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融合
2020-05-13何俊
何俊
摘 要:校企合作育人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共同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实现思政教育的对接。以“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为核心理念的“双成”企业文化,是中国人寿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保险职业学院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其优秀文化资源,融合思政工作,创建“大思政”平台,从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创新搞活思政教学,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最终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文化;思政工作;融合
一、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作用
对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而言,创新融合企业文化,具有多维度的价值。
(一)学生层面
在人才培养、选择方面,企业的眼光会放得比较远,将思想政治表现作为一项选拔、录用、培养人才的标准。所以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下,高职院校的思想工作一定要融入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宣传企业文化以及人地观,用良好的、积极的文化来熏陶学生,增加他们的归属感,防止学生出现频频换工作的情况。加强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融入企业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明确就业观。企业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同时包含着明确的价值目标、创新及集体意识、道德水平要求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正常的思想意识及三观,以此为标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与未来的工作。
第二,增加学生的自我制约能力。企业的管理制度明显不同于学校,带有强制性的特点,其约束力也高于学校。企业文化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接触企业的管理制度、道德规范,同时还可以促使其反思自我,知道在企业工作,什么是需要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为之后成为合格,甚至是优秀的员工打好基础。
第三,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企业与学校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均是以人为基础。学校尊重每一个在校生,而企业也重视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想法。学生在接受企业文化教育时可找到归属感,真实体会企业中团结互助的气氛,让团体意识得以强化,有利于形成企业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第四,能有效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不管是哪一家企业,都有著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让每个员工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自身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卡斯洛需求层的最高一层,也是精神得以满足的一种表现,这种满足会成为强而有力的动力,通过企业文化教育,能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与自我价值的关系,在学校以及社会中找到准确的定位并实现自我价值,以此更好地激励自己。
(二)学校层面
如果高职学校的学校文化无法与企业文化相契合,那么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自然会延长。正是因为高职院校及企业有着特殊的关联性,这两类文化也才有了共融的可能。
高职院校校园及企业文化对接中,是两种文化的互动与交合,是在企业播种并于校园养成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校园文化系统,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对高职院校而言,只有不断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时才能更好地融合,并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文化形式。换个角度来说,把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可以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让学生与家长都可以更信任学校,让企业更认同学校;而良好的学校形象,又可推进校园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企业层面
育人首先是育德,成人的第一件事是成才,学校、企业都是一样的,因为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德育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教育方式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用人需求。将校企合作模式加以强化,有利于改变这一现状。
企业根据本身需求开展订单式的培养方式。企业对所要的人才提供培养的目标以及详细要求,同时配合专业的资金、专业的技术,提供实习指导岗位供学生来过渡。同时,学校也要提供教学的场地和一定的师资力量,这样校企间有了人才储备以及灵活用人制度,可以拓展学校课堂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大大节约企业培养人才的成本,并增加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就业出现的问题,让学校、企业可以共赢发展。
二、目前保险职业学院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保险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已形成校企合作的良好机制,比如“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项目,对学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就业还存在一种矛盾:一些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有的学生出现了频频换工作的情况,与此同时,亟须人才的企业也发现很难招到既有良好素养又有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对这种现象,我们分析发现,我院向企业输送的毕业生并非实践操作层面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是“不能适应企业的软环境,在企业中难以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这表明,目前我院培养的学生,其职业精神和思想政治素质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一)不重视思政教学而过于重视技能培养
大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未重视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了系统性的专业教育,可快速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但在思政教学方法上,其培养、评价的体系不完善,在具体教学内容、培养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当前,我院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主要采用的还是课程及辅导员宣传教育的方法。然而,如果想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只依靠这种方法,而是需要各部门一起配合参考,打造“大思政”平台。
(二)思政工作方式落后
我院的思政工作方式非常落后,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当前思政教学中,未充分考虑专业的差异性,运用的是统一教材及说教培养方式,与企业、社会实际需求相脱离。
第二,标准太高。我院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所拟定的要求标准出现了过空、过高的情况,无法引起学生重视,道德行为未能内化于心。
第三,方法陈旧。当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堂、书本结合,缺少了实践的教学,造成学生的积极性不足。
(三)校企结合的深度不足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虽然学生可以进入企业实习锻炼专业的某项技能,但存在着企业与学院结合度不足的问题。實际阶段教师极少可以全程参与其间,故学生是不是可以适应企业文化的氛围以及工作的环境,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与管理是否科学、合理,他们都不清楚。因此在与企业的合作阶段,教师也未能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行为习惯等,并开展及时教育工作。
三、有效促进“双成”企业文化与我院思政工作高度融合的策略分析
(一)将“双成”企业文化融入学生思政教育研究,宣传企业文化
一是开设企业文化专题课, 这种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开发。例如,可以开展企业文化日等活动,让学生在校的三年时间里,时时都可以感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并且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用企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我。尤其是要重视对“双成”文化的介绍、宣传、教育和熏陶,并以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将其纳入学校正规的教学系统中来。在教学过程中,一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来展现中国人寿这一最具实践性的企业文化,强化学生对它的理解和接纳。二是邀请中国人寿的企业文化工作者到学校开展专题的讲座。此讲座可以是面对全体学生的讲座,也可以是“双成”的文化讲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面引入企业文化,让学生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全方位了解、掌握其内容。三是开展“双成”的文化内容展示,主要分成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进入中国人寿企业,通过文化宣传、人员介绍等与“双成”文化近距离接触;另一种是把“双成”文化作为专题在学校开展示会,或是综合展示文化成果,将“双成”文化引入校园内。
(二)借用并吸收“双成”文化的内涵,充实思政教育的内容
我院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年龄比较小,心理不太成熟,而且阅历不足,有时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事情后容易冲动,思维方式固化,而这些如果只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其效果是不太理想的。因此,还需要借用良好企业文化来进行辅助教育。例如企业需要人才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和如铁的纪律,有吃苦耐劳、团结一致的精神意志,这些都要成为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的校歌、校风、校训等,要以责任、团队、敬责等为中心内容,与职业道德素养有机结合,让学生可以在校期间构建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企业产生积极认同感。我们的“双成”文化,所强调的就是要能战斗、能吃苦;同时还要能合作工作并具有奉献精神,能遵守纪律。这对学生养成的优秀品格具有很强的激励教育作用。
(三)融合企业行为文化,将其渗透到学生日常,从而规范学生思政教育行为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一步步规范自我行为,向企业看齐,将企业操作规范与要求,贴在实训场地以及教室内,做到以制度来规范好行为,并且用行为来提升实践能力。例如,可以以中国人寿对员工的要求,规范学生的发型、衣着、举止等,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中国人寿的准员工。这样学生在学校就可深深地感受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触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企业文化的内涵。相信通过校园文化的企业化建设,学生将能用“双成”文化体系行为,对自我行为进行制约。
参考文献:
[1]雷志成.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对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76-77.
[2]李建军.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21(3):18-21.
[3]迟建文.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新课程学习(下旬刊),2014(10):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