完成了。因为材料有限,孩子考虑高度是否合适,他们尝试用小黑板摆放招牌海报,这时候幼儿的自主性就被发展出来。
场地布置完毕后,全体大班幼儿进行了美食广场的预演活动。孩子动手操作,知道场景、桌椅、食材各自摆放的位置,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各店家按照配比、流程试做、试吃美食,讨论增添取号环节,活动有序进行。
但是也遇到一些问题,如:
工作人员来不及准备,需调换更适合的工作岗位或提前准备以供选择;服务员难区分购买食品种类,需在票面上做好简单记号;食材运送中遗忘顾客购买物品,需备清单;工作中需注意时间的分配。
孩子期待正式营业,准备制定工作制度应对不同需求的顾客,还要按照分量和用量合理标价。
(三)深入实践、团讨反思
美食广场开张啦!美食铺子“鲜滋滋小馄饨”“甜滋滋杨枝甘露”“甜蜜蜜棉花糖”等准备到位,终于迎来了万受瞩目的美食广场——“美滋滋 美食汇”。
经过前几次与工作人员商讨后,围绕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工作人员的服务场地、满足客户要求制定工作制度。家长助教、幼儿合作,紧锣密鼓各司其职。沙拉店的工作人员将各类食材搅拌均匀,然后依次按照守恒方法盛舀沙拉,将碗一个一个整齐摆放在了“厨房”的桌子上。顾客在收银处由营业员盖章后,坐到指定处开始等待。
“我吃了‘鲜滋滋小馄饨‘甜滋滋杨枝甘露‘香喷喷沙拉好多好吃的,都要吃饱了。”“我用四块钱买到了神秘美食,是很漂亮的蛋糕。”“我就用了一块钱换了一块蛋糕,因为是最后一个神秘美食了。”“我最喜欢棉花糖。棉花糖好好吃。”“我也最喜欢棉花糖,但是棉花糖要等好久。”“是的,我排了好长的队,后面还有好多好多小朋友。”“我刷了卡但是一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拿到棉花糖,那不是浪费钱吗?”“是等了好久,不过还有厨师来给我们蔓越莓饼干,这样等就不饿了。”
活动结束后幼儿围绕消费感受、消费策略、工作人员的工作感受、工作内容和经营策略再次展开讨论,愉悦游戏后积累、提升新经验。
三、 支持协作、感悟成长
(一)支持与需要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通过这个活动,孩子的课堂不再只是在班级里,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有可能是孩子活动的地方,幼儿园的每位员工都是孩子可以学习的对象。鼓励真正参与到活动中,从孩子的好奇点、兴趣点出发,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小记者探索职业的过程中:
学习了什么:
(1)了解职业种类,以及职业的社会属性、规范性、功利性、技术性等特性。初步增添部分职业工作内容的认知。
(2)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和不易,为父母的职业感到自豪。
(3)初步了解“圖画式”的写信方式,能用绘画和符号的形式写信,并完整地讲述信的内容。
(4)厨房安全常识和大厨平时规划的工作任务和时间。知道珍惜厨师的劳动成果,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教师的支持:提供调查,注重经验提升;策划幼儿合作制订计划的机会,提升合作能力;引导幼儿科学认知,时间的书面记录方式;厨房安全提醒和参观礼仪。
教师的感悟:关注幼儿兴趣,共同参与活动;为促进幼儿学习,教师及时在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之间切换角色定位;行动的力量远大于照本宣科,要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提升与成长
从模拟小记者采访工作人员到回归真实情境实践体验,孩子在此过程中:
学习了什么:
(1)结合生活经验,与同伴共同制订参观计划,大胆尝试规划自己的活动。
(2)模拟生活情景进行岗位和职责的计划。
(3)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来记录参观的内容,大胆交流参观内容、手段(热情招呼、打折、试吃等)。
(4)顾客长时间等待后形成的秩序及应对策略。
(5)根据游戏内容和喜好自由选择游戏项目。
(6)积极参与集体合作活动,体验帮助他人及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7)孩子能够用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活动感受与想法,为整个活动进行简单点评。
教师的支持:为孩子进一步思考提供适合比较守恒的器具,感受体积与容积的不同;制作劵,提供统计和游戏自我评价的可能;美食制作的参与度和可行性甄别,幼儿对于活动美食的学习过程。食材、分量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
教师的感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课程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三)感悟与收获
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只有跟随幼儿需要问题引导,选择符合幼儿实际的问题,才能够改变幼儿自主学习的方式,不断激发学习自主性。使用问题引导式探究推进大班《人们怎样工作》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发现追随幼儿是不断探索、挖掘的过程,这需要教师不断发现可以利用的教育价值有效引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新问题、新策略。因此,主题课程建设是师生共同、自主、快乐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3]单力洽.叶圣陶教育理论体系阐释[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8.
[4]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8.
作者简介:
范未,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天都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