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KAQ协同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2020-05-15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业者京津冀协同

赵 宇

(天津商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0 引言

京津冀在地缘、人缘、历史和文化上都具备互相融合的先天优势,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核心区。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其作为国家战略深入推进;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协同发展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重要阶段;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正式设立,标志着京津冀协同一体化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再次强调以京津冀协调发展为引领,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创业者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宏伟蓝图实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把创业教育组成模块定义为创业教育模式,如张雅婷等认为创业教育模式由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项目、创业教育师资、创业教育平台等组成;二是有“六位一体”“四全育化”“三融六元”等创业教育模式,这方面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三是将创业教育模式归结为众创空间等实践模式。国外则存在“广谱式”和设计工厂等创业教育模式。综上可以看出,对于创业教育模式的定义目前尚在探索研究阶段,未形成学界共识。创业教育模式的多样性也是目前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困境之一,多样性带来教育效果的不确定性,使得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瓶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创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本课题组研究认为创业教育模式应该科学地归纳为knowledge(知识)、ability(能力)、quality(质素)3个范畴,同时提出突破3个范畴之间孤岛式发展的合理路径,促进三者间协调发展。

1 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深化创业教育模式改革是提高京津冀就业率的重要抓手之一。一方面,就业难催生了创业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京津冀就业形势冷热不均,北京对于天津和河北的人才虹吸效应,加剧了三地区域发展不均衡,而创业是能打破区域就业壁垒的有效形式之一,对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长期来看,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离不开创业教育改革。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离不开创业教育改革。根据河北省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有相当程度的认可,但是自身创新创业意识不足,缺乏动力;高校对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还不浓厚;三地的创业教育在知识、能力和质素培养上都存在孤岛式发展。课题组对天津和石家庄市300名在读本科学生调研发现,57%的学生认为最需要学校进行创业能力培训;43%的学生认为创业知识匮乏;62%的学生对创业素质如何获得存在困惑,不清楚创业素质的内涵及外延(见图1)。如何推进知识、能力及素质三者协同发展,打破创业教育模式3个模块之间的藩篱,助力高校学生切实提高创业成功率,迫切需要研究。

图1 高校学生创业教育认知度描述

2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创业教育KAQ模式路径优化

2.1 “智能+教育”助推知识(knowledge)教育改革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定位经济政治中心,天津高新产业发展较强,河北省具备邻近京津的地缘优势。随着区域间壁垒的消除和北京首都功能的疏解,三地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和科技创新水平会进一步提高。课题组针对学生最想获得的创业知识设计了调研问卷,并对500名在读本科学生进行了调研。经过分析调研数据,潜在创业者对于创业知识的需求强度为非常需要的由强到弱依次为创业法律知识(56%)、创业团队管理(47%)、会计学(35%)、市场营销(30%)等(见表1)。

表1 高校大学生创业知识需求程度描述性统计

创业教育KAQ模式研究如何使创业者具备完善的知识架构(knowledge),进行创业教育改革。首先要完善课程体系,既要充分考虑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又要联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开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介绍,京津冀经济、人文介绍,市场调研分析、创业法律法规、创业团队管理、财务会计等相关课程。在构建好基础课程后,按照课程属性,构建课程群,如介绍京津冀相关知识的课程,可以归纳为创业教育京津冀课程群;介绍创业政策、法律的课程,可以归纳为创业法律课程群;介绍创业团队管理、市场营销、质量管控等课程,可以归纳为创业过程控制课程群。课程群之间形成互相连通的网状化结构。同时建立标准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在课程运行过程中,不断收集师生反馈,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在实践实习安排上,建立京津冀区域创业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活动开展人才培养。探讨建设三地联合创业孵化基地,如成立京津冀协同创业联盟,同时聘请三地的成功创业者担任创业导师,辅助创业者成功进行创业孵化。其次,改革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智能+教育”的研究成果,从高校的实践教育角度,通过微课以及MOOC课给予大学生指导。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就是不仅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还体现出个性化的教育特点。在创业教育课程中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三地高校创业教育实时联动,提倡三地高校学生创业学分互修互认。要建立一支懂得创业知识并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创业教师队伍,引导教师开发在线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智能+创业教育”网络平台,实现三地创业教育的联动,更大范围共享创业教育最新研究成果;为“智能+创业教育”提供财力支持,三地可以成立联合教育基金,为“智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创业教育环节引入“智能+教育”,将大大丰富创业教育课程的数量,提升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增强教学互动性、评估有效性,拓宽学生视野,夯实创业知识基础。

2.2 众创空间助推能力(ability)教育改革

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产业发展互补、资源要素互接等产业和机制创新方面实现了共享和互促。随着三地之间联动的进一步增强,京津冀不断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实现经济社会要素的合纵连横。三地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融合,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遇。要成功创业,创业者就需要将创业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创业能力。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显示,创业能力包括商机识别能力、规避风险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创业教育KAQ模式研究如何帮助创业者拥有实用的且具有竞争力的创业能力(ability)。以众创空间作为创业能力提升的切入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天津商业大学成立的天商微渡众创空间以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创业实践性创新创业活动作为载体,向学生开放教学科研资源,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孵化和加速平台。空间坚持“孵化+投资”的运营模式,从全校遴选出48个项目入驻,20个项目注册公司,入驻创客218名;众创空间已经成为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孵化器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京津冀三地高校要凝练校内众创空间的发展经验,探索如何建立校际联合的众创空间和校企联合的众创空间。融合三地的高校及企业资源,校企协同育人等方式,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模拟、共建京津冀创业信息共享系统、聘请企业兼职创业导师、高校创业导师到企业实践实习等,帮助学生拓宽创业视野,提高创业成功率。以众创空间为载体实施创业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与学校、企业、政府等方面协调合作的能力,学生积累了解决创业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宝贵经验,这些都是创业教育理论教授无法实现的。

2.3 创业教育联盟助推质素(quality)教育改革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和天津在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具备相关资源优势,河北省在经济水平、人才引进方面同北京、天津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创业教育中京津冀三者的共赢,尤其需要三地高校在创业人才培养中密切联系、无缝对接。创业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是要从根本上塑造创业者的素质(quality)。创业教育要通过无数案例研究,凝练出成功创业者具备的共同素质;同时研究如何在创业教育中,通过实践、授课、仿真模拟等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受培训者获得这种素质。成功创业者具备的质素包括敏锐的预判力、强烈的创业冲动、克服挫败的顽强意志等。创业素质获得的途径:一是通过理论授课提升创业素质。开设人文素质提升、商机识别、挫折教育等课程;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际,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开设京津冀经济、人文背景介绍的课程;提倡专业课与创业教育相融合,授课中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等的介绍。二是通过创业实践提升创业者素质。首先可以协调京津冀三地的企业、单位,互通有无,有机联通。北京、天津的高校可以在河北省设立实习基地,安排实习课程时,可以安排到河北省进行市场调研等;同样河北省的高校在实习基地建设上,可以多与北京、天津的企业、单位联系,争取在这两地多建设实习基地。如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4所高校联合成立了京津冀高校商学院联盟。商学院联盟成员间在商学专业领域学术资源和信息共享、学生实践教学相互交流以及建立信息推送机制等方面将展开密切合作。其次是充分利用社会创业资源。创业企业成立之初往往缺少各种资源,资源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尤为重要。如河北省的青创空间,引进北京相关投资机构,同时与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等在内的多家高校合作,在融资、贷款、产品落地、上市推广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帮助。三地的资源共享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社会经验,同时在创业初期,能够帮助他们较敏锐地发现商机;在创业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融入当地的创业氛围,适应当地的创业环境;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时,能够较容易地获得相应帮助。

3 结语

创业教育KAQ模式3个模块:知识、能力、质素之间是层层递进、协同发展的关系。学生在具备了相应的创业知识储备之后,通过众创空间等平台进行实操锻炼,具备相应的创业能力,最后具备一定的创业质素,从而得到全方位提升。三者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关系。每个模块进行过程中,都需要兼顾其他模块,实现无缝对接。在实现3个模块协同发展的同时,要实现创业教育京津冀三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互通有无,互相扶持,打破孤岛式发展,实现创业教育“1+1+1>3”的效果。畅通渠道,引导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部门与大学生创业企业协同合作,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对接市场,从外界向大学生创业企业输血转为大学生创业企业自身造血,实现大学生创业生态成长。

创业教育KAQ模式实现了对创业者从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到创业质素的全方位、递进式培养,使创业教育能够真正与大学教育相融合,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融合,有助于大学生成功创业。

猜你喜欢

创业者京津冀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