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疾病中的应用
2020-05-13于平年朱本祥曹国强祖景世
周 斯,于平年,朱本祥,曹国强,祖景世
(通化市中心医院CT核磁科,吉林 通化 134000)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加剧,明显增多了脑血管疾病的罹患比例。其中,脑缺血疾病为重要病理类型之一,其预后,有较高的后遗症遗留风险。在病程早期,会有缺血半暗带出现,缺血脑组织结构具时限可逆性,故尽早促血流灌注恢复,是防范梗死灶扩大的关键[1]。CT灌注成像除可精准定位急性期缺血病灶外,还可对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定量评价,进而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指导。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6例脑缺血疾病患者,均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与《神经病学》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依据头颅MRI平扫,按脑梗死组50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36例划分。脑梗死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介于40-75岁之间,平均(59.42±7.69)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介于39-74岁之间,平均(59.51±7.73)岁,组间自然信息具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应用2 5 6 排C T 对头颅实施常规平扫操作,结合结果,对CT灌注成像扫描中心层面进行确定,并开展扫描。步骤:取0.9%氯化钠溶液40mL和碘佛醇注射液50mL作非离子型对比剂。依据5mL/s的速率 ,经肘静脉,将双筒高压注射器于体内注入。在对注射剂注入同时,依据管电流为80kV,管电压为150mAs,间接时间为1.5s,速度为0.75s/圈,层厚5mm,覆盖范围为40mm,同步动态横轴位对感兴趣层面扫描,并对128幅图像提取。常规开展上下4cm范围、8个层面的CT灌注成像评价,对病变最大层面选择,以此为评价层面,以于同层面分布的大脑前、中动脉为对象,对时间-密度曲线提出。依托CT功能灌注软件,应用去卷积算法,分析CT灌注成像,将脑中线作为检查的中轴线,对健、患侧脑区达峰时间(TTP)、脑血容量(C B V)、平均通过时间(M T T)、脑血流量(CBF)参数及伪彩图获取。其中,CT灌注成像阳性,为有对应临床症状的灌注异常区检出。应用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颅内外动脉系统分支发生狭窄或闭塞的特征进行观察,完成血管狭窄分数的测量,即狭窄率=发生狭窄远端血管正常直径-血管最狭窄处直径/远端正常血管直径×100%。同时,依据狭窄率,对狭窄程度实施分级:无狭窄,经对狭窄率进行评测,为0%;狭窄为轻度,经对狭窄率进行评测,在0%-30%以上;中度狭窄,经对狭窄率进行评测,介于30%-<70%这间;重度狭窄:针对狭窄率进行评测,介于70%-<100%之间;完全闭塞,经对狭窄率进行评测,为100%。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CT灌注成像参数;(2)对比不同狭窄程度的责任血管CT灌注成像阳性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本次所涉数据进行统计,组间计量在表述时应用(±s),经t检验对结果获取,计量在表述时应用(%),经卡方检验对结果获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CT灌注成像参数对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脑血容量高于脑梗死组,脑区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少于脑梗死组,脑血流量高于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T灌注成像参数对比(±s)
表1 两组CT灌注成像参数对比(±s)
组别CBF(mL/100g)CBV(mL/100g·min)MTT(s)TTP(s)患侧健侧患侧健侧患侧健侧患侧健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n=36) 73.30±19.71 81.22±19.43 5.39±1.81 6.57±1.19 8.61±1.72 4.89±1.21 26.35±3.9823.02±2.17脑梗死组(n=50)43.65±16.79 86.31±15.27 4.76±0.80 6.71±1.29 11.73±1.45 5.09±1.43 29.76±3.7223.49±2.22 t 7.5091.3592.1860.5139.1020.6814.0720.977 P 0.0000.1780.0320.6090.0000.4980.0000.331
2.2 不同狭窄程度的CT灌注成像阳性检出率
本次所抽取的86例患者,均进行DSA、CTA、MRA检查,闭塞及重度狭窄52例,无狭窄及轻中度狭窄34例,闭塞及重度狭窄中,CT灌注成像阳性检出率96.15%(50/52)高于无狭窄及轻中度狭窄者50.00%(17/3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²=25.443,P=0.000)。
3 讨 论
采用CT灌注成像技术对脑缺血疾病患者局部CBV、TTP等参数进行分析,可定量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将早期灌注存在异常的区域检出,对具可逆与不可逆特性的缺血脑组织进行区分,进而为疾病仍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2]。CT灌注成像各血流动力学灌注参与所具有的对缺血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MTT可对缺血与正常脑组织进行区分,为早期较敏感的评估脑损伤的指标;而TTP发生变化,同侧支循环建立、血流速度下降具密切相关性,故在建立侧支循环时,可将之做为参考指标[3]。本次研究中也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脑血容量高于脑梗死组,脑区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少于脑梗死组,脑血流量高于脑梗死组。对原因展开分析,是血流速度和侧支循环下降,引发TTP延长,故可经检测MTT,评估脑组织灌注储备损害程度和灌注压力下降程度。而CBF、CBV均为较敏感的对缺血损害程度和脑梗死危险性评估的指标,对诊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4]。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闭塞及重度狭窄中,CT灌注成像阳性检出率高于无狭窄及轻中度狭窄者,提示病变与血管成像检出度存在密切关联。
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脑缺血疾病患者,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可将病发部位、波及范围及早检出,并可对病情做出评估,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