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着力点
2020-05-13乔娟
乔娟
摘 要: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鲜明特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政课程的有效补充,两者共同发挥着重要的立德树人功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于坚持全员性,不断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着力于坚持全程性,夯实课程思政的坚实基础;着力于坚持全方位性,加强各门课程的同向同行。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就内涵上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目的性明确。从外延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或范围,它要受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制约与调控”[2]。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鲜明特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传统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它提倡高校所有的课程都要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能。一定程度上,课程思政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有效地实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目标。
当前,课程思政还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全国各地在践行这一理念上,层次不同,效果不一。高校面临着如何有效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全方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
一、坚持全员性: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一直以来,很多高校教师存在这样一种认识误区,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相关部门或领导是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尤其是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只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从而出现了只是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的问题。
因此,要想使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有清晰的认知,就务必让全体教职员工提高对课程思政的思想认识,坚持全员动员。 “课程思政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是高等教育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3]”坚持全员性,就是要求高校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担负起育人的职责,从思想认识上转变对课程思政的简单认识。作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有益支撑和补充,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各级各类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高校只有充分调动和挖掘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潜能与后劲,才能使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教育气氛更好地形成。
(一)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思政理念
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可以集中安排教师参与思政学习、教育培训、经验推广与交流等活动,增强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认知。教师要做课程思政的先行者,必须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明白社会主义国家办高等教育的性质、育人目标和服务对象。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要将育人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切实认识到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任务目标,全员参与、全身心投入。
(二)培养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发挥好示范带领作用
与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发挥的育人功能更为隐性,高校要鼓励教师积极挖掘所授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育人理念、细节渗透于教育教学各环节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要做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出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师。通过培养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师,发挥好示范教育的作用,通过典型带动,来激发起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改变教师过去单纯只是“为了教书而教书”的思想意识,使其从“教书匠”变成育人的“工程師”。
(三)打造好课程思政改革典型课程,逐渐形成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目前,一部分高校已经走在了课程思政建设前列,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校本特色的课程思政课程,获得了社会及师生的极大认可,同时为其他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地方。为充分整合师资资源,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高校可以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等方式,挖掘当地社会、学校的思政优势资源;也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实现不同院系之间的合作、教研与管理部门的合作、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等,形成课程思政改革典型课程体系,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二、坚持全程性:夯实课程思政的基础
坚持全程性,才能更好地夯实高校课程建设的现实基础,故我们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之中,建构起能服务于高校课程、科研、实践、组织、文化、网络、管理、服务等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各类课程建设之中
育人工作本身具备系统性、规范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各类课程建设之中,必须发挥好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教师按照学科特点、课程特点,充分发掘不同课程体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利用好显性和隐性两种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家国情怀、道德与法治、优秀文化、实践创新等思政理念有机地融合于课程体系之中。例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可以充分挖掘思想引领性、政治导向性、道德提升性等课程思政资源;对于自然科学类课程,可以有效发掘含科学思维的课程思政资源,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祖国、服务国家与社会的情怀和抱负。
(二)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各项管理活动之中
贯彻好课程思政理念,要求高校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将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与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效结合起来,在优化服务、解决师生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育人的感染力和示范性。若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管理人员应通过教导、启发等手段,引导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所有管理人员都要主动承担起教育和培育学生的责任,发挥好“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作用。
(三)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精神文化环境之中
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是否积极向上、文明和谐,关系到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一块指示牌、一面文化墙、一个宣传栏、一间教室都能很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从点点滴滴入手,引领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坚定拥护党的领导、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营造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特点、时代特征的高校精神文化环境。
(四)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网络建设之中
新时代的大学生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4]”高校要占领互联网阵地,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QQ、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建设、网络直播、邮箱等方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打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建设,有助于把握师生的思想动态、社会心理,保障师生对学校公共事务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出能让师生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网络环境,发挥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坚持全方位性:加强各门课程的同向同行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活动在全国高校大范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校思政课程的功能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高校要在持之以恒发挥好思政课程育人功能的同时,持续探讨其他课程有效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与方法,使各门课程能够同向同行,共同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
(一)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专业课程思政要紧密结合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教学体系之中,不能出现“强拉硬扯”现象,“要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以无机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做到‘基因式融合”[5]。
专业课教师自身更要提高思想政治育人素质,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优先的原则,将立德树人内化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之中。高校要鼓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研发课程思政系列课程,形成稳定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师发展队伍,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加强通识类课程思政建设
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必须重视挖掘包括通识课在内的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使其配合思政课程,共同发挥好各类课程应有的价值。发挥好通识课程在培育学生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充分体现每门通识课程的学科特色的同时,整合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建设好系列通识选修类课程,深入贯彻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引入思政课程的相关元素,可以保证通识课程的正确政治方向,做到两类课程的同向同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敖祖辉,王 瑶.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其实践路径选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128-13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