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浅议
2020-05-13程燕
程燕
摘 要 计算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已不再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从引导学生领悟算理、算法的多样化及优化和注重口算、估算与笔算等教学策略入手,阐述了笔者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一点见解,以期提供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法
中图分类号:D9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2-0059-01
数的运算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不仅体现在数与代数领域,同样贯穿于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领域,作为进行一切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技能,不论探索数学规律还是解决数学问题,都离不开计算。
一、引导学生领悟算理
教师对算理和算法的重视是实现有效计算教学的重要基础,但同时也要明白,算理和算法的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不容易进行。对于学生来讲,听教师讲解计算算理难懂、枯燥,而且十分抽象;对于教师来说,教师需要在备课阶段精心地准备、组织和了解学生情况,还要使教学内容有趣、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阶段的计算内容主要是四则运算和数的运算,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项,其中加法的意义是合并和添加,减法的意义是剩余、比较、减少和加法逆运算;乘法的意义是相同数连加、倍数和面积;除法的意义则是平均分和乘法逆运算。数的运算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以整数四则运算为例,其算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进一”和“退一”的原理,并体会进位加和退位减从个位算起的便捷性。
二、算法的多样化及优化
学生在进行计算和思考时,思维是发散的,因此不局限一种算法会使得计算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实施算法多样化的第一个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和算理的过程中,思考多种算法的优缺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也能够使自身的潜能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得到激发,这是第二个意义。在想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或班级中进行分享和交流,使一定时间内得到新知的学生个体成倍的增加,此为第三个意义。此外,每个学生所使用的算法不相同,体现出的思维层次也就不同,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一点来进行更好的因材施教。以上便是算法多样化的意义,而具体实施算法多样化的做法可以从鼓励学生探索计算过程、独立思考、表达交流、讨论评价、思考选择中入手,强调选择最优算法的必要性。
算法的优化是在提倡算法多样化基础上进行。算法的优化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给予了学生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算法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比较,在提炼中强化思维,得到实用性较强的算法,在太多低层次的算法上没有必要浪费太多时间。例如,12-9,学生可能会先用破十法,10-9=1,2+1=3;也可能会用连减,12-2=10,10-7=3;还可能会用想加算减,9+3=12,12-9=3等等。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同算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从而选择出最合理有效的算法,让那些计算能力尚不成熟的学生去着重掌握次于最优算法的那种算法。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一讲自己为什么要选某一种算法,再让其他学生复述,使大家都能够对其思维和想法有所了解,最后再判断出适合自己的算法。
三、注重口算、估算与笔算
口算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教师重视口算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考试中的口算部分稳操胜券,而且还能够将一些口算方法中的计算经验带入到笔算当中。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口算训练都不能够懈怠,每天只需要3-5分钟来组织学生进行口算,长此以往就会有很明顯的效果。
以往教师很少去关注估算教学,但随着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加之新课标中也强调了要重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区分和考虑到究竟何时进行估算和精确计算,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判断来提高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常用到的估算法有三种,即简约、转换和补偿。简约是在估算时先将数简化成比较简单的形式再进行计算的方法。例如,计算495+307,可以先将495看做500,307看做300,计算比较简单的500+300即可。
新课标中虽然降低对笔算的要求和难度,对一些步骤比较繁琐的计算过程进行了删减,但笔算仍就是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小学数学来说。笔算教学包含加、减、乘、除运算的意义、法则、定律和性质,其中的重点都在于理解掌握算理和法则,关键则是解决“为什么要这么算”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直观实物和已知算理来帮助学生建构新知,从而使学生充分内化各种运算方法的算理。
综上所述,小学计算教学首先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其次要引导学生领悟多种算法和算理,对于口算、估算和笔算要均衡配比,最后要注重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每一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融合于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高静娟.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18,(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