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研究生“四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2020-05-15周鲜成尹碧波
周鲜成 尹碧波
(湖南工商大学 研究生院,湖南 长沙 410205)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当代发展主题,如何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高端人才成为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生也渐成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地方高校由于资源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对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意识不强、措施不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如何结合地方高校特点,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目前,一些“985”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但地方高校由于资源条件等限制,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在研究生层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等现象普遍存在。
(2)创新创业教育的渠道和途径单一。由于地方高校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对如何结合地方高校特点,推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研究,导致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渠道单一、形式缺乏多样性等问题。
(3)导师和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动力不足。由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此外,对导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也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导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4)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缺乏。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师资、平台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条件,但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平台不够、资金缺乏等问题。因此,如何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条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理念与原则
(1)注重教育理念创新。通过整体设计、分步推进,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争取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家长配合,实现课内与课外有机衔接,校内与校外无缝对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构建地方高校研究生“四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体现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
(2)注重教育方法创新。通过举办系列高水平学术讲座和创业论坛等活动,激发研究生创新创业热情;通过相关培训,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基本素养和能力;通过设计关键环节,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和能力;通过各类学科平台和创业实践基地,全面训练和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
(3)注重激励机制创新。通过加大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奖励力度,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与导师研招资格认定、职称晋升挂钩,设立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明确创新创业最低学分要求,构建教师与学生并重,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激励机制,着重解决导师和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动力不足的问题。
3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针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意识不强、措施不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按照整体设计、分步推进,学校主导、家长配合,教师指导、学生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理念和思路,构建了地方高校研究生“四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优化环境、拓宽渠道、强化激励、改善条件4个维度,如图1所示。
图1 “四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果框架
3.1 大力营造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浓厚氛围
(1)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提高广大教师和研究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充分利用校报、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校园广播等媒体,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各类活动和先进典型等进行宣传。
(2)举办系列学术讲座,浓郁创新教育氛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设立“麓山大讲堂”,邀请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和知名高校的学者开设系列学术讲座。从2014年12月至今,共举办学术讲座90余场,开阔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对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设立创业论坛,分享优秀校友企业家的成功经验,激发研究生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热情。设立“麓山·校友企业家论坛”,邀请优秀校友企业家分享其创业奋斗历程,分享其创业的成功经验。自2015年3月至今,论坛共举办创业经验交流会117期,提高了研究生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4)整合政府、企业等资源,共建创新创业平台和基地,优化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和湖南湘江新区、省商务厅、长沙市信息产业园等政府部门,以及步步高、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行业知名企业近100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平台支撑。
3.2 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1)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夯实研究生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结合研究生特点,共开出《数据科学前沿专题》、《大数据分析与决策专题》《投融资决策专题》《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营销决策》等创新创业类课程32门,使研究生系统学习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扩大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素养与能力,为研究生开展创业实践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2)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从文献综述、学术思维、研究方法和论文撰写等4个方面系统训练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建立经管论坛、财经论坛、大数据前沿论坛、麓山法律论坛等近20个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激发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灵感;举办计量经济学、Matlab、深度学习、数学建模等培训班40余个,加强研究方法的训练和培养;经常性地举办学术沙龙,介绍本领域的前沿研究现状和个人研究进展,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提升研究成果的水平。
(3)通过组建团队、编制商业计划书、融资路演等方面,全流程训练研究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创意坊,激发研究生的创意灵感;通过智创空间,孵化“智能+”和“艺创+”等创业实践项目;通过创客工场,孵化“互联网+”“物联网+”“设计+”、3D打印、影视策划与生产等创业实践项目;通过创意集市,展示创意作品并进行交易;通过创客中心,整合社会资源,为创业团队提供孵化服务;通过创想长廊,展示优秀创意创新作品。近4年来,共举办10期创意集市,为46个团队500余件作品提供展示交易机会;共举办20余场创业路演活动,为研究生对接社会资源提供舞台和服务。
(4)通过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共组织举办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竞赛、物流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程序设计大赛、财经案例分析大赛、经济学学术论文大赛、英语翻译、“法律案例”“创青春”“挑战杯”等20余项校级学科竞赛活动;同时积极组织研究生参与各类省级和国家级学科竞赛活动。
3.3 充分调动教师和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1)出台20余项创新创业方面的奖励制度,调动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出台《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研究生创新创业竞赛暂行管理办法》《“院士研究生学术成果奖”评审办法》等制度,将创新创业成果纳入研究生奖助评价体系,激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2)设置2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引导研究生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出台《研究生实践环节学分认定办法》等相关制度,对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认定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作出最低学分要求,解决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动力不足的问题。
(3)将指导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导师招生资格认定、职称晋升等挂钩,提高导师的参与度。制定出台《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办法》,将指导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招生资格认定、职称晋升等挂钩,且通过每年一次的招生资格认定工作,引导研究生导师积极参与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3.4 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面保障
(1)实施“151人才工程”,聘用近100名各层次“151人才工程”人选;定期实施海外师资培训计划,选送50余位优秀研究生导师赴海外培训,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2)建有省级学科平台和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近200个,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平台支撑。
(3)设立创意坊、创意集市、创客工场、创客中心、科创中心、创想空间等20余个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建立3 200m2的智创空间和创客工场,免费提供52个工作室,为研究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场地和条件。
(4)每年投入2 000万元经费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4 实践成效和社会效益
4.1 实践成效
多年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得到了研究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1)研究生创新能力日益彰显。近4年来,研究生获批立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逐年递增,年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论文发表发展势头良好,在知名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论文发表数量年均增长50%以上;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7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7项,学科竞赛获奖层次和数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2)研究生创新创业热情日趋高涨,涌现了一批创新创业典型。近4年来,研究生依托校内外各类创新平台和创业基地,组建了一批创新创业团队,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比例逐年增长,研究生毕业后有意创业的比例从15%提高到近50%。同时,涌现了一批创新创业典型。
4.2 社会效益
成果应用于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得到了政府肯定和社会广泛赞誉。近3年,与清华大学等同时获批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与北京大学等同时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同时获批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与南开大学等同时获批“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成果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先后得到团中央、中宣部、教育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10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0余位知名长江学者、20余所高校近100位同行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媒体进行了30余次专题报道。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为兄弟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典型示范,20余所高校来校考察交流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
5 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方协同,共同推进。本文针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激励机制进行创新,通过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构建了地方高校研究生“四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各地方高校由于发展基础、所在区域、学科专业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特殊性,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