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于CIS的焉支山旅游形象设计

2020-05-13王栋良苏昊李建敏孙旺霞柳红波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3期

王栋良 苏昊 李建敏 孙旺霞 柳红波

本文系河西学院第九批科技立项社会科学类重点项目《基于CIS的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设计研究》(编号:20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文旅融合新时代下甘肃省乡村文创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研究》(编号:201910740004)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焉支山景区旅游资源概况,剖析了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展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问题的解决对策及优化设计方案。要准确定位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建立和拓展景区形象理念识别系统;建立与完善景区形象行为识别系统;设计与优化景区形象视觉识别系统。

【关键词】 焉支山;旅游形象设计;CIS(企业识别系统);景区文化自信

一、焉支山景区旅游资源概况与评析

焉支山森林公园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境内,距离山丹县城45公里,景区南部是亚洲第一的山丹军马场。西汉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抗击匈奴,匈奴败逃,留下了“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祁连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千古绝唱。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至焉支山会见西域27国君主使臣,召开了举世瞩目的“万国博览会”。景区内有唐玄宗天宝年间修建的钟山寺旧址。李白曾在此前留下“虽居焉支山,不到溯雪寒”的绝美诗句。景区境内到处都是茂密挺拔的原始森林,植被种类多样,森林面积9万多亩,植被覆盖率高。1993年由甘肃省林业厅批准成立了焉支山省级森林公园,2010年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焉支山自然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多,人文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景区特色突出,是消夏避暑,度假旅游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游览胜地。

二、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展现存在的问题剖析

1、景区形象定位不够明确

焉支山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景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缺乏紧密联系,缺少明确的形象定位,并且景区旅游形象的理念识别系统特色不明显,景区文化旅游形象单一,没有对游客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2、形象的行为识别系统构建不完整

首先,政府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山丹县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遇到问题都是临时处理,不能达到未雨绸缪,容易错失最佳补救时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其次,景区工作人员素质有待加强。目前景区的管理无法统一,景区内大多数讲解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对景区文化并没有详细的了解,无法做到景区优秀文化的有效输出;最后,当地居民参与度不高。大部分当地居民不关心焉支山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对景区的概况、文化内涵了解不深,在面对游客时会降低游客对于焉支山景区形象的感知。

3、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不到位

首先,具体文化内涵的旅游标志挖掘不明显。景区目前只有焉支山的标准字,还未形成标准的焉支山旅游LOGO(徽标),无法体现焉支山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次,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传播有待加强。即使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打造“世博圣地”的文化牌和“休闲度假”的生态牌的形象定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三、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问题的解决及优化设计

1、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定位

景区的旅游形象定位应该为“文旅胜地,国博故里”的主题和“世博圣地,荒漠明珠”的发展口号可以突出焉支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再加上“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天然氧吧”,这种定位更符合焉支山景区文化旅游目前以及将来的发展状况,让游客以最舒适的方式感受焉支山的文化魅力的同时给游客一种享受大自然森林文化的自由感。

2、景区形象理念识别系统的建立和拓展

焉支山文化旅游理念识别要以精神理念为重点,突出大自然森林文化,结合地方特色,发展民俗旅游、度假旅游等特色生态旅游,创建森林旅游形象,把焉支山森林公园建设成环境优美、服务规范、秩序良好的旅游景区,建成丝绸之路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的森林风景游览胜地,满足人们享受天然氧吧的健康愿望,彰显出作为一个森林公园发展旅游的优势。

3、景区形象行为识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1)政府职能部门的行为识别。首先,需要打造全方位的形象传播体系。对于焉支山每年的标志性节事活动都需要加大力度宣传,在网站上进行直播推送,在抖音、快手这些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短片拍摄宣传,也可以参加敦煌行—丝绸之路旅行节和兰洽会,积极向外推介焉支山,还应该邀请全国各大摄制团走近焉支山进行拍摄宣传,邀请诗人、学者前来采风,以此来增加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其次,切实保障景区安全,提升景区服务质量非常重要。对于旅游景区突发安全事件、客流量较大等问题,要建立设置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并完善景区安全预警制度,提高快速救急反应能力。加大对各景点摄像头和消防栓的安全检查,加强旅游道路安全和景区食品安全的检查力度,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治,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进一步提升游客对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的满意度。

(2)景区企业的行为识别。首先,景区企业要对景区内破损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及时修复,加大对娱乐项目的安全检查力度,配备标准化厕所、停车场等设施,保证景区的供水、供电、通信等基本功能,实现景区无线上网功能全覆盖;其次,提高景区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强化对员工的旅游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设置游客意见箱和投诉电话,接受监督,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用以提高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的美誉度。

(3)当地居民的行为识别。首先,需要引导当地居民了解焉支山景区文化旅游形象的发展理念、景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让广大居民参与到景区的发展建设中来,通过民宿等提高经济收入来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其次,加大对旅游地居民的宣传教育,让当地居民热情好客的形象展现在游客面前,营造景区良好氛围,从这一方面増加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

4、景區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因为视觉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视觉识别是焉支山景区文化旅游形象载体的物品和符号,所以对于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的建设来说,视觉识别方面的投入将会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明智选择,对于形象的建设会起到快速有效的推动作用。

(1)文化旅游标志的设计。焉支山文化旅游标志需要再次创新设计,对于LOGO的设计应该集生态、森林、历史文化、山水于一体,同时在LOGO的设计中加入“文旅胜地,世博故里”的标准字,同时字体和颜色也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旅游标志与景区形象定位和发展口号有机统一起来,体现出景区的特色和个性。

(2)旅游宣传口号和吉祥物的确定。宣传口号的设计应符合文化旅游形象定位要求,提出“国博故里,荒漠明珠”的宣传口号,能更好诠释焉支山的丰富文化内涵以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对于吉祥物的创新可以将霍去病、隋炀帝、李白等历史人物以卡通人物形象展示给游客,既对小朋友有足够的吸引力,又对成年人认识了解焉支山景区的历史文化有所帮助。

(3)旅游纪念品的更新。应该设计出具有景区特色的新颖的纪念品,比如毛绒玩具、背包、丝巾、文化衫等产品,可以从样式、材质、工艺等方面下功夫,要注意设计的纪念品要有景区优秀历史文化内涵的高度输出,通过对于纪念品的更新提高游客对景区的认识,增强景区吸引力。

四、结语

通过对焉支山景区旅游形象定位、形象理念识别、形象行为识别、形象视觉识别的优化设计,能够更好地展现焉支山景区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掘景区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不断为焉支山景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梓岍.基于文化传播理论的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营销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68.

[2] 王蕾蕾.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民族旅游形象设计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53.

[3] 郭红秀.开封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13.58.

[4][8]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机理研究[J].人文地理,2011(03)142-146.

[5] 李颖,王天英.旅游营销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0(14)152-153.

[6] 蔡天文,常欢.焉支山历史文化研究[J].河西学院文学院.2013(01)138+140.

[7] 李巧玲.絲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03)69-73.

[9] 魏宝祥.中西方旅游目的地形象比较研究述评[J].甘肃社会科学,2012(04)25-29.

[10] 郭亚军.旅游景区管理(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10).

【作者简介】

王栋良(1998—)男,甘肃靖远人,河西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