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 防治还需多方协作

2020-05-14

中国防伪报道 2020年2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诈骗犯罪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运作模式日趋专业化、公司化,犯罪手段也越来越智能化,逐渐形成了恶意注册、引流、诈骗、洗钱等上下游环节勾连配合的完整链条,也形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新范式”。前两年典型的电信诈骗有“中大奖”“买车退税”类,目前,此类犯罪基本销声匿迹了,近两年,除了“杀猪盘”,比较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还有冒充公检法类和电商平台“刷单”类。

诈骗新花样需特别警惕

2019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中相对突出手段有:贷款及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刷单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及“杀猪盘”类诈骗等。

非法獲取个人信息后实施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春节前,公众消费需求旺盛,借贷行为多发,有不法分子趁此作案。不法分子会先通过网络开设办理小额贷款、代办信用卡等信息的钓鱼网站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之后则通过收取手续费、偿还能力证明等名目实施诈骗,又或者直接骗取事主银行账号和密码,以直接转账或消费的方式实施诈骗。

恋爱“杀猪盘”类诈骗。 “催婚”是春节期间常见话题,不少人在此期间婚恋情感需求强烈,容易被骗子蒙蔽。2019年春节期间,花女士通过网络与一名“外地男子”邂逅并陷入热恋。此后,该男子以“可以结束异地恋”“长相厮守”等情感原因为借口,向花女士索取65万元“冲业绩”周转金。这笔钱进入了骗子的“腰包”。

所谓“杀猪盘”,就是诈骗分子通过婚恋网站、社交APP,精心选择有经济实力的人,以谈恋爱的手段获取信任,前期通过甜言蜜语培养感情,伺机将对方拉入网赌、网贷等骗局,直至倾家荡产。在这类犯罪中,诈骗分子把诈骗对象称为“猪”,把网络交友网站称为“猪圈”,“甜言蜜语”则是“猪饲料”,最后的诈骗行为就是“杀猪”。

盯上年轻人,“冒充公检法”诈骗。办案民警介绍,以往较为常见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近来有所变化,不法分子利用年终岁末正是升职加薪关键阶段,年轻人害怕出纰漏的心理,实施犯罪活动。

需加强打击及协同共治力度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除了手段更新变化以外,打击防范也存在新难点。

据警方透露,一方面,当前诈骗团伙有扩散蔓延趋势;另一方面,各类犯罪团伙间合作“链条化”特征明显。如当前出现大量境外职业化洗钱团伙为诈骗团伙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认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需标本兼治,在执法部门加强打击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

专家认为,综合治理要求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行业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制度,做到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行全链条、全方位打击。

专家还指出,相关部门要依法打击“伪基站”“钓鱼网站”,企业也应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依法加强对网络电信违法犯罪活动监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能让网络平台成为犯罪的温床。此外,各相关单位还应加强信息协同和信息共享。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繁多,遵循“三不一多”原则能帮助公众减少损失,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当前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的目标群体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轶认为,今后政法机关应当注重面向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网络犯罪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风险意识。

打击治理“五大建议”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发生频繁,犯罪分子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群众上当受骗事件增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由于这类案件侦破存在较大难度,破案率低,使受害者不仅在经济上难以挽回损失,更在心理上受到严重伤害。对此,衡阳市人大代表、耒阳市公安局看守所教导员匡兵提出了五点建议:即加大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力度,可通过电视、农村广播“村村响”、短信等传统主流媒体和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网络平台,开展有侧重、多角度、全方位的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的防骗意识并有力震慑犯罪。

“除了在宣传手段上多样创新,还要加强对电信诈骗源头的治理。”匡兵表示,电信部门要联合公安部门加强对违法短信、不明来源的电话及违法网站的监管,通过屏蔽等技术切断违法短信、网站传播渠道,坚决禁止网络改号电话运营,整治违规出租电信线路、制作传播改号软件等不法经营行为,严格规范对“一号通”“400”“商务总机”等重点电信业务市场的管理。

除此之外,加强对银行的监督也很重要。匡兵提出,银行要进一步加强银行卡实名制的验证机制,对于未经实名验证的卡不予开通电话、网络转账功能,杜绝利用倒卖和出售银行卡、冒名开卡、用遗失的身份证开卡的途径从而进行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

同时,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泄露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的打击,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搜索平台、网络社交工具运营方违法泄露个人信息的惩处力度,形成震慑作用。匡兵建议相关部门设置专门机构,配大配强反电信诈中心,加强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业队伍的建设。

个人需提高防骗意识

提高防骗意识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个人财产安全最根本的方法。同时,专家也表示,在数据时代,电信网络诈骗更加智能化、线上化。要预防花样不断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不仅要提高人们的防骗意识,相关反诈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也至关重要。这两个环节相辅相成,才能让大众提高警惕,远离电信网络诈骗。

面对不断升级进化的电信网络诈骗,人们要掌握并做到“三不”: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必须汇款、转账的要再三核实对方的信息。万一自己上当受骗或有亲戚朋友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诈骗犯罪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春节前夕小心“实名诈骗”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诈骗
Televisions
警惕电信诈骗
环境犯罪的崛起
注意防范电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