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贤避亲也是失职
2020-05-14刘吉同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20年5期
刘吉同
唐朝贤臣陆元方在武则天朝两次为相,为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在吏部任职时,长子陆象先任扬州参军且已期满,吏部侍郎发现陆象先非常优秀,想提拔他到洛阳任县尉。县尉其实官不大,只是县里的四把手,却遭到陆元方的坚决反对。无奈之下,吏部侍郎去做陆元方的工作,说:“为官者推荐贤才也是至公之道,陆象先‘才望高雅,你不能因为自己在吏部任职就不敢推荐他啊。”陆元方仍不同意,吏部侍郎便直接奏报了武则天,于是陆象先得以赴任。
“知子莫若父”,陆元方不可能不知道儿子优秀,他为什么要坚决反对儿子升职呢?这叫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当时吏治黑暗,往往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武则天时代,武三思、武承嗣、武懿宗之流要德没德,要才缺才,武懿宗更是个十足的人渣,但背靠姑姑武则天这棵大树,個个都能出将入相。在这样的环境中,陆元方以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来阻止这种恶行,其高风亮节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无疑是令人敬佩的。
不过,陆象先也确实非常优秀。公元713年,唐玄宗登基还不到一年,太平公主为了能在朝中继续呼风唤雨,欲废黜新帝,于是召集5位宰相商议,说李隆基是庶出的,做皇帝不合道统,应由其嫡长兄取而代之。此议一出,一片沉默,唯有时任宰相的陆象先强烈反对。可见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着极强的胆识和定力。太平公主被杀后,唐玄宗感叹陆象先的气节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封他为兖国公。
假如陆元方把这样一位“益高人品,尤著相才”的儿子死死压在一个低级参谋职位上,即便陆元方再高风亮节,也会使得陆象先无法为朝廷做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读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