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习近平文化育人思想对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的意义

2020-05-13庞文兴张川徽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重要意义习近平

庞文兴 张川徽

本文系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GZY2019SZ20-Y)

【摘 要】 本文阐释了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的价值旨归及最终目的,探讨了文化育人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认为,文化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文化育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文化育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育人思想;中华民族发展;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价值旨归

文化育人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有了文化自信才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文化育人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培育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

1、文化育人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是指用文化感化人、用文化培育人,用文化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近平文化思想包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文化育人即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培育、价值观树立,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不断增强其感染力、影响力及育人效果,以达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百年民族斗争和鲜血凝结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三位一体,为大学生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奠定充分的根基。

2、有了文化自信才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而文化育人的前提也是文化自信,因此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文化育人的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培养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要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能得到提高。文化自信源自于民族经历苦难并矢志奋斗而得来的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豪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道路上所展示的文化史。这不仅是一种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表现,同时也展现出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文化精神,建设文化强国要在文化交流学习中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进而实现民族的繁荣兴盛。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终目的就是育人

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育人之根也是育人之本,教育是通过文化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熏陶、影响的过程。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的生态文化系统,这些丰富的思想为育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动机和文化气息。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在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用中国文化以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之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1、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育人中有效滋养人的肥沃土壤,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沃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会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对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一定的作用,对民族的复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思想,孟子强调“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成为中国古人的人生信条,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为大学生的家国理想做了典范,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石。

2、革命文化中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红色革命精神

革命文化是文化育人不竭的动力,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革命文化中的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等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青年人的理想信念对民族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革命时期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的故事;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的抗战史,抗日战争中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史;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和其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遗址,讲好这些故事并参观这些遗址,会给大学生带来直观的心灵震撼。而在革命战斗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等革命精神有利于增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人物和故事使红色文化变成一个个鲜活的事件,激发大学生的革命热情和社会主义责任感,对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育人的指向灯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处于时代前列的文化,它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着中国价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引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着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社会精神价值的归宿,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行为准则上给予当代大学生向导,同时也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也引导着大学生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

三、文化育人对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

我们每个人的发展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对民族和国家也同样意义深远,文化熏陶出来的人有利于民族的长久发展。“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理论涵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可立于不败之地。文化育人在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以及塑造大学生高尚人格方面具有较为独特的优势。

1、文化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不可能取消的,它是历史的既成事实,不仅保存在各种经典传世之作中,而且积淀于当代现实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侧重于大学生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综合素养教育。通过文化育人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劳动美德、革命文化的艰苦奋斗以及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对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对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涵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育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文化的力量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作为一种无形的软力量影响其品格的形成和理论涵养、转化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力量影响其行为实践的表现。文化作为民族发展的灵魂对一个民族的兴旺与衰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刻持久的作用。大学生的文化涵养决定民族的兴衰,只有文化不断发展,博大精深、历久弥新,民族才会兴旺发达,没有一个民族衰败而它的文化却能得到独立发展的。因此,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而大学生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自身将处于不败之地,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当前,我们用什么样的文化来教育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长远发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培育,使大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文化育人重要论述正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3、文化育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

文化育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所沉淀的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精神动力。文化育人将我国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给当代大学生,大学生从中获得精神滋养,从而转化为行动的动力和指南。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大学生在文化的蕴育中自觉的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

【参考文献】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彭晓波,王贺.充分发挥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的涵养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9(08).

[4] 冯刚.新时代文化育人的理论考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5).

[5] 陈先达.文化自信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庞文兴(1994—)女,辽宁大连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与教学.

张川徽(1991—)男,重庆忠县人,任职于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重要意义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