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2020-05-13黄宏武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机电产品广东省出口

黄宏武

(广东培正学院 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00830)

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量连续32年居全国之首,贸易总额长期保持在25%左右。从2007—2017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占广东省进出口总额比重均超过60%,其中,广东省2017年机电产品出口额4 201.37亿美元,占广东省出口总额的67.45%。可见,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对于广东省经济乃至国民经济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值得高度重视。当前,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外的严峻挑战,加快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是一个重大突破。《中国制造2025》规划标志着中国向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迈出重要的一步。

由于机电产品在广东省出口贸易占据的权重较大,因此,研究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尤为必要。虽然,学界对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相关研究文献较多,但分析其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文献确很少。从理论上而言,产业内贸易与产业升级在理论和实践中相互影响,相辅相成[1],也是发展中国家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可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节省研发费用和时间,获得技术“外溢效应”,加速本国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并实现该经济体的经济复苏与振兴[3]。

就我国而言,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每上升1%,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5.58%[4]。因此,通过提高对出口产品的科技投入,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5],实现比较优势产品的动态转型,鼓励产品多样性,发展规模经济[6], 基于中外机电产品在质量和价格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差异[7],如果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提高,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将继续增加,产业内贸易在该国的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也会随之上升[8],从而带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是否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一样,会产生“外溢效应”,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广东省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现状

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一方面,与国内的经济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国际经济的波动联系紧密。

(一)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概况

如图1所示,受2008年金融风暴影响,2009年产业内贸易额急速下降,从4 815.3亿美元减少到3 153.5亿美元,相差了1 661.8亿美元。2009—2013年处于一个稳步恢复的上升期,2013年是一个转折点,2014—2017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图1 2008—2017年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总额

(二)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

如下页图2所示,2008—2017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产品类型由5大类组成,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占出口份额的57%,机械及设备占出口份额的22%,这两类是广东省机电产品的主要出口产品,说明广东省在这两类产品具备优势,有利于提升国际贸易的附加值。

基于广东省机电产品优势,许多知名企业都选择在广东设厂,例如,富士康、美的、华为、格力、TCL及比亚迪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电子、电器、机械设备等产品以来料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及国际贸易,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低。近年来,面对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市场,较多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有些或选择外迁、或选择关门倒闭。

图2 2017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结构

如图3所示,2008—2017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额整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量急剧下降,出口额从2008年的3 941.49亿美元减少到2 501.36亿美元,减少了1 440.13亿美元。2010—2012年广东省制造业出口处于一个恢复上升期,2013年是出口顶峰,出口额达到4 395.69亿美元。但从2014—2017年开始,整体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

图3 2008年—2017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额

(三)广东省机电产品进口现状

如图4所示,广东省进口产品类型与出口产品类型大同小异,广东省机电产品多为来料加工,贸易类型也主要是一般加工贸易,因此,可观察到电器及电子产品,机械及设备也是广东省机电产品的主要进口产品。此外,仪器、仪表进口份额比出口份额高。

2017年1—8月,中国31个省市仪器仪表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678.637 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9.331 2亿美元,增长33.25%。广东省增加最多,进出口额达到51.449 5亿美元,其中进口额37.368 0亿美元,出口额14.081 5美元,进口额比出口额高出23.286 5亿美元。

如图5所示,2009年,广东省机电产品进口同样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的2 407.66亿美元下降到1 576.77美元,减少了830.89亿美元。

2010—2013年是经济恢复期,机电产品进口在2013年达到一个小高峰,进口额是2 836.64亿美元。2014—2016年基本呈现略有下滑的稳定状态,主要可能与当时我国总体的经济增长逐步下滑有关。

二、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量

测量产业内贸易指标有很多,包括巴拉萨指标Thom和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标、Aqiuno指数Grubel-Lloyd(GL)指数等,学界比较多的采用G-L指数法,本文也采用这一指数,其计算指数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在上面的公式中,GLi是一定时期内产业i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和Mi分别代表该产业的出口和进口量。GL指数的值介于0和1之间,即0≤GLi小于等于1,GLi=0即Xi=0或Mi=0时,表示某一产业的进口或出口的贸易额为零,也就是该产业的全部贸易都是产业间贸易;当GLi=1时,Xi=Mi,表明一个产业的进口额等于出口额,即所有贸易均为产业内贸易,GL指数值越高,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若GL指数值高于0.5表明该产业的贸易模式由产业内贸易为主导,GL指数小于0.5则表示该产业的贸易模式由产业间贸易为主导。

由表1可知,广东省2008—2017年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均超过0.5,其平均值为0.762,表明广东省机电产品国际贸易格局主要基于产业内贸易,并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其中,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仪器仪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高于0.5,自2008年以来,电器及电子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就高达0.83,直至2017年仍然保持在0.8以上;仪器仪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从2008年的0.690 1上升到2017年的0.982 4,发展速度非常快;但金属制品和其他机电产品G-L指数明显低于0.5,以2017年为例,G-L指数分别为0.21和0.14,属于典型的产业间贸易。表明广东省机电产品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其内部产生了一定分化。

表1 2008—2017年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

(二)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图6显示,广东省2008—2017年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与GDP增长率存在正相关关系,GDP增长率随着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增加而增加;由图6可知,两者变化方向是收敛的,但不是完全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经济的增长。

图6 2008年—2017年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

根据2017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广东省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和外贸总产值的相关数据,计算产业内贸易总额,即进出口总额减去进出口贸易差额,利用样本相关系数r的计算公式,测算广东省经济增长率与产业内贸易间的相关性。通过测算得到,2008—2017年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和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643 2,即r=0.643 2,0<r≤1说明产业内贸易指数与GDP增长率之间具有较密切正相关关系。

三、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简单回归分析

(一)模型设定

本文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局,用地区GDP增长率表示经济增长水平,GL指数是在上文中依据《广东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的,用以表示产业内贸易水平。可建立如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广东省机电产品GL指数,为解释变量代表经济增长率,β1,β2为待估参数,ut为残差。

(二)模型检验

假设所建的模型及其中的残差项ut满足各项古典假设,可用OLS法估计其参数, 参数估计和检验的结果为:

简单回归结果显示:GL指数的T值为2.17,P值为0.06,说明在10%的置信度下,GL指数解释广东省经济增长是显著的。

(三)经济意义解读

经过以上检验可知,模型整体解释效果较好,广东省经济增长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关系显著,平均统计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每上升1%,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5%。可见,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广东省经济增长,这一结论的现实解释是:产业内贸易是建立在规模经济效应基础上,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和深化,分工层次也更高,能够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而先进生产技术引进的同时,带来技术外溢效应,推动广东省经济效率的提高。

四、政策建议

通过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可知,近年来,对外贸易在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尤其是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平稳上涨趋势。但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省外资企业(包括合资企业)机电产品进出口分别为2 242亿美元和3 941亿美元,分别占广东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的比重为87.2%和94%。说明广东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的主要对象均是外资企业,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业的加工设备、出口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因此,基于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广东省机电产品国际贸易中,国内企业占据的权重比较小,更多的是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进行国际贸易,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低,且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附加值不高,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的禀赋优势逐渐削弱,从而降低了广东省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潜规模。由此可见,发展资本密集型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内进出口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内贸易协调发展

促进产业内贸易协调发展,要从出口和进口两手抓。

1.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

对于这类“两高一低”产品的出口,积极利用税收杠杆加以调节,取消出口退税并适当地增收资源税。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要加收环境税,从而达到缓解国内资源供应紧缺压力的目的。

2.努力扩大进口规模

减少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过大的顺差,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进口规模。增加金属产品,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的进口量。健全重要资源的进口机制,进一步实现进口产品多元化。一方面,扩张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进口领域;另一方面,使进口手续简便化。目前,中国对于大宗商品通关和付汇的手续繁琐,这是制约进口增长规模的重要原因,中国在扩大进口、实现贸易便利化方面还需更大的努力。

(二)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国内机电产品企业产业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带来资本、人才、技术和政策的聚集效应。靠降低产品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产品附价值,这种方式在广东已经趋于成熟的顶峰。因此,应实行科技导向的产业战略,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对科技的投入。主管部门要优先扶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及重大先进技术设备,重点抓好促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词和共性技术,切实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此外,需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有效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发挥持久效应,扭转产品的垂直型贸易发展模式,增加产品在贸易利益分配中的比重,从而提高收入,拉动行业经济发展。

(三)优化机电产品消费结构,促进广东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优化机电产品消费不仅能促进广东省机电产业的发展,也能提升其产业内贸易的层次。广东省居民机电产品消费的优化,不单是指商品消费总量的增多,还会对产品多元化、产品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此外,还要着眼于扩大民营企业的需求,开放更多的领域,引入竞争,避免过度的贸易保护,造成企业惰性发展,进一步推行市场竞争。在产业内贸易背景下,区域需求结构的优化所导致的结果不仅是产生更多的现有产品组合,而且还通过满足产品差异化水平和产品专业化程度来生产更多新的差异性产品,以产生新的比较有优势的产品,加强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从而达到规模经济,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回报率得到提升。扩大内需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是改变广东省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顺差,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方法。

猜你喜欢

机电产品广东省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中国对越南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给情绪找个出口
机电产品加速贮存寿命试验评估方法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