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四逆汤加减方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探析

2020-05-14郑春宇许振周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针灸疗法优良率骨性

郑春宇,许振周,振 栋

(河北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七科门诊,河北 沧州 06100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的常见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膝关节受损,使其膝关节的关节软骨发生病变所致。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膝关节疼痛、膝关节肿胀等[1]。在中医学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的范畴。中医常用当归四逆汤等中药方剂治疗此病,但效果并不理想。温针灸疗法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方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本人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5例,女35例;其年龄为42~76岁,平均年龄为(53.22±8.15)岁;其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47±0.88)年;其中患病部位为双侧膝关节的患者有19例,为左侧膝关节的患者有29例,为右侧膝关节的患者有12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4例,女36例;其年龄为42~75岁,平均年龄为(51.31±7.23)岁;其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13±0.57)年;其中患病部位为双侧膝关节的患者有11例,为左侧膝关节的患者有29例,为右侧膝关节的患者有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的药物组成为:当归、桂枝、白芍各15 g,细辛3 g,通草、炙甘草各10 g,大枣6枚。若患者具有下肢寒重的症状,在方中加入附子10 g;若患者具有疼痛的症状,在方中加入元胡15 g、鸡血藤20 g及牛膝20 g;若患者具有腰膝酸软的症状,在方中加入杜仲及续断各20 g。将上述中药用清水煎煮,每天服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共服用30 d。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方联合温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的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采用温针灸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为:取患者的外膝眼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阿是穴、悬钟穴、鹤顶穴、血海穴为主穴。采用1.5寸(30号)的毫针对患者的主穴进行针刺,将艾灸柱插入毫针的柄端,点燃艾灸柱,留针的时间为20 min,1次/d,连续治疗7 d后休息 1 d,共治疗 30 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ISOA评分。用ISOA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评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严重。用优、良、可、差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优:治疗后,患者的ISOA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良:治疗后,患者的ISOA评分较治疗前减少70%~89%;可:治疗后,患者的ISOA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69%;差:治疗后,患者的ISOA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SOA评分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SOA评分相比,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SOA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SOA评分(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SOA评分(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60 10.13±2.083.48±0.96 22.485 0.000对照组 60 10.24±2.105.55±1.05 15.473 0.000 t值 0.215 11.270 P值 0.830 0.000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的范畴。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气血运行不畅,受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缺乏气血濡养所致。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等。中医常为此病患者使用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作用的方剂进行治疗[2]。当归四逆汤加减方中当归具有养血和血的作用,桂枝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二者共为君药;细辛具有助桂枝温通血脉的作用,白芍具有养血和营的作用,二者共为臣药;通草具有通经脉的作用,大枣及甘草具有健脾养血的作用,三者共为佐药。方中诸药配伍使用具有温阳散寒、养血通脉的作用。使用此方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但疗程较长,见效较慢。温针灸疗法是指在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过程中,将艾柱插入毫针的针柄上,点燃艾柱,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患者穴位的一种疗法[3]。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的膝眼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阿是穴、悬钟穴、鹤顶穴、血海穴等穴位进行针灸,可起到活血强筋、温经通脉、驱寒除湿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当归四逆汤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

猜你喜欢

针灸疗法优良率骨性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温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运动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的控制作用研究
关节镜联合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针灸疗法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针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