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外课后托管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2020-05-13邓振山陈攀枝薛军艳郭姗姗彭娟孙志宏赵瑞华贺晓龙刘月芹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改进建议积极影响存在问题

邓振山 陈攀枝 薛军艳 郭姗姗 彭娟 孙志宏 赵瑞华 贺晓龙 刘月芹

本文为陕西省县域重点科技项目(2018XY-14); 延安大学第三批、第五批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019年延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年延安大学资政育人项目

【摘 要】 现阶段小学校外课后托管班成为一个较普遍现象,但因政府及相关部门、托管机构、家长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给孩子的学习生活也带来不好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托管班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和存在问题,从政府、家长、托管机构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望多方重视这些问题及时改进,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丰富的托管生活。

【关键词】 课后托管教育;小学生;积极影响;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教育减负政策的提出,小学生的放学时间提前;经济压力的加剧,妇女进入养家行列;社会竞争的激烈,教育成为瞩目问题。种种原因相互作用,形成困扰很多家庭的“三点半问题”(即小学生放学时间提前到下午3点半,家长还未下班不能接孩子,孩子在这段时间差内无人看管)。据笔者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实地走访调查,目前应对“三点半问题”的主要措施包括:(1)无人看管(2)老人看管(3)父母接管(4)校外托管(5)社区托管(6)校内托管。[1]国内有社区托管和校内托管的提倡,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实地也有落实。但因我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参差不齐,当笔者实地调查到西部城市延安市,发现由于地区政策跟进缓慢、学校办学条件限制、社区服务落后等问题,这边没有社区托管和校内托管。所以在这里小学生放学后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被送去校外托管班。

现存校外课后托管班的主要功能是照看孩子、管饭、辅导作业。校外托管班它连接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甚至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可否认在现实情况下,家长、孩子的的確确需要它,它的存在也给家长和学生带来极大益处,但同时,学校周边“遍地开花”的托管班也存在诸多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严重问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课后实地任托管老师两年的经历和思考,对现存校外托管班给孩子学习、生活和成长带来的影响做深入分析,并对这些影响提出改进建议。望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托管机构重视,积极改进,望家长切实从孩子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孩子的托管班,愿多方一起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多彩、健康、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的的童年生活。

一、校外托管班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

1、家长的职责转交给托管班,托管班扮演家长角色

孩子放学以后的安全和教育,理论上讲应该由家长负责,但迫于工作原因,家长们不能及时下班,也因为现代生活的变化,很多家长都忙于自己的事情,有的家庭爷爷、奶奶可以接送,但是大都管不了孩子的学习。小学生本来就处于贪玩的年纪,自我控制能力差,有些等到家长回来才开始写作业。另外,现阶段为响应国家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生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家庭作业的深度和灵活性也不断加强,多数家长即使有时间辅导,但因自身知识储备有所欠缺,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课后托管班的存在,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托管班每天都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接送孩子,不仅保证了孩子放学后的安全,而且能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也能及时得到托管老师的帮助。所以,校外托管班在这一时段内扮演着家长的角色。[2]

2、加强了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为孩子们相互交流提供平台

现在的家庭,多数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农村孩子还好,居住环境开放,放学后孩子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学习玩耍。城市里的孩子,受制于居住模式,有家长接管的孩子虽说有人看管了,但由于孩子作业任务重,大多数孩子写完作业已经很晚,孩子们大多都待在自己家里,很多家长也无力顾及孩子,这样就造成孩子比较孤独,失去了童年应该有的乐趣。托管班的出现,让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孩子待在一起,孩子们写作业时可以相互比赛,不会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有的孩子还可以当“小老师”,给其他同学讲题,在掌握巩固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胆小的孩子变得勇敢,与此同时培养了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和合作探究的能力。[3]

3、提供给孩子舒适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

托管班仿照学生上课模式,将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教室,由一个老师专门管理,营造出学习的氛围。现阶段因科技发展和小朋友写字速度慢,学生的家庭作业,大多都是老师通过手机发给家长,有的练习题还是电子版,需要家长打印出来孩子才能做,其中有的作业还需学生动手上网查阅资料完成,需要用到网络。因此很多辅导班都配备有电脑、打印机和丰富的图书资源供孩子们使用,而这些是大多数家庭给孩子提供不了的。在完成作业所需资源方面,托管班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家长和孩子。学生做完作业等家长的过程中还可以看课外书,丰富孩子的课后生活。托管班的老师中研究生、大学生占多数,他们大都是对教育、对孩子极其热爱的年轻人,他们的这种热情能够给孩子创造更加生动、有趣的氛围,相比孤零零地待在家里,孩子们也更加愿意来托管班学习、生活。在托管班,老师还会组织孩子们一起过生日,分享彼此的快乐。

4、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现在的小朋友大都是家里的“小少爷”、“小公主”,在父母的庇护和爷爷、奶奶的溺爱中成长,大多数孩子不知道节约,分享。孩子们来了托管班后,小朋友都吃一样的饭,很多孩子也就改掉了在家里挑食的毛病。另外,托管班老师也会教导孩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的道理,还会让孩子们相互监督。没人看管的小学生,回家吃完饭后就会和小伙伴们出去玩,不知道及时完成家庭作业。但来到托管班的孩子,在托管班老师的督促和小朋友们的陪伴下,孩子们会自觉完成自己的作业,有利于孩子独立自主习惯的养成。

5、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现阶段,学生学业竞争压力增大,学校和家庭评价孩子学习效果的集中点还是学习成绩。所以现存托管班不仅要管接送、管吃饭,更重要的是管孩子学习。在托管班里,孩子们在完成校内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同时,托管班老师还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对于大多数孩子不理解,容易犯错的问题,托管班老师会统一给孩子们讲解,再配备习题进行巩固。孩子们作业不多的时候,托管班老师还会带领孩子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定期对孩子进行测验。这样精心的辅导,孩子们的成绩就会显著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有时间自己带孩子的家长也会愿意将孩子送到托管班的原因。

二、校外托管班存在的问题

1、资质法律问题

课后托管班的发展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公共机构来提供这项服务,有的也是零星的校内、社区不完善的托管。据笔者调查我国现存校外托管班的主要形式为:私人开办的隐藏在居民楼里的小饭桌。由于托管班涉及饮食、休息、教育、照看等多个项目活动,所以目前政府还没有出现专门的管理托管班的监管主体。法律法规方面,有些地方只是针对托管存在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具体落实并不到位。也正因为监管和法律部门的缺失,多数托管经营者钻法治的空子,形成各式各样托管班“风起云涌”的局面。把孩子放在这样的地方,存在很多隐患。

2、安全问题

(1)交通安全。笔者调查的范围内,托管班大都是由两三名托管老师接送孩子,五、六年级大一点的孩子纪律、安全意识还挺强的。而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安全意识薄弱,走在路上追逐打闹,由于很多托管班都是在小区里头,需要穿马路,小区里面的车辆和行人特别多,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两三个老师也顾不了那么多的孩子,所以,偶尔会有事故发生。

(2)饮食安全。“小作坊”式托管班大都没有卫生许可证,做饭阿姨没有健康证,消毒器械也不是很先进,有的甚至不具备。做饭场所设施简陋,饭菜质量不能保证。大多数孩子没有带自己的碗筷,公用托管班的碗筷,存在很大的健康问题。很多托管班为了吸引孩子,提供给孩子喜欢吃却没有营养甚至不健康的饭菜。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均衡、健康饮食不能保证。

(3)其他安全。笔者调查托管班大多数都在居民楼里,笔者所在的托管班是一个三室一厅的老居民楼,房间里容纳了一到六年级将近60名学生,空间狭小,空气难以流通,小孩子抵抗力弱,容易患病,影响孩子身體健康,耽搁孩子学业。很多托管班设施简陋,房子内部是被改装过的,电线私拉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师资问题

现存托管班的管理人员和老师大多都不是专业的。笔者调查的几个托管班的管理者有大学生、下岗夫妇、家庭主妇、餐饮转到托管的等等,这些人他们很多都不懂管理、教育是什么,只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利益。老师的来源有离退休教师、高校在校学生、在职教师、其他人员等,大都没有教师资格证,文化知识水平良莠不齐,教学能力欠缺,教育方式不得当,很多托管班都是一个老师管理一个班级,这个班级的所有作业都得一个老师检查完成,很多老师对于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对学生所作的错题“置之不理”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师自身道德素养不高,由于很多孩子挤在一起很闹,老师们为了管理纪律会训斥,甚至体罚孩子,有的老师为了自己能早早下班,批阅学生作业时敷衍了事。除此之外,教师流动性大,孩子刚适应,老师又离开了,对孩子学习不负责。老师、孩子总处于相互适应的阶段,这样造成老师不能追踪教育孩子的问题,对孩子学习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4、学生自主性问题

托管老师认真负责,督促孩子是好的一面。对自律性好的孩子来说,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能有很大的进步,学习成绩会迅速提高。但是对于那些缺乏自主性,不自觉的孩子,托管班老师每天的催促、讲解会让他形成依赖心理。孩子遇到问题总想着有老师帮忙解决,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4]大多时候,自觉积极的孩子会比自觉性差的孩子先完成作业,老师就会率先辅导写作业快的孩子,造成完成慢的孩子越来越慢,孩子长期处于追赶别人的状态,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造成孩子心理疾病。

5、素质教育缺失问题

现存托管班大都忽视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忽视孩子个性发展,学生交往沟通空间被限制,孩子个人情感、心理因素完全被忽视,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主。孩子丧失了童年本应该有的天真快乐。大多数托管班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教学形式单一,采用“题海”战术,孩子陷入“双重作业”的压力之中。孩子从早上七点起床,到晚上十点左右才能回家休息,甚至有的孩子十二点才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孩子整天处于文化课的学习当中,变得越来越忙碌、疲惫。完全没有干自己喜欢事情的时间,孩子全面发展无从谈起,素质教育的理念在经济利益和行业的竞争中被抛到九霄云外。

6、亲情缺失问题

社会学家巴贝尔(Baber)和阿林(Allen)说:“家庭是所有社会化机构中最具权威性的,孩子身上的大多数问题归根结底来自父母,来自于父母做的好坏与否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小朋友正是需要家庭陪伴、父母引导的时候,可是现在的家长为了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追求自由、为了减轻自身的压力,觉得自己负责赚钱就可以了,把自己本该承担的监护、教育职责转交给托管班。孩子从早上出门到晚上十点多钟见家长,有的孩子周末还得上辅导班,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孩子亲情缺失。有学者提出学习、生活是可以交给别人托管的,但是亲情绝不能托管[5]。孩子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有其他的事情,比如个人兴趣、同学关系,孩子整天被置于学习的压力下,个人情绪不被关注,长此以往孩子内心的压力得不到释放、倾诉,孩子就会不喜欢去学校,甚至出现性格缺陷的问题。笔者在托管班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也很聪敏,但是由于他老受同学欺负,他告诉家长,家长的不管不顾导致孩子自卑、恐惧不敢去学校。

三、各方改进对策建议

1、政府及有关部门

孩子课后托管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从国家发展角度来讲,政府应该综合多方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措施办法,关于目前提出的校内托管、社区托管,应积极督促落实以完善社会配套体系,让家长无忧,让孩子安全、健康成长。对于现存托管班出现的问题,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托管班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托辅机构,那么经营范畴内所涉及到教育、卫生等部门,就应切实履行部门责任,使其合法化、规范化。让孩子的人生安全、饮食健康得到保证。

2、托管机构

托管班应在相关法律落实后及时办理相关资质,使自身正规化;开办时应选择空间较大,有教室、休息室、餐厅分开的大场地,做到环境干净、舒适整洁;在饮食方面,聘请做饭阿姨需办理健康证,饭菜质量过关,搭配营养均衡,碗筷消毒;师资方面,聘请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业老师或热爱教育事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老师和班级人数合理配置。同时注意老师的素质、言行,不要体罚、言语伤害学生;辅导作业时间合理化、内容多元化、重视素质教育。

3、家长

通过笔者调查研究,延安市家长把孩子送到托管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社会竞争的加大,家长不想孩子一开始就落后于同龄人;(2)学校班级教育的限制,使老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3)家庭文化知识水平较低,需要外界力量的帮助;(4)家长喜欢攀比,盲目跟风等。家长时间充足、学识较高的家长,应尽量亲自带孩子。对于工作确实很忙,文化水平有限的家长,在选择托管班的时候需要谨慎考虑,而不是盲目跟风,随意将孩子扔到一个自己都不了解的地方。要正确认识托管机构的性质,不要觉得去托管机构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避免盲目付出报酬,却看不到孩子的变化。甚至因为自己轻率的选择,阻碍了孩子的成长。首先,了解清楚自己孩子的学习、性格特点;然后,实地考察托管资质、设施、饮食、师资,辅导内容;最后,觉得适合再让孩子去。要及时询问孩子的适应程度,孩子不适应及时换托管。如孩子习惯较差,成绩不理想应选择家教或班级人数较少的托管。放在大班中孩子得不到关注,效果会很不理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校外托管班有照看、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加强孩子们之间沟通等诸多积极作用,课外托管班也存在诸如无资质、环境卫生条件差、教师专业化水平、素质低下、素质教育未落实等问题。我们今天看到的校外托管班现状的确不是很理想,国内正规托管班发展又较为缓慢,中小城市的孩子暂时还必须寄交给托管班。所以笔者殷切希望社会多方可以及时积极改进,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托管教育,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參考文献】

[1] 刘宇佳.我国小学“三点半难题”的现状、问题及治理[J].当代教育论坛,2018(02)16-22.

[2] 李亚.小学课后托管现状研究及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3)92-95.

[3] 王亚敏,张放平,李文娟等.浅析托管制辅导班对小学生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9-10.

[4] 王秀红.“乐童计划”实施现状、问题及破解之策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4)121-123.

[5] 徐俊霞.亲情不托管[J].少年儿童研究,2014(01)34-35.

【作者简介】

邓振山(1969—)男,陕西黄陵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学科教学研究和微生物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改进建议积极影响存在问题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