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逆向教学设计

2020-05-13韩扣兄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感叹句陈述句朗读课文

韩扣兄

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已经提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并正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纲着力建设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不是并列关系,最核心的内容是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则是其三个实践性应用,它们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是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因此,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必然要求进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那么,如何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呢?逆向教学设计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什么是逆向教学设计

逆向教学设计是美国课程与教育领域专家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在对传统教学设计不足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逆向教学设计是从终点——想要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开始,根据标准所要求的学习证据(或表现)用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式开展教学。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以清晰的学习目标为起点,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指向促成目标的达成”。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要的问题是:“学习目标达成的预期学习结果是什么?”“哪些评量指标能证明学生取得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设计哪些学习体验和活动能帮助学生取得预期的学习结果?”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二、指向核心素养的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

我以二年级“寓言故事”单元的《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则寓言故事为例,尝试进行逆向教学设计。

[阶段一]  确定预期学习结果

1.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能识记44个生字和书写2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释“大话”“无边无际”“得过且过”“自言自语”等词语的意思。

依据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依据的课标目标是:“认识常用汉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指定句子的语气。

依据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能根据具体语境和任务,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尝试运用自己获得的语言活动经验顺畅交流。

依据的课标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能读懂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尝试阐述并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依据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在阅读、表达等语言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

依据的课标目标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2.预期的迁移

(1)能将课文中陈述句和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迁移到课内习题的改句子中。

(2)能画一画经过新编或续编的任意一则寓言故事。

(3)能参加《寒号鸟》课本剧的表演。

3.预期的理解

学生将会理解以下内容:

(1)三则寓言故事阐述了不同的道理。

(2)陈述句和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能表达相同的意思,但语气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相同。

4.需要思考的基本問题

(1)三则寓言故事各阐述了什么道理?

(2)陈述句和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之间如何转化?转化后意思和语气有什么变化?

5.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识记44个生字和书写28个生字。能解释“大话”“得过且过”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不同的标点、角色和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3)初步感受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体会到陈述句和感叹句、陈述句和反问句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语气和情感不一样。

[阶段二]  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教师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设计告诉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

1.表现性任务

学生通过哪些真实的表现性任务证明自己达到了预期的理解目标?

(1)我会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发音洪亮,不加字,不漏字。能做到停顿恰当,不拖腔拖调,语气连贯、自然。能根据角色、标点和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2)我会画——三则寓言故事中任选一则进行新编或续编的绘画,可以配文字,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把句子表达清楚。

(3)我会演——能参与《寒号鸟》课本剧表演,并用上恰当的动作和语气。

2.其他证据

如:测试、小测验、问答题、观察、作业、日记等也可证明学生达到了预期结果。

(1)前、后测试——能完成前测试、后测试。

(2)问答题——能判断生活中有没有《刻舟求剑》中的人或者事;能说出青蛙和小鸟争论的问题是什么;能说出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的原因;能说出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喜鹊或寒号鸟这样的人,说说他的小故事;能说出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最后一个也没得到的原因。

(3)作业——能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能积累词语;能理解陈述句和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之间的转化;能完成寓言故事新编或续编等的随堂练习。

3.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

(1)自评前后测试中认读字、会写字的学习情况和长句子的朗读是否正确、流利。

(2)自评画的寓言故事,是否做到画文适配;自评讲寓言故事是否做到条理清晰、内容具体、表达流畅。

[阶段三]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教师在头脑中有了清晰明确的结果和关于理解的合适证据后,就该全面考虑最合适的学习活动了。在逆向设计的第三个阶段,我们必须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如果学生有效开展学习并获得结果,他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根据表现型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只有在明确预期结果和评估证据,搞清楚其意味着什么之后,才能真正做好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顺序,以及教学资源的选择。这一阶段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评价任务来安排教学活动。

1.本阶段的活动编码W、H、E1、R、E2、T、O。

为了更好地体现我们在某些程度上已经知道的内容,W、H、E1、R、E2、T、O强调了关键的思考:

W——Where 了解单元学习的方向和预期结果。

H——Hook 把握(Hook)学生的情况并保持(Hold)学生情趣。

E1——Equip代表知识体验观点的探索。

R——Rethink/Revis反思和修改等。

E2——Evaluate  允许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和应用进行自评、互评。

T——Tailored  根据学生个体的需求、兴趣和能力来设计作业和活动。

O——Organized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持续参与的热情。

2.本单元的活动顺序

(1)观看《刻舟求剑》的视频,结合故事探讨“他”能否求到剑,并说说原因;想想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再通过讨论达成理解,领会寓意。学生关注到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H

(2)介绍本单元是寓言故事单元,并讨论本单元的最终表现性任务(前、后测试单;上傳两次录音;画寓言故事,可续编可新编,并配上文字;课本剧表演。)   W

(3)课前完成前测试单,并进行自评。  E1  E2

(4)在早读中以齐读、自读、分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并在课后上传第一次朗读录音至微信群中,进行组内互评。E1

(5)研读文本,随文识字,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后题,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讨论中,谈一谈课文讲述的道理。E1  R  O

(6)分小组进行比赛,关注标点和角色进行朗读。体会感叹句和陈述句、反问句和陈述句表达的意思相同,语气不同。并观看微课“认识感叹句”“认识反问句”,完成感叹句和陈述句、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化的拓展性练习。 H  E1  R

(7)课后完成后测试单,并进行自评。E2 T

(8)画一画、编一编寓言故事。即从三则寓言故事中任选一则进行续编或新编的绘画,尝试配上文字进行描述,并在小组内互评。E1 T O E2

(9)《寒号鸟》课本剧表演,并在小组内互评。H E1 E2 O

(10)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传录音,并进行自评、组内互评。R O E2

三、逆向教学设计的启示

“寓言故事”单元的逆向教学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探索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通过这次逆向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我有以下三点感悟:

1.逆向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学

逆向教学设计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它的着眼点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逆向教学设计要求内容和评价都必须指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各学科核心素养在课标中表述各异,但都意味着学生通过某学科的学习而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均指向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要求以育人为本,进行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逆向教学设计。

2.逆向教学设计为理解而教

美国课程研究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提出了理解的六个侧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由此可知理解的内涵是多元的,它不仅仅是知道、懂得,更是指迁移、应用的能力,用同理心审视事件和元认知的能力。因此,教学中的理解也应该有多个维度,我们应该把理解六个侧面渗透到对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的思考中,要求教师为理解而教。为理解而教要求重新审视教材。教师需要用教材帮助学生探究重要观点和关键问题,指导学生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来学习教材的某些部分,以便使学生更好地获得持久的理解。为理解而教要求评价优先。传统教学评价往往是对学习结果的反馈,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较少考虑到如何评价。逆向设计理论则认为,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就要先确定学习目标,再思考如何开展评估,最后再设计学习活动。

3.逆向教学设计实现了教、学、评的一体化

传统教学设计重在安排教学内容,加上评价的滞后,导致了目标、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不一致。因为教学没有清晰可靠的目标引领,教学显得随意而盲目。

逆向教学设计强调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如果说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评价则是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手段,学习活动就是落实学习目标的载体。此三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进行具体教学设计时,三者之间是一个连贯的思考过程,是缺一不可的。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戬浜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感叹句陈述句朗读课文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青铜葵花》选段
我有话要说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感叹句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中考英语陈述句和疑问句专项强化训练
名师教你一招鲜(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