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家校共育促进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探究

2020-05-13陈丽燕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家校共育养成教育

陈丽燕

摘要: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双重任务,为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家校共育观念,积极建立“学校主导,家长主体”的合作关系,并且采用有效的策略,如让家长在主题班会中、在家长会中发挥作用,让家长委员在学校养成教育中发挥作用等,以发挥家校共育的最大合力,促进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养成文明礼仪是学校的任务。殊不知,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双重任务,家校共育发挥着“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家长的配合程度对于学校的养成教育效果是有直接影响的。这就要求家庭和学校参与教育的活动,从而发挥最大的合力,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水平。

在我国,教育学者对家校共育的理解都离不开两个方面:在“校”方,学校应充当引领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对家长提出配合的要求,接受来自家长方面的合作;在“家”方,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家长在家校共育中自然便成为合作的主体,家长应主动参与到学校教育当中来,形成“学校主导,家长主体”的合作关系,使得在养成教育活动中,家庭与学校共同配合、努力,学校教育与教育互融互通、相互指导与支持。

养成教育主要运用灵活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校层面,主题班会和家长会是教师开展养成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家庭层面,家长代表以及家长委员是最有力的意见输出。因此要灵活地将家庭力量与学校平台相结合,从而有效地解决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问题。

一、讓家长在主题班会中发挥作用

(一)让“单向教育”变成“双向教育”

班会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效策略,班主任会利用班会时间,针对学生每周在班级中出现的文明礼仪的问题进行教育,通过每周的班会逐步解决,不断推动班级文明的进步。为了能与家长共同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班主任在组织班会活动时,可以让家长走进班会,了解班级中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配合班主任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见证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班主任与家长在交流、磨合中,形成合力、达成共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家校共同管理下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这样就实现了家校互动的有效管理,让“单向教育”变成“双向教育”。

(二)增加互动。家长与学生共同进步

班主任可以借助班会有针对性地与家长一起教育管理。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可以设计一些有关主题的互动方式,一方主持、一方监督,让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高效。

主题交流过程中,增加让家长评价孩子文明礼仪的环节,做得好的地方,教师应配合家长在全班表扬;对于屡教不改的不文明行为也应提出整改,这实际上增强了家长在家庭管理的效力,能够解决部分学生在校听教师、在家不听父母教育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在学校学习到的文明礼仪延伸至家庭中。增加趣味亲子竞赛环节,让家长和孩子来比一比,日常的生活礼仪谁做得更好,一方面激发家长的自我反省,另一方面促进孩子的自我监督,从而达到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的目的。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发掘家长在家庭的养成教育管理中的监管作用,并结合亲子竞猜、亲子趣味游戏等激发家长共同监管的热情,帮助学生在家校联合的科学管理中不断进步。

学校与家庭联合的管理模式可体现在班会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在家长的监管之下,学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这便是班级管理在科学策略的帮助下得到有效的延伸。合理运用科学的策略能使班级管理与家庭管理有效地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学生在家长的有效监管之下,能把很多的不良文明习惯转化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达成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在家庭中能有机延伸的目标,使学生能得到更加全面、文明的发展。

二、让家长在家长会中发挥作用

(一)将“报告会”变为“交流会”

家长会是家长与学校、教师沟通的重要桥梁。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会了解孩子在班级的表现、了解学校工作的开展情况。然而,在家长会中,家校共育的双向交流往往较少,通常是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报告会”,家长更多是被动的接受者。为了让家长会的沟通更高效,应重新审视家长会的沟通形式,将“报告会”变为“交流会”。

(二)有目的交流。教师与家长共同进步

家长会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教师与家长共同商讨在校开展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明确在家配合养成教育的态度要求。双方平等交流,互商意见,确立最佳解决方案,发挥家校的最大作用。在家长会交流中,可以增设分组交流环节。在家长会前收集家长们的疑难,总结出普遍的问题,将家长分成不同的小组。另外,还可以安排在对应问题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家长为组长。在家长会中,让家长组长带领其他家长讨论交流,同时,家长组长分享自己的优秀经验,让家长都能在这次家长会中取长补短,有所领悟、有所收获。这样既能提高解决学生养成问题的效率,又能一针见血地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以问题探究为话题,以典型案例或者热点话题铺开讨论。这需要班主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话题讨论的方向,讨论过程中调动家长各抒己见,对家长的发言进行及时的点拨和建议,按照各自家庭的教育经验提出各自的想法,最后由班主任总结出最优的解决方法供家长实践参考。

三、让家长委员在学校养成教育中发挥作用

(一)将“低层次参与”变成“高层次参与”

家长委员会是保障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组织,在养成问题中,家长委员很多时候仅仅起“传话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传递学校养成教育精神,配合学校文明礼仪德育活动工作。这样造成了家委会资源的浪费,不能发挥最大效能。狭义的家校共育只局限于家庭与学校的配合,但家校共育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集合多方面的力量,更有效地推动学生文明的进步。将“低层次参与”变成“高层次参与”。

(二)家校结合。家长和学校群策群力

学校举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德育活动时,学校应充当引领者的角色,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每一位家长都可能是一本阅历丰富的书,让家长充分挖掘自身的家庭资源及其社会资源,如有关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图书册、创新的文明宣传途径、文明习惯的讲座,或者是养成教育活动所需的一些物资解决等。家委会负责集合各类资源,与学校资源相结合,最终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同参与,互配合、齐支持”的教育活动。家庭、学校、社会这三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家校共育观念。在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的养成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都起着重要作用。其次要建立“学校主导,家长主体”的合作关系,学校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让家长最大限度地参与并贡献力量。最后是要灵活地将家庭力量与学校平台相结合,提升学校与家庭日常的有效沟通,让“单向教育”变成“双向教育”,将“报告会”变为“交流会”,将“低层次参与”变成“高层次参与”,这不仅能够丰富家长的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更加有信心,而且家长在参与学校的教育及管理事务时,能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二者在合作的基础上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家校共育养成教育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