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汉字教学感受汉字文化
2020-05-13王晓轩
王晓轩
汉字是语文的基石。每一篇课文都是由一个个汉字组成的。在这些汉字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对生字知识的获取上,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终身的学习与发展。在这种教学背景下,汉字教学就要注重从知识向素养的转型,以真正发掘出汉字的文化教育价值,增加汉字教学的厚度与深度。那么,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向素养的转型呢?
一、多种感官参与,体悟汉字理趣
汉字是一种以象形字为基础的表义文字,它可以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以使他们能够手、脑、眼、耳并用,让学生在浸润、体验、陶冶的过程中,感受到汉字字形与意义之间的关联,以使学生从中进一步感受到汉字的情趣与理趣。
如在教学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一课中的“才”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借助图片把“才”字最初的形象还原给学生看,从图片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才”最初的意义表示草木初生的样子,然后,教师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才”字所在的句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写字:一横就像是泥土,宽一些,竖钩冒出横上面的部分像是冒出的叶芽,不能长,横下面的部分像叶芽的根须,可以写得长一点。最后,教师让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这样教学,符合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与规律,充分体现了汉字的理趣与情趣,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学得更有趣了。
在汉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特点,把学生学习的情感、想象、联想等诸多情感因素结合在一起,并让学生按照美学的格式进行写字训练。这样教学,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汉字就像看书、画画一样有趣,从而使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被激发,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遵循汉字规律,联系归纳统整
汉字本身是一个文化载体,汉字之间存在着一个紧密联系的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系统。与此同时,汉字具有其独特的认识方式以及逻辑推理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汉字进行项目化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把思维、文字和情感有机结合在一起,探究到汉字的奥秘。
如在教学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一课时,在“尖”字的教学上,大多数教师都是从会意字的规律“上面小下面大为之尖”让学生认识汉字,这只是一个认识汉字的基本过程。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尖”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文化教育呢?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把与“尖”字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是尖的。(笔头、锥子、缝衣针、剪刀头、毛衣针……)在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再继续追问:“这些尖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这样教学,不仅遵循了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还让学生把相关类似的事物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汉字时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习经验,深化了学生的汉字学习过程,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在生字教学中,教师不要机械地引导学生认识汉字,而要遵循汉字规律与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帮助学生把需要认识生字的有关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教学,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渗透字理文化,触发汉字内涵
陈寅格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关注汉字教学就是要把汉字与文化整合起来。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在汉字学习方面主要是随着课程的发展,零散地学习一些汉字,这样就导致了汉字与文化割裂开来,在有限的学习空间里,学生难以体会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把汉字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来教学,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对汉字的审美体验与建构。
如在教学统编本一年级上册《金木水火土》一课中的生字“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的“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再与“吐”字的读音比较,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两个读音一样,然后再告诉学生:古人发现泥土大地太神奇了,所有的花草树木、植物种子等都在泥土中产生,就像是大地吞吐万物一样。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把《说文解字》中的解释读给学生听:“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土,吐也,吐万物也。”接着教师再借助多媒体把小苗破土而出的画面播放给学生观看,即 。在觀察中,学生会发现,“土”字与图片不仅在形状上相似,而且“土”字的一竖更是像土里生长出来的植物。这样教学,活化了学生对“土”字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觉得汉字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在借助生字教学把学生引向生字学习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借此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还要从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出发,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认识古文字。教师要把握住汉字教学的重点,从而让学生真正把握汉字的内涵,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学生整个语文学习阶段,教师都要把提升学生的汉字文化素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认识接触到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教师都要引领他们追根溯源,前后勾连,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素养的转型,增加汉字教学的深度与厚度。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