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因芯片与传统罗氏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结果分析

2020-05-14王博

健康大视野 2020年8期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王博

【摘 要】:目的:探究基因芯片以及罗氏培养检测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结果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数据库中存在资料登记的60例肺结核患者的个体资料,将患者一般资料录入Excel表格后,按照公式法进行两组分析,所有患者的菌株为痰标本结核菌菌株均接受过活检、支气管灌洗或肺泡中分离的菌株。分别对菌株进行罗氏法培养检测,以及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检测法,对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检查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基因芯片以及罗氏培养检测痰标本和分离菌株,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见明显差异,其对比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因突变片段主要为531Mct。结论:基因芯片以及罗氏培养检测均能够有助于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性,相较于罗氏培養检测来说,基因检测能够明确其中的基因突变状况,具有更高的可用价值。

【关键词】:基因芯片;罗氏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8--01

结核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这种病症出现的原因与结核分支杆菌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发病后这种病症可累及患者的全身器官,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机体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在临床上还缺乏一种特异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处理[1]。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早期对患者进行放化疗,这样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但由于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周期较长,并且对患者的机体功能造成的损伤较大,治疗期间很容易出现耐药菌株,对于临床疗效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在患者治疗早期应当及早诊断其中的耐药菌株,这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来说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探究基因芯片以及罗氏培养检测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结果中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数据库中存在资料登记的60例肺结核患者的个体资料,将患者一般资料录入Excel表格后,按照公式法进行两组分析,所有患者的菌株为痰标本结核菌菌株均接受过活检、支气管灌洗或肺泡中分离的菌株。所有患者中共包含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处于23-55岁之间,平均年龄(33.2±4.8)岁。

各患者在入院时基本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确认患者资料可比性良好(P>0.05)。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接受本次研究指导并资源签署知情同意书,征得患者同意。

1.2 方法

菌株培养,采用改良后罗氏法进行处理,首先将培养基上的菌落采用取菌环放置于10ml的双蒸水中,应用玻璃板对其进行搅拌溶解后,应用高速离心提取其血清,将沉淀物去除后取上清液,继续用双蒸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700μmol/L后放置两小时,对样本进行再次10min的高速离心,将沉淀物质滤出后应用吸附剂和裂解剂,适当将其中的样本量取出,将其煮沸震荡摇匀后静置,取上清液,随后对上清液进行净化应用UNIQ-10柱将上清液的液量缩减至150μL,留置放置备PCR反应。最后应用全自动DNA测序仪对所得产物进行测试,记录其中的顺序后,应用绝对浓度法对微生物敏感性进行检查。

采用利福平以及异烟肼耐药基因检测法,对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Excel表格进行数据记录;选择SPSS For windows进行数据分析;选择T值进行计量资料检验;选择X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实验数据中采用P<0.05确认本次实验统计学意义存在,反之则不存在,借此进行数据关系判断。

2 结果

2.1 两组检测方式的结果对比

在实验结果中,基因芯片以及罗氏培养检测痰标本和分离菌株,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见明显差异,其对比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菌株的基因检测结果对比

而基因突变片段主要为531Mct。

3 讨论

结核病是现代临床上对人们健康造成威胁的一种重要传染病[3],这种病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会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抗结核并在进行药物使用时,往往剂量较大,并且患者需要接受较长期的持续用药,一旦患者出现耐药菌,则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应当早期且及时的对患者机体进行检查,确认患者是否存在耐药菌感染的情况,这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以及治疗工作的开展来说有积极意义[4]。

药敏实验是临床上常用的,对结核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的主要方式,在进行操作时,大部分小医院都难以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开展,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失误导致结果出现真假阴阳性不利于医务人员判断[5]。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基因芯片以及罗氏培养痰标本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耐药菌株的基因突变片段主要以531MCt为主,所以在临床上检测时需要加以重视,而基因检测能够作为临床上快速筛查耐药菌的实验,对于临床治疗来说能够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基因芯片以及罗氏培养检测均能够有助于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性,相较于罗氏培养检测来说,基因检测能够明确其中的基因突变状况,具有更高的可用价值。

参考文献

孙桂英,赵刚,沈燕,徐密琴,高胜利,俞净,钮志林.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及异烟肼的耐药性检测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23):2924-2927.

唐柳生,廖光付,周明,冯光辉.基因芯片法和涂片法在肺部感染分枝杆菌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3):3464-3466.

张时良. 应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突变和耐异烟肼katG、inhA基因突变研究[D].江苏大学,2019.

王丹吉,刘巧,卢鹏,陆伟,羊海涛,竺丽梅.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1):2047-2051.

唐佩军. 基因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研究[C]. 中国防痨协会2018:279-284.

猜你喜欢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2015年度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民勤县玉米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探析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细菌学检测及药敏的探究
安阳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菌型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1000例真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快速检测方法在结核病中的应用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