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脂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分析

2020-05-13刘明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血脂危险性类药物

刘明法

(福州市长乐区医院,福建 长乐350200)

高血脂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存在发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可能。有研究指出,以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为基础,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本文于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高血脂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高血脂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的方法,并观察了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观察组(44例)性别:男/女=26/18,年龄(50.79±11.10)岁,病程(5.22±1.59)年。对照组(44例)性别:男/女=27/17,年龄(51.02±10.89)岁,病程(5.30±1.17)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1)两组患者均已确诊为高血脂。(2)患者无其他合并症。(3)患者无用药禁忌证。(4)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他汀类药物降血脂,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及耐受度,调整药物剂量。

观察组根据高血脂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采取措施治疗,方法如下:(1)分层方法: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对患者心血管危险性进行分层。分层参考指标,以年龄、BMI指数、疾病史、生活习惯、家族史、LDL-C指标、TC指标为主。患者共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层。(2)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的不同,治疗方法同样不同。如为高危患者,可给予苯氧芳酸类或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具体什么药物写一种)治疗。如为中危患者,可给予泛硫乙胺类药物(具体什么药物写一种)治疗。如为低危患者,可采用藻酸双酯钠类药物(具体什么药物写一种)治疗,但应适当缩短用药时间,辅以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促进病情康复。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包括TC、TG、LDL-C、HDL-C共4项指标)。(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3)观察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TC(4.30±0.18)mmol/L、TG(2.01±0.56)mmol/L、LDL-C(0.84±0.52)mmol/L、HDL-C(1.33±0.61)m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患者的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有效率95.4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 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高危者占2.28%、中危者占11.36%、低危者占86.3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表1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s)

表1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s)

组别观察组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C(mmol/L)6.87±0.62 3.00±0.54 4.59±0.70 0.74±0.32 4.30±0.18 2.01±0.56 0.84±0.52 1.33±0.61 6.80±0.59 2.96±0.60 4.60±0.51 0.75±0.36 5.45±0.40 2.80±0.13 2.96±0.68 0.82±0.55 TG(mmol/L)LDL-C(mmol/L)HDL-C(mmol/L)

表2患者的有效率对比[n(%)]

表3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情况[n(%)]

3 讨论

高血脂为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患者血液粘稠度高,循环速度缓慢,脂类物质逐渐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如未及时给予治疗,患者病情将逐渐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症状同样可产生,增加患者猝死的风险。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高血脂的治疗原则,以降血脂为主[2]。常用的降血脂药物,为他汀类药物。该类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有效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指标,使病情得以缓解[3]。本文研究发现,常规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疾病后,患者TC(5.45±0.40)mmol/L、TG(2.80±0.13)mmol/L、LDL-C(2.96±0.68)mmol/L、HDL-C(0.82±0.55)mmol/L、有效率79.55%。

为进一步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本院尝试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为依据,对高血脂的心血管危险性进行了分层,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疾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针对高危患者,给予苯氧芳酸类等药物治疗,药物起效时间较短,作用持久,可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指标,使病情得以减轻。针对中危患者,给予泛硫乙胺类药物治疗,药物可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病情进展[5]。此外,该类降血脂药物,同样具有温和的特点,可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针对低危患者,短期采用藻酸双酯钠类药物治疗,能够在降血脂的基础上,减少不良反应,辅以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患者的病情康复速度将明显加快。可见,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以心血管危险性分层结果为基础进行治疗,药物使用的针对性更强。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后,高血脂患者TC(4.30±0.18)mmol/L、TG(2.01±0.56)mmol/L、LDL-C(0.84±0.52)mmol/L、HDL-C(1.33±0.61)mmol/L,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血脂指标明显降低,提示病情显著缓解(P<0.05),将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发现,该组患者各指标降低幅度更大,表明疗效更佳(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治疗前高危者占54.55%、中危者占31.82%、低危者占13.63%。根据心血管危险性分层结果给予不同药物治疗后,高危者占2.28%、中危者占11.36%、低危者占86.36%、有效率95.4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各项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边素艳[6]在研究中,以高血脂患者作为样本,对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分层与血脂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中危及低危患者相比,高危患者血脂指标更高,提示分层结果与TC与TG指标的大小呈显著正相关。以心血管病危险分层结果为基础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后,患者TC(4.0±0.5)mmol/L、TG(2.0±0.7)mmol/L、有效率98%,与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相比,优势显著(P<0.05)。该学者的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均证实了高血脂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在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方面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根据高血脂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给予患者不同药物治疗疾病,可有效降低血脂指标,降低心血管危险性,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高血脂危险性类药物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危险性感
危险性感
一起汽车火灾调查与油品泄漏危险性分析
合用场所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防控措施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高血脂有哪些症状?有什么危害?
他汀那些事
高血脂和高血压,哪个更危险?