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相对贫困研究动态分析

2020-05-13张小雨

关键词:研究

胡 联,张小雨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

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21世纪以来第17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2-06(01).。文件指出,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实现这个目标,在这一决胜关键时期,必须持续加力,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反贫困事业已取得了根本性突破。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年底至2019年年底我国在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 万人减少至551 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0.6%,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只剩下“最后一公里”。进一步研判我国城乡贫困的现状与特点,在消除绝对贫困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即将实现之际,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②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1).,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全会首次提及“相对贫困”这一概念,意味着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扶贫工作重心将转向标准更高、人群范围更广的相对贫困问题,我国反贫困战略将发生历史性转变。因此,相对贫困将逐渐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

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尝试归纳出当前我国相对贫困研究中存在的三大线索:一是理论线索,即对相对贫困的内涵进行界定。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相对贫困的理解逐渐深入。陈宗胜等认为那些在物质和生活条件上相对于他人匮乏的状态即为相对贫困[1]。顾昕认为,相对贫困是由“生计维持”和“基本需要”向外扩展而来的第三种流行的贫困概念,具有相对性[2]。李永友、沈坤荣也提出,相对贫困相较于绝对贫困,前者是一种“相对的剥夺”,后者是一种“绝对的剥夺”[3]。二是时间线索,笔者从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和动态演变两个方面探讨。在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方面,张立冬利用CHNS数据对1988—2008年间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对贫困层面的代际传递现象[4]。谢婷婷、司登奎认为从长期来看,贫困代际传递对农村反贫困效果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5]。在相对贫困的动态演变方面,王美昌、高云虹基于2004—2012年CGSS数据指出,我国农村相对贫困发生率有所上升且不同地区间有所差异[6]。张清霞利用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1993—2006年的跟踪调查数据发现,多数贫困家庭总是处于贫困进入与退出的运动过程中,且不同家庭经历从不贫困和长期贫困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7]。三是空间线索,包括不同地域和领域的考察。关于地域维度的研究,杨振等基于生活性消费视角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区农村居民相对贫困指数的空间分异主要呈现出由东到西逐次递高的局面[8]。关于领域维度的研究,学者大多围绕社会福利[9]、城市发展[10]、政府支出[3]等社会领域展开。这三条核心进路可以形成对相对贫困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大致脉络,由此演化成相对贫困研究现状的网状结构,从而反映相对贫困研究热点及前沿演进。

客观来说,我国相对贫困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目前理论界对相对贫困的研究大多为基于政治、经济或社会某一角度的分析,罕见通过对相对贫困研究领域文献的梳理来挖掘整个领域的研究脉络。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利用科学计量法和CiteSpace5.1.R8.SE信息可视化工具对我国相对贫困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定量研究和可视化分析,借鉴已有的相对贫困文献,并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地梳理和归纳样本数据,进而廓清研究基础、厘定研究热点与前沿演进,以期为我国相对贫困研究创新和有效扶贫政策的建立提供启示。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数据样本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总库),为了更好地反映我国相对贫困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演进,本文所分析的数据类别全部来自于CSSCI 来源期刊,笔者以“相对贫困”为检索主题,通过设置表达式SU=('贫困')*'相对'进行专业检索,检索时间跨度不限,最终得到252 篇文献。为了便于软件的识别,对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笔者首先对全部检索结果以Refworks导出并且命名为download_1-252 进行保存;然后将数据导入软件CiteSpace5.1.R8.SE 使用Data 功能进行FormatConversion 操作,完成数据转换;进而在上述预处理结果下进一步操作生成笔者所需的各类科学知识图谱。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由国际著名的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教授用Java 语言开发的、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其突出特征在于以一种多元、分时、动态的引文分析可视化语言,将某一领域的演进历程集中展现在引文网络的知识图谱上[11],便于厘清该领域的发展历程,识别最活跃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因此,本文尝试借助CiteSpace 分析工具,通过科学知识图谱所勾勒的巧妙的空间布局,解读我国相对贫困研究热点与前沿演进,为进一步构建知识体系,深化研究我国相对贫困问题以及当下“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扶贫对策提供切实帮助。

二、相对贫困研究的三个阶段

厘清文献数量的年际分布有助于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笔者依据检索结果绘制相对贫困文献年际分布曲线。如图1所示,统计显示该研究领域整体发文态势较为缓慢但近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我国对相对贫困的研究相较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显得稚嫩,其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理论认识水平的限制,相对贫困研究在较长一段时间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扶贫进程的深化,相对贫困研究热度不断上升。

中国相对贫困文献年际分布总体可分为发展初期阶段(1998—2007年)、波动阶段(2008—2011年)和上升阶段(2012—2019 年)。其中在初期阶段,共发文献为45 篇,平均水平为4.5 篇/年;在波动期发文数量总共为40 篇文献,平均水平为10.0篇/年;在上升阶段共发文为167 篇,平均水平为20.9篇/年。研究发现相较于上一阶段的文献总量以及平均发文水平均呈现出增长态势,并且到目前为止这种态势仍在显著增强,说明了相对贫困的关注度逐渐上升。

图1 基于CSSCI 1998-2019年相对贫困研究文献产量变化折线图

三、相对贫困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发展路径分析

关键词能够高度概括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文献检索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研究者常对关键词进行深刻分析从而界定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图2是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8—2019年相对贫困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情况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根据图2 标记的脉络可以看出,我国针对相对贫困的研究主要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主要的方面进行。

首先,在相对贫困研究的政治学路径方面,以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这一基本要素为主要脉络。学界大都集中于对现实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对相对贫困的解读。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相对贫困现象产生的根源,认为只有健全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李炳炎、王冲致力于从收入差距、人的发展以及人的脆弱性等多维度视角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更好地推进“包容性增长”是时代的使命[12]。这与我国不断发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是相契合的。从我国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的历史向度考察①《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田超伟对马克思所阐述的“富裕中的贫困”现象作出理论的宏观提炼,强调理论向度与实践向度的耦合,从而支撑发展出更好的理论去解释宏大的扶贫命题[13]。事实上,在新的国内形势下,2020—2050年中国扶贫战略将开启新的篇章,李小云、许汉泽认为其重点是确定以解决相对贫困为主的扶贫战略和实行包容性发展战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话语体系[14]。

其次,相对贫困研究的经济学路径方面。其主要脉络以城市贫困、贫困线、经济增长、收入分布、财政支出、支出型贫困和收入贫困等特征词为代表。王卓认为在经济学上,相对贫困主要是指距社会平均生活水平具有较大差距的一种状况,是由不同发展时期的大多数人群的平均生活水平所决定,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和历史性[15]。其中针对不同社会情况下,王荣党、李保春提出贫困线理论和度量的方法是相对贫困研究的重要经济标准方法[16],顾昕进一步指出在研究相对贫困时经济学学者大多采用平均收入比例法[2]。王晓琦等指出,我国的贫困线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较低,其提高幅度显著地落后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幅度,存在滞后性[17],缺乏与经济状况相适应的积极的调整机制。国锋认为在城市中经济增长、平均收入水平均不断提高,但是不同阶层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平等性,从而导致相对贫困的恶化[18];而在农村中,除了城市中存在的经济学因素之外,测度标准即贫困线保持不变或者增幅放缓也是重要因素[1]。李永友、沈坤荣的研究表明,调控收入分配的差距、提高国家财政支出、保持积极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有效把控我国相对贫困水平[3]。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和农村的贫困线均存在着过低的问题,因此在未来,应该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中人群的收入分配和不平衡问题,从而可以有效地缓解相对贫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问题。

最后,相对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路径方面。其关键词脉络主要体现在社会地理位置和社会政策两方面。贾益民、张灯指出,贫困与脱贫是人类旷日持久的攻坚性难题,更是当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环节[19],并且我国政府也通过一系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贫困的控制与治理。其中社会救助是国家针对贫困的最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之一[20],精准扶贫是解决贫困的基本方略[21],而乡村振兴是摆脱贫困的前提[22]。但是在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贫困群体正在逐渐增加,传统的社会政策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当前新贫困的问题,因此在后脱贫时代,政府的重要性显著增加[23]。针对当前相对贫困的现状,我国政策应该在当前脱贫政策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积极发挥精准扶贫、社会救助、乡村振兴等持续反贫困功能,在传统的政策上“衍生”出“新”的应对政策。具体来看,治理相对贫困的政策应以均衡性的治理体系为中心,加强相对贫困治理体系的标准化和法制化,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与时俱进,提高政府和相对贫困人群的主体性和积极性[24]。总的来说,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问题日益凸显,我国传统的贫困治理政策以及方式方法应该有所调整,以应对当前新贫困问题,持续发挥贫困治理政策的效度。

图2 1998—2019年我国相对贫困研究关键词共现脉络图谱

(二)关键词历史动态性分析

时区图谱是一种侧重于从时间跨度上表示知识演进的视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文献的更新和相互影响,各时间段间连线的稀疏程度表明各时间段间传承关系的强弱。因此,笔者借助我国相对贫困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分阶段对该研究领域的重要热点进行深刻分析。如图3 结果分析可知我国相对贫困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主要划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期阶段(1998—2007 年),这一阶段大都侧重于对某一城市或农村的贫困面及相对贫困程度测度指标体系的考察。学者多以相对贫困、绝对贫困、贫困线、城市贫困、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弱势群体等关键词进行特征研究。

第二阶段是波动阶段(2008—2011 年),这一阶段的主要态势从现状考察扩展到实践问题。主要关键词包括财政支出、经济增长、反贫困、统筹城乡发展等。表明这一阶段我国相对贫困研究发生了转变,不再局限于理论阐释和现状剖析,更加注重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开始建构具有前瞻性的反贫困策略。具体而言,不同行业之间劳动力要素价格在财富初始分配环节的较大差异是相对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了缓解这一因素的负面效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缓相对贫困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关注相对贫困地区城乡统筹发展,优化改革路径。

第三阶段是上升阶段(2012—2019 年),这一阶段的发文趋势总体呈波动型上升,其脉络线索体现了新时代相对贫困的动态性应对。耙梳我国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输血型的救济式扶贫到造血型的开发式扶贫,再到嵌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综合性保障扶贫和防范“粗放”现象的精准扶贫,进一步研探扶贫开发规律从单维绝对贫困到多维相对贫困的转向,表征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后扶贫政策新走向[25]。现阶段基于生活性消费视角考虑我国各地农村居民相对贫困指数的空间分异主要呈现出由东到西逐次递高的局面,并且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及收入结构的非农化与区域贫困指数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可以作为扶贫决策的依据[26]。此外,从多维贫困的认知出发,瞄准以进城农民工家庭为代表的流动人口相对贫困现状也是我国相对贫困治理的关键点[27]。在如今我国多元化扶贫方式的背景下,诸如“养老保险”“旅游扶贫”等扶贫工作为疏导特定贫困人口的相对剥夺感注入新动力。展望我国新时代新贫困的扶贫战略,其实践探索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指导下,以精准扶贫思想为立足点,着力解决重点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28]。

图3 1998—2019年我国相对贫困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

四、相对贫困研究前沿分析

突变词检测(Burst Detection)算法由Kleinberg在2002年提出[29],其中“突变”,对于关键词等知识单元,考察其各年度频次变化,出现重大变化的具有较大突变值,表明其可能代表学科前沿,该软件通过提取文献中的突变关键词来检测某学科或领域内研究兴趣的突然增长,以此来追踪学科前沿发展态势。在某一时间段,如果出现关键词突变的情况,该时间段内的节点会显示为如图4所示的深色部分,并且与一般的高频次关键词相比,突变关键词的动态变化特性使之能更准确地反映出某一学科的研究前沿。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根据突变关键词的度量指标,生成了关于相对贫困突变强度最大的Top11关键词可视化。

根据图4 整体可以看出,在1998—2007 年初期阶段,关键词突变强度低,没有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这也体现了该期间处于探索之中;在2008—2011 年阶段,“经济增长”“城市贫困”“社会救助”等是该期间的主要前沿性术语,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在2012—2019 年,“多维贫困”“精准扶贫”“收入贫困”“贫困治理”等关键词是突变性较强的前沿性术语。为了更加明确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变化情况,笔者根据前沿性术语的突变历史划分为渐弱型前沿、波动型前沿和渐强型前沿进行了研究。

图4 1998—2019年我国相对贫困研究突变词检测图谱分析

(一)渐弱型前沿分析

渐弱型前沿分析如图5 所示。“收入贫困”和“精准扶贫”的时间维度分别为2017—2019 年和2016—2019 年,突变强度分别为2.3359%和7.7284%,并且结合图5 的突变历史可以看出,两个突变词频次呈下降的趋势,说明了在未来研究中热度会逐渐降低。其中在我国人群中,老年人收入贫困发生率最高,并且老年人整体的贫困发生率呈现农村相对城市较高、女性相对男性较高和高龄相对低龄较高的“三高三低”的特点,此外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更是收入贫困的高发群体,需在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照顾[30]。其次精准扶贫是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提出的一个治贫的方式[31],是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抓手”,但是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的贫困面广的特点,容易导致不少处于贫困“边缘”相对贫困群体没有享受到一定的政策,从而引发该群体的心理不平衡和相对剥夺感,并且影响政府精准扶贫的公信力、执行力等各个方面,在未来需要给予重视[32]。此外在新形势下建立相对贫困线可以有效遏制扶贫资源分配中精英捕获的瓶颈,有利于进一步提出精准帮扶的对策。[33]

图5 渐弱型研究前沿

(二)波动型前沿分析

波动型前沿分析如图6 所示。“社会救助”和“多维贫困”的时间维度分别为2011—2019 年和2015—2019 年,突变强度分别为2.0294%和5.1071%,并且结合图6 的突变历史可以看出,两个突变词频次呈上下波动的趋势,说明了在未来的研究中热度会保持相对稳定。其中社会救助是我国反贫困的“基石”,也是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依托手段[34]。经过40 年的改革,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经历了从传统型向综合性救助体系的过渡,从单一国家救助向社会救助服务体系过渡。而目前正处于构建现代化社会救助的体系过程中[35],因此,在新时代贫困的多维变化下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在后脱贫攻坚时代新形势下,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应积极保证政策与脱贫的衔接,建立贫困风险预警机制,避免救助的依赖性,注重长远发展[36]。此外,多维贫困是当前贫困的新形势[37],并且多维贫困的形成原因较多,其中针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教育程度和社会资本有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38]。但是到目前为止,多维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还相对较为缺乏,尚未有稳定的正向支持证据,因此在未来仍需要积极地探索,抓住其产生的主要矛盾,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相对贫困。

图6 波动型研究前沿

(三)渐强型前沿分析

渐强型前沿分析如图7所示。“贫困治理”的时间维度为2017—2019 年,突变强度为3.5718%。结合图7的突变历史可以看出,突变词频次呈上升的趋势,说明了在未来的研究中关注度具有增高的态势。当前中国的贫困治理将从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转变[39],并且相对贫困的人口数量较大、贫困维度比较广、致贫风险高等,导致持续增收、内生动力、体制机制等方面面临诸多难点[40],治理难度较高。贫困治理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实现发展和发展成果的共享,对于一般的贫困人群,要确保其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以及提高获得发展机会的能力,而对于特殊相对贫困人群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全覆盖、保障程度较高的社会保障,确保他们获得最低经济福利[41]。此外我国相对贫困治理坚持制度与政治优势的结合;坚持自顶向下设计与实践的结合;坚持政府领导与社会、个人等多方参与等。

图7 渐强型研究前沿

五、问题与建议

面对2020 年以后扶贫政策走向的转变,我国相对贫困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相对贫困概念理解不准确,需要厘清基本概念

部分研究对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二者概念去“差别化”,消解了其独立性,造成对相对贫困概念的理解偏差。研究需要进一步明晰二者的交叉性,提升问题意识,避免混淆概念。事实上,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而言的收入差距,而多维贫困将教育、医疗、普通的耐用消费品等引入贫困概念,强调多维度审视贫困现象。在2020年以后,二者将成为新的贫困存在形态,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的研究丰富了贫困内涵,对我国现阶段的反贫困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相对贫困研究内容局限,需要进一步深化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理论的阐述,没有把握好相对贫困对2020年以后扶贫政策体系转向的现实意义,缺乏可行性分析。譬如,需要围绕新时代当下相对贫困群体的动态性特征,从党的领导、市场机制、城乡统筹以及金融赋能多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优势。因此,相对贫困研究应当明确现下焦点问题,提升研究内容的现实意义与重要性,进一步发展出具有普世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相对贫困理论去解释宏大的扶贫命题。

(三)相对贫困研究方式单一,实证研究不足

不论是相对贫困程度测度指标体系的考察,还是对优化相对贫困治理改革路径的探索,大都是基于学理分析,缺乏有效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理论是在现实中不断生发的,因此,相比概括、归纳、总结等较为宏观的理论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更能够提升政策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真正做到惠及数据背后的微观个体。

综上所述,中国相对贫困未来研究应该更多地倾注于厘清基本概念、调整研究思路、拓展研究方法,紧密围绕现实问题,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激发相对贫困群体内生动力的高效联动体系,形成多层次多体系的扶贫资源支撑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