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情报与科技智库的研究资料收集与处理机制对比分析

2020-05-14杨文慧李宏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0年1期
关键词:对比

杨文慧 李宏

摘要:[目的/意义]近年来情报机构与智库的界限日渐模糊,向智库转型者也较多;但转型前后研究成果却相差不大。[方法/过程]从科技情报与科技智库研究成果入手,通过网络和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对二者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机制进行对比,归纳科技情报和科技智库生产思想成果的工作线索。[结果/结论]机构应明确自身和成果定位,构建合适的研究框架;决策者应根据决策需要,恰当选择情报或智库产品;国家则需平衡两者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情报  科技智库  研究资料收集  研究资料处理  对比

分类号:G353.1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0.01.06

由于智库的咨政启民、人才培养等职能与情报机构在某些层面上有重合,加之近年来中国的智库建设如火如荼,使得智库和情报机构的比较和竞争更加突显。本文以科技情报和科技智库研究为例,剖析两者在成果生产过程中研究资料收集和处理的异同,提供一个视角辨析两者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

1  科技情报机构与科技智库

科技情报与科技智库成果的差异,是由于两者在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处理机制上的差别;而其源头在于两种机构的起源与定位、依托组织、研究对象与基本任务、研究方法与工作模式不同。

1.1  起源与定位

二战以前情报主要指军事和政治情报;二战后情报拓展到科技、经济等几乎所有领域[1],因此新成立了一批各有专长的情报机构,如各国的科技情报所、经济情报库等,即为今天所指的广义上的情报机构。1907年罗素塞奇基金会、1921年美国外交关系协会、1927年布鲁金斯学会等机构是为了研究某领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而建立的[2],即是现代智库的雏形。

1.2  依托组织、研究对象与基本任务

生产情报需要集聚大量资料,因此情报机构多依托于拥有丰富文献资料或有强大资料搜集能力的组织机构,如图书馆、档案馆等,导致在图书、情报、档案学科间形成融合交叉。科技情报机构主要以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或某一地区的某段时间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或跟踪科技发展动向、或识别前沿热点、或概括科技发展成果。其基本任务是跟踪某一领域或地区的科技发展态势。

为了拥有战略高度、广阔视野和深厚经验,智库常依托于政府,或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各类资源;一些民间组织与机构通过长时间积累和投入,也建立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智库。科技智库常以科技战略和政策、国家或国际科技总体发展态势为研究对象,或向决策者就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供科技政策建议和措施,或向社会公众阐释政策中的知识和信息、指出其支撑数据与事实。

1.3  研究方法与工作模式

情报研究主要运用学术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精炼、提升;常采用模块化的工作模式,以研究资料处理过程阶段进行分工。智库以学术方法为基础,但专家方法对最终结论的呈现起主要作用;工作模式强调专家的全程指导和参与,并随研究的推进愈加重视专家观点。

2  科技情报与科技智库的研究资料收集与处理机制

信息链常用于描述学术研究的信息流过程。智库对情报进一步处理,得到供决策者选择的方案、政策和措施。将智库工作过程中研究资料的变化线索构建为“信息—解决方案链”:事实(fact)—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intelligence)—方案(solution)—政策(policy)—措施(measure)。“信息—解决方案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作为“研究资料”[3]。

文献调研发现,科技情报与科技智库成果生产的工作流程基本相同,但各环节研究资料的流动、变化及其原因有所不同。本文提出图1所示的普遍情况下科技情报与科技智库成果生产中研究资料的变化线索图,并基于此图进行两种成果研究资料收集与处理机制的分析和对比。

图1  科技情报与科技智库的研究工作中资料的变化线索图

Figure 1  A clue map of the research materials transformation in S&T intelligence and S&T think tank work flows

2.1  研究资料收集机制

2.1.1  科技情报的研究资料收集机制  在确定需求阶段,科技情报成果有一部分研究主题相对稳定,如领域发展态势分析与跟踪等,这部分课题的需求确定相对简单:除了延续与修正以往成例外,也常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和网络调研,以及德尔菲等专家方法获取。承接的外部课题需求需要反复确认:一般而言,由需求方提供需求说明,并与机构进行需求确认会议;机构则在进行初步调研后反馈预计成果,由需求方确认后正式启动课题。

在资料集聚阶段,科技情报的研究资料集聚任务通常具体到人、不出现交叉,以扩大集聚研究资料的范围和数量。确定课题主要负责人和课题组人员,以及分工、课题研究计划后,主要通过检索、提炼、汇总文献、数据库等资料,集聚涵盖整条信息链的研究资料。研究资料收集与处理工作量大、难度相对较低,通常主要由研究辅助人员完成。

2.1.2  科技智库的研究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  科技智库也有一部分研究主题相对稳定,如领域政策年报等;但由于政策和社会环境变化较快,每年側重点亦有不同。因此自选课题的确定,需要对时势迅速反应、及时获取一手资料,要求迅速确定目标和需求,因此很大程度上依赖智库研究人员及智库领导的个人经验与能力,以及智库成熟的课题响应机制和灵活快速的研究人员组织方式。政府或其他机构委托课题时,常调拨专题组与智库对接确定需求。

在资料集聚阶段,科技智库注重资料的相互印证,同一主题的研究资料有时会通过不同视角交叉观察或逐层审核。中国的科技智库通常有较为固定的人才队伍、注重人才组织方法,以迅速调拨和聘请外部人才组成课题组。科技智库除了文献、数据库等资料外,特别注重通过人际关系取得未公开资料与观点、主动发起课题导向的调研等方式集聚资料。由于科技智库的产品和结论面向未来,或选取的研究资料领域广泛、有一定深度,中高级研究人员相对科技情报机构参与或指导研究资料收集工作的稍多。

2.2  研究资料处理机制

2.2.1  科技情報研究的研究资料处理机制  在构建研究框架阶段,科技情报研究根据课题特点制定研究路径,形成融合课题进度、人员安排、工具和方法选择的研究框架。由于课题类型和用户需求相对稳定,其研究框架的套用、更新和迭代相对简化;其主要工作量在于研究资料组织与分析上。

在研究资料组织与分析阶段,对集聚的研究资料进行清洗、组织整序等处理后,通常使用机构数据库、知识库等,对研究资料进行长期存储,较好地保留了资料本身的信息特征,也便于未来从中发现新课题。

分析工作通常从综述集聚的研究资料入手,注重使用定量的相对客观的方法。通过对领域历史的梳理或近年态势的跟踪,根据课题提取研究重点和相关指标,形成分析体系;再利用科学计量、专利分析、统计分析和竞争情报等方法,挖掘和总结集聚的研究资料中的隐藏情报。

科技情报研究的成果表述通常以报告的形式给出,主要包括领域发展历程、态势,前沿、热点识别,领域与相关行业发展预测。基于课题与需求,给出行业的研究资料、知识与情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2.2.2  科技智库的研究资料处理机制  科技智库有很大比例的临时课题,其研究路径、方法、工具和人员安排不同将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所以制定合适的研究框架能帮助得出最优结论。因此,科技智库的研究框架制定要求更深厚的研究背景和经验、研判能力,需要领域专家的参与和指导。

科技智库的研究资料组织与分析,通常在中高级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由研究辅助人员完成对多样化的研究资料如文献、演讲、观点等研究资料清洗、组织整序、长期存储等工作后,开始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通常分两阶段:初级研究人员的定量分析和高级研究人员的定性分析。首先通过调研给出领域态势;再以专家法、实地考察、科学计量、政策分析、案例分析、构建模型等方法,寻找以全行业支持本领域发展的方案;最后常落脚于给出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

科技智库的成果表述通常以报告或政策建议的形式,给出全行业视角下本领域的态势分析及课题的解决方案、政策建议或措施。面向未来,为决策者提供解决方案以供选择,并努力推动决策者运用智库思想。

2.3  科技情报与科技智库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处理机制对比

两者的基本工作流程接近,但在研究资料收集与处理机制各阶段上有所区分,并体现出由于两者的起源、依托、研究对象、基本任务等不同造成的不同侧重。

3  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3组科技情报与科技智库的同一主题的研究报告,分析和对比两者在研究资料收集及处理机制的差异。从成果表述入手,能够充分体现出因研究资料收集及处理机制差异而带来的不同结论,但模糊了研究过程的细节。

3.1  研究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1)第一组

国家市场调研中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和策略研究报告》,依托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等合作机构的统计数据,从基本概念入手,结合专家经验,收集行业发展周期、成熟度、市场特征如市场规模、全球和中国行业发展状况、产业供需等资料。

国网能源研究院依托国家电网提供的一手数据,在《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中收集和给出了中国新能源开发规模、布局和配套工程建设情况、新能源运行消纳情况、发电技术和成本等研究资料。

(2)第二组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金砖五国科技合作现状及预测研究》由中信所撰写,通过收集机构、组织数据库和文献中的关于学者、专利、合作情况与国情的统计结果,如从“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中抽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DI)中抽取金砖五国的论文发表数量等资料作为研究资料;也通过专家访谈收集研究资料。

《金砖国家合作与全球治理年度报告:战略合作包容性增长》是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的主要成果之一,集聚了金砖国家在2013—2014年内开展合作的概况、合作机制建设的最新进展、务实合作情况等一手资料,并附录了金砖国家前4次峰会、合作大事记、2009—2013年金砖国家关键数据的统计摘要。

(3)第三组

《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是FAO的年度常规报告,对年度气候、农业和粮食状况进行介绍。主要分析资料来源为时间跨度最长达到100多年的公开的相关文献、领域动态和领域数据库如债权人报告系统(Creditor Reporting System,CRS)和气候基金跟踪(Climate Fund Update,CFU)等。

由CGIAR牵头的“气候变化,农业和粮食保障(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CCAFS)”项目的2016年报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主要利用与当地或相关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的实地调研、访谈采集的各地自然环境、社会要素等的地理数据,以及与气候、农业和粮食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政策等相关资料。在CGIAR定期发布的项目评估报告中,收集了项目相关的资金、人员绩效、机构自身与同行的评价反馈等研究资料。

3.2  研究资料处理方法与过程

(1)第一组

国家市场调研中心的报告主要采用综述—统计—总结的方式,即利用合作机构提供的资料,通过要素和对比分析、市场结构计算等定量方法,分析产业市场发展趋势和现状。

国网能源研究院构建了新能源消纳预警指数,评判和印证了重点地区的消纳情况;以经济学方法,计算经济性和拟合发展趋势。

(2)第二组

中信所报告亦主要采用综述—统计—总结的方式,即首先通过网络和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对金砖五国的科技体系和发展状况进行了文献综述;而后利用Web of Science、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世界知识产权数据库等,使用文献和专利计量学的基础方法,通过统计中国与其他四国合作发表的国际论文和专利的情况,分析科技合作的项目特点、成果、优势领域等研究资料。

研究中心的报告则基于集聚的公开与未公开研究资料,以综述和介绍金砖国家开展合作的现状为主线,从合作机制、合作实践的角度,以专家方法和视角,描绘科技、经济、贸易等领域全图景下国家合作问题的应对方案和发展策略。

(3)第三组

FAO的报告主要采用科学计量、逻辑推理、因素分析方法,对气候与农业、粮食生产及其他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演;以生态系统方法建立储存增长模型(“Save and Grow” model),确定外部投入的时间点、数量和种类,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前提下高效保障粮食产量持续增长。较少介绍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或往往一笔带过,偏好直接给出结论。

CGIAR的报告基于观察、调查与实验,主要利用专家和政策分析方法、文献综述方法,以及实地访问、网络访谈和问卷调查反馈的知识发现方法。项目评估报告则主要利用案例研究、项目过程模型、科学计量方法进行项目产出的自我与第三方分析,对项目的进展、成果、缺陷进行定期评估并给出改进意见,形成证据链的反馈闭环,不断提升项目成效和结论准确度。

3.3  研究结论表述

(1)第一组

国家市场调研中心的报告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人员经验对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给出产业的基本概况、市场情况、发展趋势等结论。

国网能源研究院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新能源发电热点问题如储能政策及发展前景、光伏发电补贴退坡经济性、分布式光伏高比例接入对电网影响等的分析。

(2)第二组

中信所报告首先从国家角度综述了各国科技体系、发展概况、科技政策变迁,以及主要优先领域、研究资助机构和研究机构等;然后对金砖五国的科技指标,如人均GDP、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学术论文产出、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以及对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等进行统计;还进行了基于合作领域、地区、方式、障碍与机遇、双边科技合作政策的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科技合作的实例研究;最后基于论文、专利和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给出了科学计量结果。

研究中心的报告首先概括了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金砖国家及其创新系统,然后分别从研发经费、研发人员、论文和专利产出及学科分布、高技术制造业方面对四国进行介绍与对比,最后分析了研发投入多因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该报告附录中提供了课题组统计的重要国家的科技经济若干关键指标、创新体系与主要战略,以及合著论文的相关数据。

(3)第三组

FAO的报告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回顾了在全球变暖引起的各种情况下,气候变化对农业部门、粮食安全和营养的当前和预期未来影响的经验证据。然后就小规模家庭耕作、小规模生产系统、农业部门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给出案例和建议。最后讨论了通过政策制定和融资等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CGIAR的报告除了介绍各地区的气候、农业和粮食状况,并给出从作物种类改良、耕作方法到农业政策等针对性建议外,还与当地相关部门、电信运营商合作,为农民提供移动通信和基于网络的气候信息和农业咨询服务;将国际金融公司、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民联系起来,以提高重点农作物的长期生产率。

3.4  科技情报与科技智库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处理过程的对比

对比3组案例不难发现,科技情报与科技智库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处理过程虽有相似之处,但各有侧重。

科技智库研究不仅关注本领域,还考虑大环境、全领域的发展动态对课题的影响。较少使用文献中的研究资料,一是因为二次、三次文献可能不准确,且容易失去时效性;二是其中通常包含了作者的观点,不夠客观。科技情报则需要综合领域内的各方观点,以供决策者多方参考并做出决策。

科技情报的研究资料处理基于对已有研究资料的总结、挖掘,相对平面;科技智库则关注多角度切入的互相印证,有一定纵深。前者的研究结果通常是基于过去的综述或对未来的预测,后者则倾向于向决策者提出未来的解决方案。

4  总结与思考

由于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机制不同,两者的工作各有特色。科技情报的研究资料收集与处理方法相对客观,但却在成果中融合了领域各类观点;科技智库的研究资料收集与处理方法包含了主观的识别和侧重,但却从最基础的事实和数据出发得出一种或几种较为集中的结论。

4.1  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目标定位进行发展道路的选择

情报与智库研究各有优势,机构转型不代表成果亦随之转型;且盲目转型带来的工作流程不规范或导致机构运作效率下降、发展倒退。机构领导应认识到情报机构和智库的差异存在于从需求确定到成果发挥影响的全过程。

可以看到,情报与智库研究呈现不断融合、互相补充的态势,两种机构也向着两种研究兼顾的方向发展。但在机构有能力掌控两种研究之前,机构应明确成果定位,将情报和智库研究加以区分,防止丧失特色的研究优势;建立完善的成果体系、领域专精的思想产品,形成机构内自我补充与不断迭代的情报或智库产品系列;规范和根据机构特点调整研究工作流程,通过加深两种机构间的合作,可快速得出更具操作性的结论。

4.2  决策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果类别

决策者有时需要掌握领域态势、或全面了解领域各方观点,兼收并蓄,以支持自己或决策团队做出决策;有时需要较为成熟的方案、政策或措施以供选择,择优录取,迅速解决问题。

决策者应根据不同的需求,恰当选择情报或智库研究方法和领域优势机构,准确描述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多次确认需求,从而高效、准确地取得更满意的成果;使用机构思想产品后,及时对成果的可操作性、工作效果等评估维度向机构进行反馈,利于建立长效、针对性的合作和决策支持机制。

4.3  国家层面需要把握和平衡两种研究的发展

情报研究不是智库工作前期处理工厂,还承担了兼听各方意见、监听领域动态并迅速呈递的工作;智库研究也不是单纯综合或深化情报成果,而是从解决问题的目的出发,围绕这一主线不断集聚解决方案。

国家层面需要平衡两种研究的发展,避免一方过于弱小而不能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应出台学科或机构发展指导意见,提供研究和机构建设的方向指引;重视学术舆论与歧视并加以引导、控制,平衡和关照不同领域学者待遇和学科地位。

參考文献:

[1] 蔡利妮, 谢剑南. 日本情报文化特征及养成因素溯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4): 220-227.

[2] ALIDAD A. For inquiry and reform: think tanks of the progressive Era[D]. New brunswick: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2003: 1.

[3] 李宏, 杨文慧, 冷伏海. 国外智库影响力的形成及传播过程研究: 基于信息-解决方案链的视角[J]. 科技导报, 2018, 36(16): 70-77.

[4] 国家市场调研中心.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和策略研究报告[EB/OL]. [2019-07-24]. http://www.reportway.com/ProductSurveyReport/2017/071195580.html.

[5] 国网能源研究院. 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8.

[6]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金砖五国科技合作现状及预测研究[EB/OL]. [2019-06-03]. http://www.chinainfo.org.cn/article/detail?id=200320.

[7]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 金砖国家合作与全球治理年度报告:战略合作包容性增长[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8] FAO. 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16: 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EB/OL]. [2019-08-01]. http://www.fao.org/fileadmin/user_upload/faoweb/e-books/SOFA_2016/SOFA_2016_EN.epub.

[9] CCAFS 2017. Annual report 2016: Power of partnerships.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 CGIAR Research Program on 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 (CCAFS)[EB/OL]. [2019-08-06]. https://ccafs.cgiar.org/research/annual-report/2016.

[10] CGIAR. Evaluation of the CGIAR research program on 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 (2016) [EB/OL]. [2019-08-06]. https://www.cgiar.org/research/publication/evaluation-crp-climate-change-agriculture-food-security-ccafs/.

作者贡献说明:

杨文慧:选择论文题目、撰写文章内容并修改;

李  宏:把握研究方向、提供部分案例及修改意见。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search Materials Collecting and Processing Mechanism Between Traditional S&T Intelligence Agencies and S&T Think Tanks

Yang Wenhui1  Li Hong2,3,4

1General Offic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2Institutes of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3Institute of Strategy Research for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Greater Bay Area, Guangzhou 510070

4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In recent years, the demarcation line between traditional intelligence agencies and think tank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blurred, and lots of intelligence agencies would like to transform into think tanks. However, to run and construct a new organization is a confusing problem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Method/process] Using network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study, taking traditional S&T intelligence agencies and S&T think tanks as example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ir research materials collecting and processing mechanism and identifi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Result/conclusion] Institutions should define their own orientations, and standardize their work processes; decision makers should select subject-entrusted institu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needs; and the state should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Keywords: traditional S&T intelligence agencies    S&T think tanks    research materials collecting mechanism    research materials processing mechanism    comparison

收稿日期:2019-08-07      修回日期:2019-10-10

*本文系粵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建设及科技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编号:2019GDASYL-020200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文慧(ORCID:0000-0003-3201-8857),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科员,硕士,E-mail:yangwh@cass.org.cn;李宏(ORCID:0000-0003-3589-9071),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E-mail:lihong@casipm.ac.cn。

猜你喜欢

对比
“鱼”不如“渔” “渔”不如“欲”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下)
俄汉语名词的对比分析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