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校本教材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2020-05-13王富春
王富春
摘 要 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摆在众多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高中数学校本教材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核心素养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就两者的有机结合策略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校本教材;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2-016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教育的目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层面的目标,同时也有关于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培养,也就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以及教师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上,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时间展开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事实上,在21世纪这样的一个特殊时代里,是否能够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依托校本教材,切实做好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关于数学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就是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也与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相符合,在本质上就表现为能力和品格,是与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个体的自身发展要求高度吻合的。
一、高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内容灵活丰富
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材而言,高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出现,为各种数学技巧的传递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优良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两者的有机结合,围绕着校本教材展开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校本教材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不仅仅教师就是教材的编撰者,而且只要教师在进行编写的时候不脱离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学计划的顺利实现所服务,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在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提出设想。这样的话,每一章的内容不仅更加明确,而且针对性更强,也更加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实现。
总的来说,校本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灵活,更加利于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有针对性调整。教材的内容有关于学科发展的介绍,也有关于知识来源和背景的介绍,这些都为学生更好地加以应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校本教材的学科育人特征明确
对于教材来说,其编写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而校本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就是完全秉承着“育人”这一基本原则的。在进行编写的时候,特别注重内容的实用性,注重内容的时效性,注重内容的时代性,就希望能够为全面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提供有力的依托。我们翻阅校本教材,就会很容易发现,在教材中有大量的案例,利于教师通过课堂的恰当导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或者是分组合作,主动去分析问题,最终顺利把问题解决,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下面來看这样的一个教学案例:今天是小明14周岁的生日宴会,在宴会的现场一共有12个小孩,其中包括小明,每四个小孩是来自于同一个家庭,在现场的家庭分别是小明家、小丽家以及小伟家。所有孩子的年龄都不一样,最大的一个是15周岁,请试着分析现场所有孩子的年龄可能会是多少?
对于这样的一个案例,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良好素材。第一,答案是开放性的,有几种不同的可能性;第二,就是案例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还有那一点就是由于答案的多种可能性,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探究。为了找到更多正确的答案,学生的探究会不断深入,从而实现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这恰好是综合素养中极为重要的要素。
三、校本教材利于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材的编制规范,规定明确,很多教师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被束缚或者限制,无法展开对于教学内容的再创造。
以《集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灵活进行教学设计:可以首先对其概念进行分析,然后依托其中的案例展开具体的分析和说明。当然案例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经过教师创编的。教师的教学可以循序渐进由浅入难,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将教学落实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层面。
四、总结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将校本教材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确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真正发挥校本教材的积极效用,对于教材的质量也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材的编撰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校本教材的编写人员阵容基于学校教师,一定要注意编写人员的专业性,集中学校所有数学教师力量,听取数学教师编写教材的想法和意见。在保证编写内容专业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体现该校数学教学整体水平。对于高中数学校本教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和认可,其最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高中数学校本教材就是高中数学教材的延伸和发展。校本教材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可见一斑,其在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方面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庆忠,刘晓荣.高中数学教学中做好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8,15(3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