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

2020-05-15唐晓梅

北方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文化内涵

唐晓梅

摘要:海洋资源丰富的北部湾聚居了众多疍家人,流传着丰富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既带有浓郁的岭南海洋文化色彩,又蕴含北部湾海洋民俗风情,体现了北部湾疍家人的独特的价值观念。挖掘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能为广西经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文化内涵

疍家是中国沿水而居于舟中的汉族族群。因何谓之“疍家”,有多种说法。此举最有代表性的说法:疍家人长年居住的舟艇状若蛋之半剖形,故称疍家。(1)疍家人沿海而居,讨海为生,主要分布于海南、两广、福建等中国沿海地区。

美丽富饶的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广西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地区犹如明珠,坐落于北部湾临海沿岸。广西沿海疍家居民也主要分布在這些区域。勤劳勇敢的疍家人,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许多动人的民间故事。广西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既带有浓郁的海洋气息,又融汇了岭南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是疍家历史文化的镜像。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映照出疍家人的历史文化记忆、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民间信仰、价值取向,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北部湾疍家居民沿水而居,捕海为生,依靠海洋作为生存发展资源,对大海、大自然有很深的依赖性,其生活、生产、习俗均具南方海洋特色,其民间故事也带有浓厚的岭南海洋文化色彩。黑格尔最早提出海洋文化这一概念,它是指人类在依赖海洋、利用海洋、征服海洋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2)首先,产生于广袤大海的海洋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拓性、神秘浪漫、自由冒险、激情壮美的特点。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以丰沛的想象力展现出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其次,海洋民俗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重要构成,在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中也体现出岭南海洋民俗文化。再次,疍家民间故事是疍家人长期生产生活中流传下来的精神产品,体现了疍家人的价值观念。

一、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的海洋气息

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大都与海洋密切相关,想象丰富,浪漫瑰丽,充满神秘色彩。北部湾疍家人以海为生,民间故事中出现的海洋事物多种多样。涉及的海洋动物有飞鱼、鲨鱼、海龟、鲸鱼、鲛鱼、龙利鱼、鲎、鳖、海蛇、海螺、海笋等等。很多关于动物起源的故事,对动物的形态、习性进行了妙趣横生的想象。如在《歪嘴龙利鱼的故事》中,起初龙利鱼的嘴并不歪,只因有一次龙王让它传信,龙利鱼一时贪玩,把信传错了,龙王大怒,狠狠甩了它一个耳光,把龙利鱼的嘴打歪了,从此龙利鱼的嘴就是歪的了,又叫“歪嘴鱼”。故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龙利鱼嘴歪的特点。《鲎的故事》也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海洋动物起源故事。鲎是一种被成为“海中鸳鸯”的海洋生物,成年的雌雄鲎,一旦结合,雌性鲎就背着雄性鲎,成双成对。疍家民间故事以凄美的爱情故事解释鲎形影不离的特点。美丽的疍家姑娘与青年相爱,财主抢走了姑娘,青年为救姑娘,中箭倒地。姑娘背起青年跳入海里,龙王被他们的爱情感动,让他们化为相亲相爱,永不分离的鲎。再如,《海笋的故事》描述了一种生活在海滩礁石小洞中的小虫子——海笋的来龙去脉。这种小动物原是一名小石匠,因害死同门师兄抢走了钢凿,怕被师傅发现,抱着钢凿藏匿于礁石里。疍家民间故事中的海洋动物起源五花八门,如:飞鱼为什么会飞,墨鱼为什么吐墨,海蜇为什么没有骨头……都属于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海洋动物人的性格。以奇思妙想虚构出具有人间情味的故事,解释描绘了海洋动物的形貌特征。北部湾疍家人以海为生,与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亲密接触,有机会细致入微地观察它们的形貌,在故事中惟妙惟肖地再现这些形象。

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中,风暴等海洋灾难也常被想象为狰狞的妖魔形象。如《龙卷风的故事》中,龙卷风是龙王兴风作浪的结果。疍家渔民出海时,遇到龙卷风,要会往海里撒上大米和盐巴,龙王吃了就走了,渔民就可避免灾难。再如《京族三岛》故事中,北部湾本风平浪静,忽然风起云涌,台风骤起。原来是一只鲨鱼(一说为蜈蚣精)在兴妖作怪。天神制服了鲨鱼,将它斩成三段,形成了东兴境内的“京族三岛”。《螺三妹》故事里,螃蟹精起妖风,卷走老百姓,龙王三公主(螺三妹),斗败螃蟹精,救人于危难之中。漂泊海上的北部湾疍家人,饱受风暴、迷雾、海啸等自然灾害之苦,生存艰难。疍家先民将无力解释的自然灾难,幻想为妖魔形象,妖魔最终惨败,又寄寓了疍家人在与自然斗争中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

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还有些解释鱼网、梭子、船舵等疍家渔业生产器具的来源。如《牙鹰与舵》讲述了鲁班造船后,船没有舵,很难控制。天上的牙鹰协助鲁班造出了舵。再如《海瑞结网》是以人猴异类相恋的故事,解释渔网的起源。船工流落孤岛与岛上的母猴结合,生下一名男孩。后船工携子离开孤岛。母猴跳海追随,被水淹死。其子伤心欲绝,发明了网,捞母尸骸。故事弥散着野性、幽秘、苍茫的海洋氛围。

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中的一些生活经验故事,展现出波谲云诡的海洋气息。譬如《桅杆上的火点》,老渔人发现船只桅杆出现火光,预感暴风将至,弃船游至附近小岛。大风暴随后即至。海面上有火点的故事有多个版本,其中《阿斑火》流传甚广。命运多舛的渔家姑娘阿斑,因患天花,面有斑点,无力还债,被恶霸卖入妓院。因守身如玉而饱受折磨。青年船工爱上阿斑,将其救出妓院,藏于船中。船驾驶至海神庙,遇暴风雨。渔霸认为是船上有女人,惹怒了海神,招来灾难。于是让人将阿斑扔入海中。命运凄惨的阿斑死后,化为海面上的火点,在风雨之夕,寻找她的恋人。水与火本不相容,故事中火团却在海面上滚动,神秘奇诡。故事中备受摧残的女性,难逃命运的劫难,死后以无奈凄凉的方式抗争。故事既映照出疍家居民,对变幻莫测的海洋,恐惧又渴望征服的心理。同时,又展现了海洋文化粗犷壮美的悲剧性与奇异浪漫的神秘性。

随着疍家人对海洋的认识逐渐加深,海洋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典型的例子为《海豚与风暴》,北部湾的海面上,风和日丽,还出现了一群海豚在跳跃。渔民们边捕鱼边欣赏这一有趣的景观。一位年老的渔民大惊失色,惊叫风暴要来,让大家赶紧回港。大部分的船只听从了规劝,启程返港口。只有一位年轻的渔民一意孤行,结果风暴倏忽而至,船毁人亡。这类的故事中,神异色彩渐弱,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经验。海洋之于疍家人,既神秘难测,带来灾难,又资源丰硕,应有尽有。疍家人对大海,心绪复杂。一方面,面对难以控制的自然灾难,人们满怀畏惧;(1)另一方面,海洋又可谓衣食父母,亲密伙伴。疍家人凭借经验能捕捉到海洋的细微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馈。

二、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的民俗内涵

海洋民俗文化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趋同性生活行为模式,它包含着人们在物质生产、经济贸易、社会交往与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2)生产生活、婚嫁丧葬、节日庆典、民间信仰、礼仪等都是风俗的具体表现。风俗是社会群体与特定区域的文化风格与文化特性的表征。北部湾疍家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依附于疍家居民的生命活动而产生的,因此鲜明地体现了海洋民俗文化内涵。

信仰方面,与海洋相关的神灵,是北部湾疍家的主要民间信仰对象,包括:龙王信仰、龙母信仰、镇海大王信仰、天妃信仰、海龟信仰、伏波信仰等。龙王在疍家信仰中,地位独一无二。如今北部湾一带,依旧留存着不少龙王庙。每当“二月二”龙抬头之时,疍家人仍会开展祭海活动,请求龙王护佑。在民间故事中,龙王具有正反两面性。有时龙王是昏聩易怒,带来灾难的反面人物。如《龙卷风》《拜四海》等故事中,龙王是兴风作浪的罪魁祸首。有时,龙王又是护佑疍家人的神灵。龙王的形象也较多变,时而是和蔼可亲的老人,时而是容貌威严的王者。此外,龙母也是疍家民间信仰难以替代的神灵。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是北部湾疍家人祭拜龙母,以祈求平安丰收。(3)疍家民间故事里,龙母故事流传着不尽相同的版本,基本情节大致相似。龙母是民间女子,偶拾得龙蛋,悉心孵出青龙。青龙感激龙母,助其平息风浪。与龙王多变的形象不同,龙母在疍家民间故事中形象较为统一,是一个温柔、善良、慈悲、宽容的女性神灵形象。天妃信仰也是北部湾疍家民间与众不同的女性神灵。天妃即妈祖,(1)不仅是海上神灵,还兼管生育。天妃信仰于宋代已初见端倪。其后疍家民间有不少关于天妃娘娘神迹显应的故事。北部湾疍家还有别具一格的动物信仰,譬如海龟信仰。故事《海龟救人》描述了黎姓渔民出海遇风暴翻船,幸好被大海龟救起。为了报恩,黎姓渔民告诫自己的子孙,若出海捕到海龟须放生。如今,海龟仍是疍家的吉祥物,疍家人捉到海龟会系上红绳放生。再如《黄姓不吃狗》也属于同类故事,黄姓渔民出海遇险,被自家的狗救起。于是告诫黄姓子孙永不食狗肉,以报救命之恩。

疍家民间除了神灵信仰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禁忌。如《公鸡辟邪》的故事中,公鸡具有辟邪挡灾的作用。至今在北部湾疍家还流传着开年不杀公鸡,杀母鸡,一定要男人买,鸡要健康,如此可辟邪保平安。

三、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的价值观念

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是疍家人长期的生活,流传下来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蕴含疍家群体的民俗特点,还是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情感体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的结晶,并体现出一定的价值观念。北部灣疍家民间故事的价值观念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为自由而斗的价值观念。在疍家民间故事中,我们能够读到一种追求自由、不畏强暴、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疍家人与大自然斗,争取更大的生活空间;与人类恶势力斗争,捍卫个人尊严与自由。在降妖伏魔故事类型中,如《斗蜈蚣精》《斗螃蟹精》《鲛人》等故事中体现了在大自然面前,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与人类恶势力斗争,则体现出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与力度。如《鲎的故事》中,美丽的疍家姑娘背着受伤的恋人,面对穷追不舍的狗腿子,义无反顾地跳入海中。龙王大骂:“女背男成何体统!我命令你们马上分开!”疍家姑娘斩钉截铁地回答到:“我们生在一起,死在一起,永不分离,要打要杀由你!”生活于海上的疍家人,壮阔的大海造就了他们野性不羁的性格和为自由敢于冒险、勇于斗争的价值观念。

其次,在疍家民间故事中,还体现了惩恶扬善的价值观念。在故事中愚昧无知的恶人受到惩治,地位低微、足智多谋的好人获得最后胜利。恶人或被智慧超群的弱势好人斗败,或自作自受得到惩罚。惩恶扬善的故事往往具有幽默机智的特点,让人在笑之余,感受到故事对丑与恶的鞭挞,对善与美的张扬。《龙王的使者》中的恶霸赖乙勾结县官,自称是龙王的代言人,强迫百姓捐钱捐物,贡献童男童女。深谙水性的渔民大黑佬,也称自己是龙王的代言人。大黑佬称让龙王辨认谁是真使者,拉着赖乙下深海,赖乙被淹死,大黑佬则安然无恙,浮出水面。再如《三个渔霸仔的故事》中,渔霸龙二拥有上千艘船,自称龙王第二,经常欺压百姓,贪婪无比。他叫来三个儿子出门寻宝,结果三人分别带回鱼鞭、铁圈、竹棒,渔霸最后被这三件东西打死了。被称为“水上吉普赛人”的疍家人,地位低下,备受歧视,生存环境恶劣。这类故事反映了疍家人通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与苦中作乐的生活状况,也体现了疍家人明辨是非,善恶分明的价值观念。

最后,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还表现出和谐自然观,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万物皆有灵的和谐自然观,主要体现于疍家民间故事的拟人化动物故事中。疍家人与海洋动物亲密接触,对它们了如指掌,并认为它们有人的灵性与情感,于是赋予它们人格化的特点。此外,人与动物的恋爱故事也比比皆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未因恋爱对象为异类而出现恐惧、厌弃心理。其和谐自然观还表现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人与自然斗争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人类面对大自然由不和谐到最终征服自然,走向和谐的过程。(2)而放生海龟,放生鱼类故事,就体现了疍家人不涸泽而渔,与自然相依互利的特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北部湾疍家的民间故事,内涵丰富,文化特色鲜明。既有岭南海洋文化色彩,又蕴含北部湾民俗,体现出了北部湾疍家人的价值观念。挖掘、诠释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的历史文化内涵、民俗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为广西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文化内涵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