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强读《学记》(三)
2020-05-13俞正强
编者按
2020年的寒假,因为新冠疫情,显得格外漫长。老师和学生都宅在家读书、学习。为了帮助老师们、同学们更加有效地度过居家的日子,有机构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了“云伴读”活动,请名家、名校长带领老师们品读教育经典,在阅读中照亮彼此。本期,我们继续刊发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俞正强校长的授课内容,以飨读者。
一、回顾
前一讲我们主要讲了“大学始教”“大学之教”和“今之教”,其中有两句话,“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这是师生关系比较理想的结果;“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这是师生关系比较糟糕的結果。教学追求的是比较理想的结果,这个结果来自哪里?来自我们遵守七点“教之大伦”,统筹“正业”与“居学”。如果我们做好了,就得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的结果;做不到,就会带来问题“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于是出现“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的结果。
二、四“兴”六“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教之所由兴”,有四者;“教之所由废”,有六者。我们看一下“所由兴”和“所由废”的对应关系:第一句“禁于未发之谓豫”与“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是对应的;第二句“当其可之谓时”与“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是对应的;第三句“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与“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也是对应的;第四句“相观而善之谓摩”,“相观”就是互相之间进行比较,这相当于学友的问题,对应后面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为“学而无友”,那就做不到“相观而善”。这两段文字是对应的,四个“兴”对应四个“废”,四个“兴”做不到,就带来四个“废”。我们要好好地认识“所由兴”和“所由废”。
接下来详细分析“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豫”和“时”是紧密联系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做口算题时,最容易做错的加法很可能是7+6、7+8、9+7这样的算式,减法很可能是13-6、14-6等;等到了三年级,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有一部分学生就离开数学了,不学数学的很大原因就是在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这里出现了问题。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为什么会出差错呢?“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有的学生老是算错,教师纠正;但是他总出错,最后很烦,就离开数学了。那应该怎么办呢?要“禁于未发”,不要让错误发生。比如,在数学学习中,怎么在进行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计算时不发生错误呢?不发生错误的关键点在哪里?在于数的认识。数的认识中有一个环节叫作“位值”,建立位值很重要的规则就是“满十进一”“退一作十”。如果在“数的认识”中学生把“满十进一”“退一作十”学好了,那么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错误就能避免;如果没学好,那么后面就会出现那些错误。
在小学,“禁于未发”这几个字特别重要,千万不要在“发”了之后才禁止。学校里有段时间纸屑很多,然后学校发起了一项运动:不准扔纸头!这就是“发然后禁”。重要的是能够不发,不发就要“豫”。中国有句话叫“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治国;而“禁于未发之谓豫”“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这是治学。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入体会“禁于未发之谓豫”这句话,教学的艺术就在这个地方:后面会产生什么问题,我们现在怎么做,对应后面那些问题就不会产生了。
“禁于未发”的窍门在哪里?在“当其可”,在合适的时间解决问题。例如,一定要在一年级入学的时候教会学生扫地,这就是“时”;二年级、三年级时再去教学生扫地,“时”就过了。又如,解决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出错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在学百十数时或者千百数时把“位值”的概念和规则掌握牢,那么那个问题就不会出现了。再如,六年级学生学面积、体积、周长时很容易弄混,怎么办?它的“时”在哪里呢?就在“周长的认识”“面积的认识”这两节课上。这两节课上到位,就“禁于未发”了。“禁于未发”的窍门就在“谓其时”,所以这两件事情不是彻底分开的。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不陵节而施”也有“当其时”之意,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干合适的事情,这是大而言之。小而言之是在一节课中有教学环节,也有起承转合,起承转合少了一个节,就不大完整。所以,“不陵节而施”本质上也有“当其时”的意思。“禁于未发”“当其可”“不陵节”好像是三个“法”,但这三个“法”本质上是合在一个“法”当中的。我们老师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我们“禁于未发”了,我们“当其可”了,我们“不陵节”了,但是细分出来,哪一个是“不陵节”呢?很难讲。因为“不陵节”本身包含着“当其可”,“当其可”“不陵节”的目的是“禁于未发”。
“相观而善之谓摩”,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思考他是怎么想的、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会这么想、他这样想有什么好处,这叫“相观而善”。老师也是一样,老师去听公开课,思考“他是怎么上的”“他用的是什么材料”“他这个材料是怎么展开的”“他用的材料跟我用的材料之间有什么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带来的是什么后果”,这也叫“相观而善”。
这四点做好了,教书就教得比较好了;教得好了,学生的学就得到了比较好的支持,继而慢慢就变成了学生的能力,他就会这样去学。这就是“教之所由兴”,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
“教之所由兴”理解了,那么“教之所由废”的前四点“发然后禁”“过然后学”“杂而不孙”“独而无友”就不难理解了。这些是不大好的事情。每一件不大好的事情,都会带来一个不大好的后果:扞格不胜、勤苦难成、坏乱不修、孤陋寡闻。如果到这一地步,学生一定会“隐其学而疾其师”,所以学和教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学从于教,教的目的是学。“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燕朋”是不大好的朋友,“燕辟”是不大好的事情。对老师而言,前面四个“所由废”非常重要,它与课堂教学有关系,跟“正业”有关系;后面两个“所由废”,交不大好的朋友、做不大好的事情,跟“居学”有关系。
《学记》里很注重友和师。“博习亲师”“论学取友”,说明很重视团队。有的内容是敬业乐群,愿意跟所有的人在一起,同时要“论学取友”,“友”是要取的,“乐群”是友好对待每个人,但“论学”的时候要“取友”,所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整个班级是一个“乐群”的概念,在班里学生们友好相处,团结和睦。但是在学习上,“乐群”之间还是有亲有疏,所以老师要指导、关注学生:他跟谁比较好;哪些人容易比较好,这能够帮助解决问题。“教之所由废”,本质上是跟“教之所由兴”一一对应的。
三、善于教育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第一句话很有意思,相当于我们现在取得教师资格证这件事:一个人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道“教之所由废”,然后就把教师资格证发给他,他就可以教书了。获得教师资格证有三个前提:首先是“君子”,不是“小人”。小人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但还是不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人是一个君子,就可以为人师了。就像我们现在考教师资格证,先笔试,后面试。面试环节就是检验这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那么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智商,都可能很聪明,但是君子重义,小人重利。首先是个君子,然后君子知道了“教之所由兴”,又知道了“教之所由废”,这三个前提条件具备了,就可以当人师了。我想,当个老师是很不容易的。
“君子之教喻也”,“喻”就是明白。君子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道了“教之所由废”,就可以当人师了,君子又善于教,这样教出来的人肯定是个君子。所以“君子之教”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我”作为一个君子去“教”,一种是“我”教出君子的“教”。这两种理解都挺好。“君子之教”干什么呢?“喻也。”
怎么明白呢?《学记》开了药方,又在讲“法”: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三个药方非常好。前面的“教之所由兴”“教之所由废”像是在给老师讲道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落到了课堂上,关注师生互动。例如,老师对学生说:“你去看看边上的小朋友怎么做的。”这就是在引导学生“相观而善”,而引导学生“相观而善”的时候,也要做到“开而弗达”:“他这么做跟你有什么不一样?”“开”,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达”,这是“开而弗达”。
“强而弗抑”,“强”就是严格要求,比如“数感”“位值感”“满十进一”“退一作十”等知识,我们要严格要求,一定要学生明白。严格不是控制学生的思想,不是不让他想,是目标要严格,一定要达到,但是过程要“开而弗达”“道而弗牵”,不要因为严格要求就缩小学生的思考空间。所以,这三个药方的“度”怎么把握,也很值得我们思考。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和”“易”“思”。“道而弗牵则和”,老师只是引导学生,不强迫,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比较“和”。“强而弗抑则易”,严格但不压抑,学生才不会逃走,不会离开。“开而弗达则思”,老师把学生引到思考这条路上来,让他自己走完思考的这段路程。因此,“和”“易”“思”这三件事情做到了,就是一种好的“喻”,也可以说是老师擅长“喻”。这样的“喻”,就是“君子之教”,就是人师,就是君子知道“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之后的结果。
两千多年前的先人就能够把道理讲得这么透彻,现在我们审视一下:我们是君子吗?我们知道“教之所由兴”吗?我们知道“教之所由废”吗?我们跟学生互动能做到“道而弗牵”吗?我们还差得很远,我们“及于数进”。有一次,我上一节课“用字母表示数”,一般老师上课时都是精讲多练,大概七八分钟讲课,三十多分钟学生做练习;而我讲了四十分钟,一点练习也没有。有老师课后提出质疑:“俞老师,你是校长呐,你是不用考试的。”我说怎么了,他们说我一节课都没有做练习。为什么会不一样?因为他们要完成任务,课时固定,生怕来不及,于是“及于数进”。要做到“道而弗牵”,难!“强而弗抑”,要么是严格到要求学生坐在那里别动,听老师说,要么就是“放羊”。要做到“强而弗抑”,很难!
“道而弗牵”也好,“强而弗抑”也好,“开而弗达”也好,这些事情都是从容不迫的,但是又很缜密的。做到“道”“强”“开”,老师始终是在学生身边;做到“弗牵”“弗抑”“弗达”,说明老师始终是有所节制的,这两股力量合起来,就成了“则和”“则易”“则思”,这两股力量的把握,就是我们的教学艺术,这就是“善喻”。
四、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这段文字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它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词:长善救失。上一讲说过“教学相长”,讲的是学者。学的人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学的失败,主要由于“多”“寡”“易”“止”,贪多,偏窄,不长久,做过就不做了;所以学习应该有边界。
“多”“寡”“易”“止”的判断,还要和这几句话联系起来,“当其可”,在什么年龄里是贪多了,怎么样算“寡”。一个人的学问最后是在一个点上有所突破,这个点最后一定是“寡”,但“寡”肯定是基于前面的“宽”。比如,一个人四十岁,在某一点上获得了突破,这一点是“寡”,但是这个“寡”是基于他二十岁、三十岁时积累的丰厚力量。所以,“寡”要与前面的“当其时”“不陵节”互相参透,这样才能够判断是不是“失则寡”,是不是“失则多”,是不是“失则易”,是不是“失则止”。
這四个假设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有的人“失则多”,有的人“失则寡”,有的人“失则易”,有的人“失则止”,跟什么有关系呢?跟学的人的心有关系。有的人太贪心,有的人太不贪,有的人心比较浮,有的人心比较懦弱,浅尝辄止。心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表现,“失则多”“失则寡”“失则易”“失则止”。
这四“失”可以给家长带去思考。例如,孩子们在外面上兴趣班,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一年级的学生每周有报五六个兴趣班的,到了五年级,最多的一个学生一个星期报了18个班,这肯定是“失则多”了。再如,有个学生素质非常好,但是除了练舞蹈什么项目都不参与,运动会时学校鼓励他报名参加跑步项目,家长不允许,说孩子只练习跳舞。练舞蹈很厉害,不过也需要其他各种素养共同发展,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就“固定”住,就是“失则寡”。还有“失则易”,有的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学围棋,让自己的孩子也学围棋;看到别的孩子学跳舞,让自己的孩子也学跳舞;后来要升学,舞蹈不学了,围棋也不学了,去学“数奥”了。这就是变得太多,变得太多会呈现一种“失则止”的状态。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里发出感叹。教是什么?因材施教、長善救失,把学生好的地方发挥出来,把学生弱的地方弥补一下:慢慢纠正“失则多”的学生,不要太贪;让“失则寡”的学生丰富点,不要这么早专业化;鼓励“失则易”的学生,能不能再坚持一点点,也许就体会到那门学科的趣味了,“失则易”“失则止”就能纠正过来。“长善救失”,就是一个老师的本分:要了解孩子,因材施教。这件事情做好了,那么“老师”就做好了。
五、小结
总结一下这一讲的内容:一是“教之所由兴”,在讲“教”;二是“教之所由废”,在讲“教”;三是“君子之教喻也”,在讲“教”;四是“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还是在讲“教”。这四段一直在讲“教”,作为老师,我们要好好阅读这些文字。我读《学记》时,最先感到很重要的就是这几段话,同时,这几段话对教师的个人成长也有关系。比如,我们是个教者,但本质上我们也是个学者,此刻就是在学,我们的学会不会“失则多”?我们的学会不会“失则寡”?我们的学会不会“失则易”?我们的学会不会“失则止”?现在,我们已经没有老师来指出我们的“失”了,那谁来指出我们“失则多”“失则寡”“失则易”“失则止”呢?就是我们自己。
这个“止”,在《大学》里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学记》强调的是“失则止”,关于“止”,我们也要认真地研究,怎么样算“知止而后有定”,怎么样算“失则止”。“知止而后有定”,更多的在于个人的修养,我们要知道停止,“止于至善”,不要往前走,再走一步就是谬误。“失则止”与“止于至善”是有所差别的,在不同的“时”上“当其可”。
我不是《学记》的专门研究者,可能有些地方说得不是很妥当,但是从一个一线老师的角度理解它,从它这里获得一些知识、一些智慧,来改善我们的教,来改善我们的学,感觉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