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0-05-13吴信社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林业问题

【摘 要】 本文在分析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取得成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对策:完善林业生态建设相关机制;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提升林业生态建设人员素质。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问题;对策

林业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生态建设的主体,对生态环境保护及国民经济发展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并在林业生态建设改革、造林绿化、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效。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中还仍然存有不足之处。对此,如何弥补这些不足,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摆在我们广大林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还是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一、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取得的成绩

1、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林业作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确保地区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保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至关重要。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是生态经济多样化和生态平衡的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不仅能够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避免出现阶段性发展而失去未来发展的活力,还对整个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林业生态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林业生态文明战略部署,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及各地林业部门和广大林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构筑起了绿色生态屏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動作用。根据查询中国林业网显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态功能持续改善,森林面积总量由原来的1.9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净增1223万公顷;森林植被的总碳储量达到89.8亿吨,年涵养水源6289.5亿立方米,年固定土壤87.48亿吨。2019年全国共完成造林1.06亿亩,森林抚育1.14亿亩,种草改良草原4720万亩;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继续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沙化土地3390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371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284.89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营造林874.7万亩,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沿海和太行山等重点防护林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444.8万亩;启动了河北坝上植树造林项目,新建2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加强了乡村绿化和森林城市群建设,形成了跨区域、覆盖城乡的森林城市建设体系;创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行动,建立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6个,新增“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省份5个,试点省份总数达15个。

二、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也对此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实施了林业扶持政策以及林业工程项目,改善了林区生态环境,优化了林业产业结构,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质量提升,等等。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越来越重视和期望越来越高,加之受制度、政策、资金、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首先,相关制度还不完善。完善的机制建设是保障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虽然当前国家出台了相关林业资源保护政策以及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思路,但从各地的实施现状来看,还是没有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完善的具有实践操作性的制度。一方面,相关的宣传力度不大,人们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林业管理各部门之间的政策、规定不协调,责任划分不明晰,导致遇事互相推诿、相互扯皮,工作效率不高。此外,良好的监督工作对于维护林业生态资源安全、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坚持绿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出现了执法不严、人情执法等不良现象,严重阻碍了林业生态的建设和发展。

其次,资金投入不够。足够的资金投入有利于保障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林业资源都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和资金短缺的地方,而财政支出的重点又多倾向于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经济项目建设上,近年来国家尽管也加强了对偏远地区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但从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综合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来看,资金总投入量仍显不足,势必会对生态林业建设的顺利开展及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最后,林业生态建设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从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人员的综合素养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人员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理念不够,相关知识水平有限;后备力量不足。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很多林区的优秀子女都出外求学,并且在毕业后返回当地的学生也很少,这就导致了林业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人员队伍结构失衡。新时代下需要更多的是复合型林业人才,但是目前大多数林区建设中还是偏向植保专业人才较多,而现代化管理专业人才偏少。

三、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对策

1、完善林业生态建设相关机制

一是完善林业宣传制度。林业生态建设是百年大计,需要全民积极参与。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以节约资源、保护森林、建设美丽家园、保护生态等为主题的线上线下活动,让人们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林业生态保护行动中,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完善林业生态建设相关制度,优化林业生态结构。首先,政府要放宽土地使用权,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闲置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集体及农户土地承包和流转,并在确保生态健康的前提下对林地资源及配套设施给予合理改造。此外,还要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发展经济林项目,丰富林业资源结构;其次,坚持“谁开发谁获益、谁建设谁负责”的政策,依法确定林业生态建设管护权责,既要保障开发者的合法权益,又要约束其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最后,完善监管制度。要依法依规对林业资源和林业生态建设过程的全面管理和重点监督,准确掌握林业资源的安全情况、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进度情况。此外,还要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建立生态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损坏处罚制度,比如针对在生态功能区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厉打击,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保障生态建设,促进林业发展。

2、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足够资金的支撑。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要取得良好的发展,首先,离不开政府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建立林业生态工程专项基金,保证专款专用;其次,要面向社会拓宽林业资金投入渠道,积极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大家群策群力,共同为林业生态建设的繁荣发展献策献力;最后,建立相应的林业生态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对资金的后续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以确保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3、提升林业生态建设人员素质

林业生态建设人员的素质高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质量,因此提升林业生态建设人员的素质至关关键。一是加大林业生态保护宣传力度,促进林业人员管理理念和创新理念的转变;二是根据现代林业发展对林业人才的需求,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为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和发展环境,比如为选拔的优秀人才提高生活待遇,拓宽晋升的空间等;三是可以与林业院校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协议或者达成合作意向,吸引更多的林业专业学生利用他们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林业技术加入到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来,以弥补林业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第四,优化人才结构,稳定林业生态建设人才队伍。在招聘林业人才时,除了要招聘一些懂林业管理的人员,还要招聘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林业技术推广、指导等能够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复合型林业人才,以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人才结构的平衡与互补,确保林业人才队伍的稳定,为推进生态林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四、结语

总之,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公益性事业。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效,为林业发展和社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对此,我们需要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促进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作用,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进军,陈新云.论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及应对之策[J].林业科技情报,2019.04.

[2] 李启林.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措施分析[J].现代园艺,2019.14.

[3] 顾仲阳.提升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N].人民日报,2018-04-10.

[4] 倪菊红.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利益损害侵权责任制度研究[D].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9.05.

【作者简介】

吴信社(1980—)男,汉族,陕西兴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作:森林资源监测、调查和管理.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林业问题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