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主义视角下慕课学习建构的探究
2020-05-13伍炜君任政亮黄雪莲胡雯镟陈鑫
伍炜君 任政亮 黄雪莲 胡雯镟 陈鑫
摘 要:随着慕课学习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部分高校开始搭建大学慕课平台,慕课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模式的一种发展趋势。文章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根据相关文献与典型案例,探究了联通主义对指导慕课学习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联通主义视角下的慕课学习进行了建构,从而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联通主义;慕课;主动性学习;师生互动;知识建构
一、引言
2005年,西门思在《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强调学习不再是单个个体的活动,而是以特有的节点连接各种信息源的过程。
联通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以个人原有知识网络为起点,通过参与一定的组织与机构而被编入更为大型而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中,成为当中一个“节点”。节点与节点的连接推进整个知识网络的构建与完善,而整体的提高又再反馈给节点,促进个人的继续求知。以知识循环推动学习循环,以个人提升带动整体提升。随着联通主义的提出以及对其研究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使用联通主义来构建慕课学习。
二、联通主义视角下慕课学习的特征和现状
区别于传统学习模式,联通主义视角下的慕课学习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搭建学习平台,打破了时空界限。对学习者来说,课程开设是跨学科、多样化的,并且选课时具有自主性;对课程设置来说,则具备一定的可调节性。
授课教师以专业特征、专业内容、课程学习标准来设计慕课的呈现方式,为学习者提前整理课件、整合知识点,提前拍摄授课过程,传至慕课平台;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喜好自行选择与学习对应的课程内容,获取线上资源来进行知识检索与整合,同时通过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讨论、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答疑形成反馈意见,为课程的优化做贡献。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网络课程无法满足人们渴望“便捷”“沟通”“实感”的教学要求,“慕课”作为新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的载体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形成了以普通高校、开放大学和企业等多元办学主体为核心的慕课建设和运营体系,“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慕课模式也逐渐发展成为高校教学模式的主流,并将逐渐完善反馈系统,优化运作程式,提高慕课的使用率与影响力。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运作成熟的慕课平台有十余个,国内的慕课学习者已超过七千万人次。慕课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学习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应试教育和专业范围。
三、联通主义指导慕课学习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联通主义的本质特征
信息化时代,使人们拥有更方便的信息获取手段;跨越时空界限的学习与交流,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对知识完成创造、整合、完善、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人们的学习方式、资源来源、学习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通过网络或团队交流学习,知识的可获得性大大增强。
联通主义本质上是在目前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知识来源丰富多样以及各行业技术知识更新周期和半衰期不断缩短的背景下,为当代的人们提供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分辨知识的重要程度、对未来发展所需使用的知識的学习能力、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和促进已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即人们应该侧重于搭建获取未来所需知识的管道而不是管道的内容物,尽量形成并完善自身的“管道网络”,从而能在未来知识更新的时候快速更新已掌握的知识,并能够准确地辨别知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程度,用有限的时间构建最有效的“管道网络”。
(二)联通主义指导慕课学习的必要性
联通主义着重于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及课程内部关键元素,即参与者与学习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所指导的慕课学习是指在知识传递的管道中实现知识本身的创新与知识体系同步更新的学习模式。由此,慕课教学设计依托联通主义理论的指导,可行而且有必要。
1.联通主义与主动性学习
联通主义指导下的慕课集合了互联网资源,开设了众多课程,完善了知识架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取向选择自己的课程。进入课程后,筛选、重组平台所提供的知识,促使学习者主动地对所摄取的知识进行思考,提出质疑与启发,在此基础上创新个人知识架构。
教师将更为关注学习者在讨论区所发出的疑问与交流的成果,并及时回答学习者的问题,跟进学习者的学习情况,通过邮件、公告等渠道提醒学习者目前的学习进度,与学习者形成关于课程知识的双向交流,使学习者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联通主义与交互性学习
联通主义视角下的慕课学习更关注形成过程中的学中所得,知识网络的搭建过程更突显学习的意义。以苏格拉底所开创的“产婆术”为例,学习不在于对话推导的最终结果,而在于对话交谈中语言艺术、行为举止、逻辑关系等要素的提高。在此基础之上,慕课学习的参与者具有不确定性,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社会人士,都可在讨论区进行学习交流。学习者提问、相互讨论,教师答疑,师生交流等环节组成了交互性学习。
首先,教师重视学习者对知识的把握与吸收,通过课件展示、学习大纲、知识框架等鼓励学习者自主接收信息并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其次,学习者在讨论区对课程学习进行提问,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则时常关注学习者的反馈并为其解惑答疑,提高师生交流的频率,及时公布学习者不同学习阶段的成绩,促进学习者调整个人学习状态。
再次,教师开展线下授课(即翻转课堂),与学习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直接回复学习者的提问,给予不习惯线上交流的参与者知识交流、沟通、发表对问题不同理解的机会,并给予学习者对课堂的真实体验感,使其更加直接地感受到课程的乐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联通主义与知识建构
新联结主义提出了两个基本原则:在基本的单元中处理信号及处理信号的单元与其他单元并联;而联通主义视角下的慕课学习恰好在此得到了实践——在原有的知识框架下对外部资源信号进行响应与有条件的处理,与此同时强烈注重知识的连接,强调形成性学习与形成性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慕课的逐步成熟,名校教师或各行业精英人才的知识和想法不断汇集,多样的知识体系搭建于互联网,进一步助力“知识经济”。
同时,学习者通过慕课平台提前接收基础知识架构,在学习结束后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当慕课学习模式改变了学习者在传统学习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时,学习者需要在对慕课平台的资源识别过程中形成相应的知识理解和筛选能力,有效联结原有基础知识与新知识,不断创新个人的知识框架,在课程学习反馈中通过平台分享出去,使慕课平台拥有更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
四、联通主义视角下的慕课学习建构
(一)联通主义视角下慕课学习的案例分析
为研究联通主义视角下慕课学习的目的、影响因素与结果,我们将以联通主义指导慕课发展比较成熟的案例为线索分析联通主义视角下的慕课构建。
1.国外案例: FSLT12
FSLT12是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工作人员和学习发展中心在2012年设计与开办的国内最早的大学慕课之一。它通过互联网从世界各地聚集资源形成繁杂的知识内容,再由系统对知识进行整合重组,把整合而成的资料形成框架并作为课程资源发布利用,使学习者经过学习对知识重新认知后在平台上分享成果和学习经验,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健康而可持续地进行。由于FSLT12提供了很多在平台共享知识网络的机会,使得课程的参与者能够在更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学术思想的交流和实践,重新组织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FSLT12在庞大的互联网系统中提供了一个知识的集合点,并对来自各处的集合内容提供编码与检索功能。由此一来,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具有极高的学习主动性。他们有极为明确的学习动机,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平台上搜索信息,以个人学习目的为主对知识进行整合与重构,鼓励学习者在原有课程内容上构造出自己的知识框架。
同时,课程发布者为学习者提供了再创造的机会,通过课程实践与讨论任务(如对具有争议性的客观存在进行交流),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性,锻炼其辩证思维,让学习者在基本掌握了知识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再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各类生活情境中,对各种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二次创造,由此激发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与对生活的熱爱。
FSLT12还向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问题反馈的平台与机会。学习者在线上平台上与其他人分享有关获取知识后再创造的创意和内容,引起关注和共同讨论,让所有持有不同看法的人都更专注于同一问题的研究,更全面地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充实他们的知识储备,提升对问题的认知程度。FSLT12具有聚集资源、重组、再利用和互动分享的特征,能促进学习活动更好地启动。FSLT12作为联通主义指导慕课学习的一个早期的大学慕课系统,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知识重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教学创新和实践。
2.国内案例:“学堂在线”
“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线上学习平台,是我国较早的运作成熟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慕课学习平台之一。目前,“学堂在线”仍然致力于通过在线教育的不断革新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逐步完善“线上+线下”的课程学习模式。
“学堂在线”的课程设置者能通过平台上传教学资料(每一个课题的知识框架、课件等)、练习题、作业以及授课视频,并能通过授课者后台及时查看学习者的学习数据与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为学习者解疑,并由此来调整与改进线上授课的内容与形式。学习者则可根据自己的规定课程或学习兴趣进入选课、听课与问题讨论环节,平台会根据学习者具体的听课进度给出课程设置者提前输入的练习题目,以及根据固定答案给出评分。
根据联通主义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的理念,“学堂在线”具有庞大的知识数据关系网,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从全球汇聚知识,整合成独特的知识网络,让学习者除了可以上传自己的知识框架至组群,跟校内不同专业、国内不同高校以及各行各业自主参与课程的学习者交流、摄取来自各方的专业知识外,还能与国外的课程参与者一起交流意见与想法,更加完善个人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全面更新了课程的知识系统。
(二)联通主义视角下的慕课学习建构
FSLT12集合国际上来自各方的资源,于平台上共享,进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新知识框架,形成强大的知识网络体系;而“学堂在线”在2013年正式启用,更加重视学习者学习的自主选择权,以学习者为主导进行学习交流。慕课以联通主义为理论基础,逐渐建立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师生交流互动、集合资源搭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模式。
1.以学习者为主体
传统模式中,教师是学习和互动的主导者,教师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内容直接讲授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有限的知识,课堂的互动、问题的提出等则是教师用来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的方式之一。
慕课营造的学习环境是一个虚拟空间,学习氛围主要体现在对课程的探究上,因此更需要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学习者不但需要根据慕课的特点对学习时间和空间进行协调与管理,还需要建立必要的学习联结点,以促进学习顺利完成。学习者需要在这种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建立学习模式,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通过时间的打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知识的获得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众多高校在慕课开设前会收集校内学习者的修课情况,根据选修人数来确定课程是否开设。由此可知,是学习者主导了课程的开设。
2.师生互动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一学期的平时考查和期末测试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因此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
在如今联通主义视角下的慕课学习,学生在慕课上的学习路径和状态会被系统记录,教师可以在所创立的课程后台观测到学生日常的学习行为习惯,如相关教学视频观看时长、课件的浏览与下载次数、作业与期末考试成绩、后台讨论等。这些信息将形成具体的数据表反馈到学生账号中,学生在网站的个人中心一栏可以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这种学习跟踪机制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约束和监督作用。如此一来,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对教学工作开展评价活动的效率,且使整体的评价有理有据,体现了科学性与有效性。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与教师可以进行远程思维碰撞,进而产生智慧的火花,以促进学习者的思想创新与心灵成长。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师生超越了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形成了双向交流的关系,能相互学习和借鉴对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从而达到共同学习的效果。
3.知识体系的建构,实现理论与实践创新
慕课课程的学习资源由无数知识点构成,作为教育资源共享的集大成者,它集合了来自各大高校教师、学习者以及其他课程参与者的知识与想法,相应地形成了各课程的创新知识体系。具体而言,个人的知识体系通过实践的应用以及创新,通过在共享平台上的交流互动使其他支点对自我知识体系予以纠正与创新,从而达到对整个知识体系实现再建的理想效果。
五、结语
联通主义视角下慕课学习建构实质上是知识网络构建的过程,它强调了学习的三大过程:学前的自主选择(以学习者为主导)、学中的互动与交流、学后的总结与建构。联通主义视角下的慕课不仅把每个阶段的学习者与相应的学习资源连接了起来,更是把学习的每一个过程连接了起来。慕课学习的建构在联通主义的视角下逐渐完善,能促进网络课程教育模式的更新,是教育程式创新的一次探索过程,为我国教育模式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SIEMENS G .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J].Instructional technology&distance learning,2005,2(1):3-10.
[2]赵 磊,吴卓平,朱 泓,李玉斌.中国慕课项目实践现状探析——基于12家中文慕课平台的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9):41-48.
[3]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 2006(3):5-9.
[4]陈沙沙.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慕课”设计构想[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21-23.
[5]高 扬.基于联通主义的MOOCs模式對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7):69-72.
[6]张志宏.微探基于联通主义的幕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4):18-19.
[7]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9-92.
[8]卜彩丽,凡妙然,刘 璐.中国式MOOCs的教与学——以上海高校课程中心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4):91-94.
[9]张 丹.略论慕课对教师角色的深层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7):45-46,49.
[10]李 靓.慕课的特色、困境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4(8):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