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小古文教学策略

2020-05-13蒋燕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古文小儿赏析

蒋燕

小古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优美含蓄的文字、短小精悍的篇幅里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和无穷的智慧,那些经过历史长河的选择而积淀下来的经典小古文名篇,应当成为学生熟读于心的范本。随着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小古文已经被编入教材,走进了学生的视野,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这使学生能对小古文有近距离的了解。但由于小古文的表达形式和现代文有很多不同之处,学生学起来难免会感到生疏、迷茫,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小古文,成了教师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小古文的教学上,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相应的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带领学生学习小古文。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适切的导入语能够像吸铁石一样发挥强大的磁场作用,在上课伊始就能先声夺人,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过来。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所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导入语,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统编本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可以采用辩论激趣的方法教学,由题目中的“辩”字入手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辩”字,让学生观察这个字的中间是什么部首,两边像什么。弄明白“辩”就是通过辩论,分辨是非、辨别真伪的意思,随即出示辩论题:“在咱们班里男生聪明还是女生聪明呢?”让学生针对班里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动手操作能力、活动能力等方面展開辩论,然后教师把课题“两小儿辩日”补写完整,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辩论的故事,看到这个‘辩字你想知道哪些问题?”教师由“辩”这一中心词导入课文,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统编本六年级下册《学弈》一文的教学,可以采用成语激趣的导入方法,由已经积累的成语巧妙地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出示“专心致志”这个成语,让学生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说说什么样的状态才能被称为专心致志,然后告诉学生接下来所学的小古文《学弈》就是“专心致志”这个成语的出处。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思路就顺势进入到课文中了。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精心设计小古文课堂的导入语,能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激情,把课堂教学内容快速呈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感,推动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的愿望。

二、反复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文化情感

学习小古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教材中编排的小古文都是优秀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在教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时候,读准字词,读通课文,读出重点,读懂难点,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小古文的意思,感悟小古文的内涵,获得小古文的启迪,从而理解小古文的写作特点,产生对古文化的热爱之情。

统编本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很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朗读方法:一是放慢朗读的速度,二是要有适当的停顿,三是要根据角色的需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范读引导学生迅速而又直观地学会朗读小古文的方法,初步感知语速、停顿以及词句的韵味,如:“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读正确,把每一个句子读通顺,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小古文的节奏,在读正确的基础上练习把课文读流畅。再对照课后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意思,最后反复诵读,读出小古文的韵味,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古文中很多字词句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古文的学习需建立在读通、读顺、读熟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开展。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把握朗读节奏,读出独特的韵味,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甚至熟读成诵,把小古文中的精彩语句牢记在心中,把谋篇布局的构思储存在脑海,进一步获得朗读的情感体验,丰富文化情感。

三、赏析关键词句,领略古文语言魅力

编入教材的小古文的篇幅一般都不太长,表达简洁,但是意蕴深长,简简单单的一两个字就能表现出极为深厚的意境。教师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创设情境,进行赏析,让学生走进小古文所描绘的场景中,体会古人的思想和智慧。

《两小儿辩日》中的关键词是“辩”,课堂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辩”字引导学生进行赏析。首先小组合作,厘清两小儿“辩”的问题是“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再读课文,厘清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理由是太阳早晨时大得像车盖而中午则小得如盘子;第二个小孩的观点是中午离人近,理由是早晨十分凉爽而中午却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汤里一样。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情况后教师板书不同观点,师生共同探讨两小儿各执己见的依据,分别是“近大远小”和“近热远凉”。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小组合作展开“辩”的场景,上演一出两小儿“你争我辩”的好戏。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品读,赏析“辩”的过程,最终明白两小儿因为看太阳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现象也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就不同。

在以上教学中,教师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引导学生通过“读、说、辩”等多角度赏析,再现故事的情境,使简短的文字变得生动具体,使静止的文本变得可触可感,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被充分调动出来,学生积极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这样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还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积累词语的同时,领略了古文化巨大的语言魅力。

四、恰当延伸课文,有创意地学习文言文

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小古文,教师还需要做一个有心人,想办法让小古文在学生的脑海中扎根发芽。一篇小古文教学完之后,不能就此打住,而要结合课文内容及时进行延伸,为学生提供探寻的话题、实践的空间,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冲击,有创意地教学小古文,学生才会愿意学、乐意学。

《书戴嵩画牛》这篇课文写的是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的一幅名画《斗牛图》被杜处士所收藏,有个牧童看见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画上的牛尾巴画错了,杜处士也觉得牧童说得很有道理。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但是这个故事却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做事应该从客观事实出发。为了让学生领会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教师设计了一架“时光穿梭机”,带领学生来到唐朝,和戴嵩进行对话,告诉他“牛相斗时,力气集中在角上,尾巴是夹在两股中间”的客观事实,给戴嵩提出建议应该如何修改画作;和杜处士联系生活实际探讨“仔细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的话题;和作者苏轼探讨如何针对某一现象进行叙述事件、揭示道理的写作方法等,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巧妙地延伸出去,学生感到有创意,留下的印象自然会变得深刻起来。

在教学小古文时,教师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恰当地延伸拓展课文内容,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学生对作品表达内涵的感悟能力。延伸课文既转变了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消极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积极的“我要学”,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表达欲望,使小古文的学习取得最佳效果。

小古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要致力于研究小古文的课堂教学,通过精心设计导入语,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赏析文中关键词句,适当拓展延伸文本内容,让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深入学生的心田。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港闸区北城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古文小儿赏析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称象
嫦娥奔月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小儿难养
步辇图赏析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