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园区发展经验与启示
2020-05-15刘玉姣安道渊
刘玉姣 安道渊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0 引言
近年来,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也日益广泛和深入。深入了解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科技园区发展概况、主导产业、主要运营管理模式以及主要发展经验等,对促进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园区合作具有积极作用。
1 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园区发展状况
为研究相对成熟、有代表性或影响力的科技园区,本文选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科技园区和国际科技园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Parks and Areas of Innovation)中的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科技产业园。
1.1 印度喀拉拉邦科技园(Kerala Technopark)
喀拉拉邦科技园位于喀拉拉邦首府特里凡得琅市,由喀拉拉邦政府于1990年成立并所有,是信息技术的专业化园区,是印度首个IT园区,也是印度最大的IT园区之一。园区占地724英亩,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现有400多家入驻企业、56 000余名IT人员。
园区对初创企业提供商业孵化设施,并通过不断提升和创新,为入驻企业提供可靠和优质的环境和服务,使得技术性企业具有内在竞争力,通过实现产业、政府和研究领域之间的协同创新,促进区域的发展。
园区入驻企业有合资企业、本国公司和外国公司的子公司,业务领域为智能卡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设计、工程和开发、IT支撑的服务(ITES)、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动画、电子商务等。入驻企业中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如Infosys(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UST Global(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公司)、TCS(楼宇通讯与智能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Oracle(甲骨文)、IBS Software(旅游、运输和物流业提供IT服务的专业公司)、Aegis Software(爱捷仕)、Navigant(美国法维翰咨询公司)等。园区还拥有多家CMMI 5级、CMMI 3级和ISO 9001:2008认证的公司。园区的IT出口占喀拉拉邦IT出口额的70%。
园区设立管理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席由喀拉拉邦IT部长担任,秘书由邦政府分管电子和信息的秘书担任,其余成员均为该邦政府高层官员。
1.2 印度IKP知识园(IKP Knowledge Park)
IKP知识园成立于2000年,位于印度中部特伦甘纳邦首府海得拉巴市,是印度政府和特伦甘纳邦政府共同支持建立的重点生物科技园和孵化器。园区占地200英亩,土地由政府提供并被划定为无污染区,在25Km半径范围内禁止建立污染工业。园区有13 000m2的创新走廊,7 800m2的生物实验室。另开发了35英亩土地,用于个性化的研发中心。
海得拉巴市是印度第六大城市,当地政府在市周围划拨了600平方公里土地打造基因组谷(Genome Valley),配备了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汇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培训、合作和生产制造,使该市正发展成印度的技术中心。IKP知识园就处在基因组谷的心脏地带,享受基因组谷丰富的资源和配套设施。
园区致力于营造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个性化空间、共享设备、孵化、指导和资助,促进基于技术的创新人员、企业家和大中小微型公司发展。园区行政支持服务包括快速通关、法律咨询、风险投资、科技咨询服务、与政府部门联络、秘书服务等。
IKP知识园被印度政府认定为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享受关税和消费税豁免。
园区从政府和捐赠者获得资金3 000万美元,IKP集团投资780万美元,私营领域投资2.3亿美元。创造直接就业7 000多个,间接就业25 000多个。通过孵化、资助、提供场地或服务等方式,园区已支持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法国、加拿大和印度本土的430多家公司,其中90%是初创企业。入驻的知名企业和机构有DuPont(美国杜邦)、US Pharmacopeia(美国药典委员会)、Daicel(日本大赛璐)、Adama(以色列Adama农业解决方案公司)、AMRI(美国奥尔巴尼分子研究公司)等。
IKP知识园由IKP集团投资建设,并成立了非盈利公司负责园区的管理和运营。公司设有董事会和顾问委员会,行政工作由以CEO为首的管理团队负责。园区根据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建立了一系列生物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包括生命科学孵化器、IKP工程设计创业协作网(EDEN)、印度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援助委员会区域创新中心、基金管理计划、生命花园计划等。
1.3 马来西亚科技园(Technology Park Malaysia)
马来西亚科技园位于吉隆坡,占地686英亩,于1988年由科技部指导建立,1996成立马来西亚科技园私人有限公司后完成公司化。该公司由来西亚财政部设立,受马来西亚能源、科学、技术、环境和气候变化部(MESTECC)的管理。
科技园旨在推动马来西亚的创新和技术发展,为马来西亚创造财富并带来社会福祉。为创造有利的创新环境,园区制定了转型升级的五个战略,包括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产,加强商业化和支持服务,提高先进基础设施和网络的效率,提高其第四代技术孵化计划,制定有利于创业的政策,以促进具有全球潜力的技术型优质创业公司的扩散。
园区累计入驻企业达3 000余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先进系统、生物技术、生物医学技、环境和污染、多媒体、软件开发、电信等领域。
马来西亚科技园私人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运营,下设3家盈利性全资子公司(工程私人有限公司、生物技术私人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私人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相关领域的运营,同时面向社会开拓市场。例如,信息技术私人有限公司一方面负责园区IT基础设施的运营和维护;另一方面与技术企业合作,并投资IT产品及服务。例如从2011年以来为马来西亚为亚太技术和创新大学(Asia Pacif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提供局域网连接和点对点服务,和中小企业合作申请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的项目,为上网本发行项目提供个人宽带接入服务。
1.4 马来西亚居林高科技园(Kulim Hi-Tech Park)
马来西亚居林高科技园成立于1996年,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西北端的吉打州居林区,处于马来西亚北部经济走廊和马来西亚面向东南亚的门户的重要战略位置。园区占地4 438英亩,拥有成形的产业生态系统、国际一流的基础设施、丰富的当地人才资源。此外,园区正在开发7 000英亩土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行业需求。
目前有37个跨国公司入驻,其中包括英特尔、英飞凌等。园区的重点领域包括晶片制造、半导体、绿色能源、先进电子工业、医疗科学设备、过程控制和自动化设备、光学和电光应用、光电子学、生物技术、先进材料、外包/合同研发服务、航空航天技术、新技术和新兴技术。
作为马来西亚高科技园和联邦政府的项目,居林高科技园得到联邦政府和吉打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园区董事会由吉打州和联邦机构主要利益相关方组成。吉打州州长穆克里·马哈蒂尔(Mukhriz Mahathir)担任园区主席,吉打州执行委员会、马来西亚高科技产业政府组织、马来西亚高科技署、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等高级官员担任董事会成员。
1.5 巴基斯坦国家科技园(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
巴基斯坦国家科技园是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的项目,是巴基斯坦第一个科技园区。园区占地50英亩,处于伊斯兰堡的中心地带,半径50公里内有许多工业和大学,紧邻克什米尔公路,距离伊斯兰堡国际机场距离不到10公里,有直达中东、南亚、欧洲的航班,经迪拜和多哈转机,可达世界其它地区。
该项目已筹备多年,其中包括2016年5月与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启迪控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由启迪控股为该科技园的综合建设、开发和管理提供专业服务和咨询。2019年5月项目最终得到巴基斯坦公私合作管理局(PPPA)董事会的批准,目前已向国内外发布了招商指南。
国立科技大学负责科技园的开发和建设。园区总体规划耗资80多亿巴基斯坦卢比(48亿元人民币),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国际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和国际商业中心。一期建设围绕农业、自动化、国防、教育、能源、经融、医疗和智能八个重点领域展开。
科技园位于国立科技大学内,可享受大学的创业文化、创新设施、成熟的专利申请、市场营销和技术转移服务;同时科技大学为科技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科技园的发展保驾护航。国立科技大学校长担任科技园主席,具体工作由副主席和分管行政、市场营销、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等工作的经理负责。
1.6 新加坡科技园(Singapore Science Park)
20世纪70年代末,为解决产业结构增值低、劳动力市场紧缩、竞争力下降的问题,新加坡开始实施新的工业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促进新兴产业中的科技研发。具体措施就包括建立新加坡科技园。新加坡科技园于1980年得到新加坡政府批准,第二年开始动工,由当时的裕廊镇管理局(Jourong Town Corporation)负责建设。园区位于新加坡西南部,坐落于新加坡技术走廊上,周围有高等学府、国家机构、公共研究机构、新加坡的技术创业社区和纬壹开发区,靠近新加坡的商业中心和裕廊工业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科技园由两个相邻的园区组成,一区占地30公顷,二区占地35公顷,均由设计新颖、功能独立的低矮建筑物构成。一区有3栋名为CINTECH(信息技术中心)的建筑是专为信息技术公司提供的,二区的Teletech Park(通信技术园)是专为通信技术研发企业设计建设的。两个园区都有适用于研发、高科技制造、测试实验室、产品设计与开发、计算机中心运营、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电信和信息技术运营的商业空间。
科技园的定位是成为科技研发的中心。因此,为区别于新加坡诸多科技产业,新加坡科技园非常注重入驻企业和机构的研发比重。综合考虑对申请单位的技术成分、人员结构、研发比例、战略价值,同时对产生污染和土地密集型的企业进行一票否决。目前,园区共有300多家入驻企业,其中包括国家机构、本地公司和跨国公司,共有10 000余名工作人员。知名入驻企业和机构有Thomson Reuters(汤森路透)、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SHIMADZU(岛津)、Avaya(亚美亚)、TUV SUD PSB(南德意志集团)、国防科学组织国家实验室、国防科学技术局、微电子研究所等。主导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电子、生命科学、化学工业、食品业、电信业等。
科技园成立之初,由新加坡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裕廊镇管理局(Jourong Town Corporation)管理。为了顺应市场变化、满足研发公司的需求,1990年之后园区管理实行了私有化。目前园区由新加坡凯德集团(Capitaland)管理。
1.7 菲律宾内湖科技园(Laguna Technopark)
为响应菲律宾政府呼吁私营企业参与农村发展的号召,1994年,菲律宾最具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Ayala Land与日本三菱商事公司合作,开发建设了内湖科技园(见图1)。园区位于吕宋岛卡拉巴宋地区,是菲律宾政府发展的重点地区。园区用地原是圣罗莎(Sta. Rosa)和比南城(Binan)郊外的甘蔗地,但随着园区的发展,这片土地已成为了城市中心。
图1 菲律宾内湖科技园运营模式
内湖科技园是加工制造型的园区,分七期建设,分别是是一般工业区、特殊出口加工区、特殊经济区和四个经济区。现有241家入驻企业,主要从事电力、物流、商贸、电子、汽车零部件、精密设备、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加工制造。根据菲律宾经济区管理署(Philippine Economic Zone Authority, PEZA)发布的最新经济表现指标,内湖科技园的入驻企业创造了超过10万的就业岗位,出口额超过68.9亿美元。在菲律宾的各经济区和产业园中,内湖科技园的出口额和就业岗位均领先。
在菲律宾经济区管理署注册的出口型企业可以享受4~6年的税收减免;减免期结束后,对总收入征收5%的特别税率,以代替所有地方税和国税;进口原材料、物资和设备免税;对当地购买的资本设备和部件所征税比进口这些设备和部件少征25%;免收码头费和出口税征收费等。
园区由开发者和入驻企业共同管理。入驻企业成立协会,负责园区公共区域的安全和维护,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此外,园区还成立了多方监测小组,监督园区和入驻企业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同时,多方监测小组与比南和圣罗莎地方政府、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内湖省开发局和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动园区和入驻企业有序运营。
1.8 泰国科技园(Thailand Science Park)
泰国科技园成立于2002年,位于曼谷北部的巴吞他尼府,是泰国首个科技园区和泰国最大的综合性研发中心。园区一期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由国家科技发展署及其下属4个研究中心和90多家企业入驻;二期于2008年开始建设,建筑面积约12.7万平方米,包括四栋综合租赁大楼和泰国科学院会议中心;三期规划把园区建设成区域研发中心。
科技园的使命是促进公私领域科技研发和创新、催生新技术企业、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目前园区共有约200家企业,除了本土企业外,园区引进了澳大利亚、德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西班牙、英国、德国的企业。入驻企业主要涉及电子与自动化、农业与食品加工、医疗设备与制药、材料科学与化学、科技服务等领域。知名企业包括Ecolab(美国艺康)、Air Products(美国空气产品公司)、Alltech Biotechnology(美国Alltech生物技术公司)、Shiseido(日本资生堂)、Western Digital(美国西部数据公司)、PolyPlastics(日本宝理)等。
入园企业可享受设备进口免关税、8年免企业所得税和5年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研发费用按200%加计扣除等优惠。泰国科技园还针对园内泰资控股的中小企业通过工业技术支持计划和公司导向技术发展计划提供服务。
园区由泰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部下属的国家科技发展署负责管理和运营。向入住企业提供科技发展署的实验室测试和分析服务、合同研究和联合研究、技术信息、技术许可服务、研发资助、软贷款申请、合资、商业和技术培训、专家信息库、知识产权、商业对接、外国专家签证和工作许可等多种服务。
1.9 越南和乐高科技园(Hao Lac Hi-Tech Park)
为推动区域和国家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1998年10月越南批准成立和乐高科技园。作为越南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以及首个科技城,和乐高科技园受到越南政府的高度重视。园区总体规划经越南国内外专家论证,调整园区总体规划的研究还得到日本国际合作署的支持。2014年10月,批准了园区至2030年建设的总体规划调整。园区建设经费来自越南政府拨款和日本政府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基金。
园区位于河内市西郊,占地1 586公顷,毗邻越南河内国立大学、越南民族文化村、Ngoc Liep生态区、Phu Cat产业园等。园区包活生物科技、信息通讯、新材料、自动化等高新技术行业的研发、培训以及产品孵化、生产基地,还有住房、办公、商业中心、医院、学校、物流、休闲等配套设施。
为提高科技发展潜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7年6月越南批准和乐高科技园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部分,新投资项目15年内享受10%的优惠税率;投资总额大于4万亿越南盾的新投资项目30年内享受10%的优惠税率;在其应纳税所得额后的头四年内,免征其应纳税额的100%,在以后的九年内,免征其应纳税额的50%。进口税部分,用于出口加工的进口货物、用于加工产品的进口制成品、对外加工产品免税;为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的货物免税;为创造固定资产而进口的货物免税;投资项目生产所需的国内不能生产和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自生产之日起5年内免征进口关税。相关组织和个人如为园区内劳动者开发住房项目,还将享受税收、土地租赁以及土地使用费的优惠政策。河内市人委会也会优先分配拨付足够的土地资金给园区工人住房项目。
园区的管理运营由管理委员会负责,下设行政部、公共服务部和企业部,负责投资、建设规划、培训、高新企业孵化、项目管理等工作,成立了基础设施开发公司。
根据该园区管委会统计,截至2018年上半年,园区累计批准有效项目84个,协议投资额76万亿越盾(约33亿美元)。
2 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科技园区发展经验
通过分析发现,尽管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科技产业园的主导产业、管理运营模式等不尽相同,但各国为推动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还是有一些相似的措施和发展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见表1)。
(1)政府主导,推动科技产业园发展。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科技产业园绝大多数都是政府主导而建,政府不仅是科技产业园的倡导者,也是科技产业园发展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例如,印度喀拉拉邦科技园、马来西亚科技园、马来西亚居林高科技园和泰国科技园等。
(2)超前规划,引领科技产业园发展。为充分发挥规划在科技产业园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各科技产业园基本都编制了园区发展规划。例如,巴基斯坦国家科技园、新加坡科技园、泰国科技园和越南和乐高科技园等。
(3)配套和服务,吸引企业在科技产业园聚集和发展。为吸引高技术企业在科技产业园聚集和发展,科技产业园一般都会为企业提供或构建一流的配套设施,并为入驻企业提供系列优质服务。例如,印度IKP知识园、巴基斯坦国家科技园和泰国科技园等。
表1 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科技产业园概况
(4)优惠政策,助力科技产业园发展。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使科技产业园成为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洼地,促进了高技术企业在科技产业园的聚集和发展。例如,菲律宾内湖科技园、泰国科技园和越南和乐高高科技园等。
(5)有效的运营模式,保证科技产业园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南亚东南亚区域的主要科技产业园中,既有实行非盈利运营模式的,也有实行盈利模式的;既有由政府机构主要利益相关方组成董事会进行全区管理的,也有由开发者和入驻企业共同管理的。各园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别,但都发展的比较好,聚集了很多知名企业。因此,根据各国实际、各科技园区的成立背景以及发展目标,选择一种有效的、适合园区自身发展的管理运营模式,对于保障科技产业园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促进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科技园区合作建议
为促进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园区合作,结合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科技园区发展规律和经验,建议如下:
(1)与当地政府合作,积极参与科技园区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由于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科技产业园绝大多数都由政府主导而建,因此,为能顺利参与或主导科技园区建设,我国企业或机构应根据当地的资源、区位和贸易条件,积极参与当地科技园区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
(2)与当地政府商定科技园区的定位,并要求其提供明确的政策法规环境。由于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科技产业园基本都编制了园区发展规划、制定了系列配套设施和优惠政策,因此,我国企业或机构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科技园区合作前,应要求当地政府提供详细的园区发展规划、园区税收优惠政策等政策法规,提供明确的土地获取、税收优惠、进出口待遇、换汇政策、基础设施投资、工人雇佣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为科技园区的投资(开发)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争取较低的建设、运营成本和良好的政策优惠待遇。
(3)在科技园区合作的决策阶段,与当地政府商定做好园区的商业模式、融资和运营管理方案。由于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科技产业园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上差异很大,为保障科技园区合作的持续性,在合作的决策阶段,应与当地政府商定好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