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中的角色游离

2020-05-15屈迪邦

新媒体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舞台社交报告

屈迪邦

摘  要  “00后大学生”在QQ中展现不同的自我,像是“一人分饰多个角色”的游离状态。文章依托第三代符号互动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对“00后大学生”在社交媒体QQ中的使用行为进行解读。研究发现:“经营者”“表演者”以及“追逐者”是其在社交行为中所扮演的三种主要角色。

关键词  “00后大学生”;社交行为;QQ;戈夫曼;拟剧理论

1  研究缘起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21亿,占手机网民的96.9%”[1]。腾讯在2019年5月4日发布了《00后在QQ:2019年00后用户社交行为数据报告》,内容显示:“21岁及以下月活跃用户量,2018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6%,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3%”[2]。报告还显示每天发布的说说中67%来自“00后”,一半的QQ会员是“00后”。

腾讯发布的报告中显示QQ月活群体的年龄处于21岁或以下,本文将研究对象缩小范围,设定为“00后大学生”群体,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第一,从技术层面来看,他们是“移动互联网一代”,其上网时间更多,接触内容也更丰富。第二,从家庭环境来看,他们是“孤独的一代”。调查指出社交类App对“00后大学生”的渗透率达到了98.93%。机构认为“00后”多是“独二代”,其在现实的孤独投射到了App的使用上[3]。第三,从成长阶段来看,他们是“成人初显期一代”。“00后大学生”正处于首次脱离原生家庭走向半独立生活的身份转型期。因此,研究“00后大学生”在社交媒体QQ中的使用行为,对促成其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  理论基础

拟剧理论源自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戈夫曼认为社会交往就像戏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某个角色,在社会互动中每个人都竭力维持一种与当前社会情境相吻合的形象以确保他人对其做出愉快的评价[4]。QQ作为一款具有社交属性的即时通讯平台,本身就具备表演舞台的属性。“00后大学生”在QQ中的使用行为就像是在不同的舞台上进行不同角色的表演,他们根据不同的情景和观众,在不同剧本的指导下,进行多重角色的游离。

3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辅以参与式观察的质化研究方法,透过与研究对象深入密切的交流,对其在社交媒体QQ中的使用行为进行解读。出于对访谈对象隐私保护的目的,在文中均采用化名处理。访谈采用半开放结构进行,对受访者有关QQ使用的习惯、行为方式等进行访谈,同时根据其不同的回答进行进一步的追问。在访谈过程中还对受访对象的QQ聊天页卡以及空间进行参与式观察,以免受访者对部分事情的遗忘造成某些关键细节的缺失,影响整个研究发现。

4  “00后大学生”在QQ中的角色游离

4.1  心照不宣的“秘密花园”经营者:对同龄人归属感的寻求

手机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00后大学生”更广大的活动空间,却也潜藏着被孩子视为厌烦的父母的关爱。“我妈每天都会给我打电话,我要是没接到,她就会给我发微信,所以我就更不喜欢用微信了。”(吱吱,女,18周岁,大一)《腾讯00后研究报告》中显示,75%的00后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同伴在一起”[5]。“我有微信,也有QQ,但是微信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我喜欢和朋友在QQ上聊天、讨论明星周边。”(小妮,女,19周岁,大二)“求扩列”“养火花”这些现象不仅从侧面印证了他们对于社交的强烈需求,也证明了他们“交友”不只是泛泛之交,而是渴望身份认同和同龄伙伴的精神归属。“养火花”是我坚持很久的一件事,我觉得这是我和好朋友关系好的最好的证明。”(杨杨,男,18周岁,大一)家长对他们的不理解和不尊重,让其反向选择和同龄人进行交流。QQ就像是一个隐蔽的暗室,只有知道暗语的同伴才能进入。进入“秘密花园”的个体都带着“经营者”的角色标签,他们拒绝破坏,一心保卫“家园”。

4.2  自炫的舞台表演者:对同龄群体曝光量的渴求

当“00后大学生”在QQ中建立了具有归属感的同伴关系,便激发了其得到同伴尊重,甚至暴露出某种自炫品性的需求。

1)彰显身份并吸人眼球的个性化“舞台设置”。QQ本身囊括众多个性化功能,比如手机标示、会员等级、个性装扮等。正如戈夫曼口中的“舞台设置(setting)”一样,包括家具、装饰品、摆设及其他一些为在舞台设置前面、里面或上面表演大量人类活动提供布景和舞台道具的背景项目[4]。这些功能都让使用者有强烈彰显“理想化”自我的欲望。“我朋友和我发起账号PK,我输了,后来知道如果是会员的话就可以升级的快,我就立刻充会员和别的朋友PK。”(小城,男,18周岁,大一)此外,聊天中的字体、头像挂件;空间中的进场浮屏、点赞特效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进行个性化设置。

2)被放大的呈现欲望:数字加持的“表演舞台”。在QQ空间中,“我”作为一名观众,除了可以看到我与发布者交集好友的评论或点赞,并集的内容同样可以看到,在这里将QQ空间的表演舞台形式称为“街头卖艺”。所谓“街头卖艺”,就是当街上有人表演,路过行人被吸引而驻足观看,当观看的人越来越多时,会产生围观效应。后来驻足的人,可能并不是因为表演精彩而是因看熱闹而停下。“我‘刷空间动态时,一般会很快滑手机。到那种被很长的评论和点赞霸屏的动态时,我会停下来好好看看。”(小玄,男,18周岁,大一)QQ空间发布内容的浏览量及点赞、转发等也都会显示具体数字,在可见数字的加持下,间接增强了发布者获得更多关注的个人心理期待。

4.3  兴趣圈层的忠实追逐者:对自我个性和自我满足的积极探索

《腾讯00后研究报告》表明73%的00后会主动地获取资源来发展自己感兴趣领域,62%的00后表示会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投入很多时间和金钱[5]。“平时上学已经让我很累了,一天中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放学回家躺在床上玩手机。”(小泰,男,18周岁,大一)如今,圈层文化快速走进大众视野,明星、游戏、动漫等行为偏好都在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方式融入进“0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我觉得我还挺宅的吧,不太喜欢运动,就喜欢在宿舍打游戏、看视频。”(小越,男,19周岁,大二)这种宅,不是物理空间上的宅,更多的是暗指心理空间,“宅”这个状态,帮助个体追求兴趣爱好,获得精神上的独立。

实质上,QQ所内置的娱乐化功能和个体自我满足的获得感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几近于完美的闭环,两者彼此共生。一方面,QQ中的文娱功能都是建立在符合受众特定需求的基础上;而另一方面,受众基于其个人特定的需求去接触不同的媒介,从而在使用的过程获得满足。总结而言,QQ为个体的余留时空提供了自我选择、自我娱乐、自我满足的一站式体验。

5  总结与讨论

随着网络的空前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交产品横空出世,它们就像是一个个虚拟情感放置器,让我们在其中表达、分享、窥视。对于刚刚处于成年,同时刚刚脱离父母走向独立生活的“00后大学生”来说,这种隐秘和自由是否会对其学业、生活、家庭关系产生某些负面影响则是未来亟待研究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网信网.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8-30).http://www.cac.gov.cn/2019zt/44/index.htm.

[2]用户研究.QQ:2019年中国00后用户社交行为数据报告[EB/OL].(2019-05-05).http://www.199it.com/archives/871033.html.

[3]胡庚贺.社交類App依赖程度最高,00后大学生App使用情况调查出炉[EB/OL].(2019-07-24).http://www.pcpop.com/article/6025889.shtml.

[4]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99.

[5]腾讯社交广告.《腾讯00后研究报告》完整版[EB/OL].(2018-07-06).https://new.qq.com/omn/20180706/20180706A01FXF.html.

猜你喜欢

舞台社交报告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台上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画与话
报告
报告
报告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